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设计及整合点诊断分析

2013-12-07单丽

中小学电教 2013年11期
关键词:语言特点幻灯片环节

☆单丽

(吉林省教育学院网络信息中心,吉林长春 130022)

目前,教师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入发展学生能力,但是,实践中却难以找到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往往盲目寻找资源,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被动应用,或者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却不知道应用得是否恰当、合理。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基于对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的深入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并以具体案例设计、分析的形式进行了实践论述。

一、基于整合点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整合点定义

整合点是指“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如果常规手段支撑其实施不如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好(在质量、效率方面),则这样的步骤称为整合点”。[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依据整合点理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从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2]。

(1)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初步教学设计,尤其关注教学目标设计。

(2)分析教学过程,看教学环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和支持方式。

(4)集成资源,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三、整合点分析

从学科教学设计入手,从教学目标环节开始,逐一对上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点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清晰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和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本设计定位于“这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素养的培养紧紧作为核心目标。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整体定位,恰当分析、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从作者的说明技巧着手,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并把重点放在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上,这是很恰当的。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把握了淡化文体、关注个性化阅读的趋势,关注了语文教学的语言工具性特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体会过程,重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轻知识的识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以课内所学促课外发展,引导学生建立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

1.整合点1——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三)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分析

思路导航环节1,教师以鼓励学生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归纳信息,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以信息集成模式使用幻灯片同时呈现4幅云的图片及特点列表(分别是晴天云简表和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列表格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了思维训练,进而突破难点。

此处,教师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恰当地选择幻灯片呈现的机会,或提问、或验证、或引发思考、或开辟角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

2.整合点2——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在辨识云的不同形态、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时候,针对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教师使用幻灯片呈现云的图片,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形态。学生边欣赏云的图片边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之后,幻灯片呈现云的分类图表(云的光彩简表),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体系化的认识。使对云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体会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加深了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特点,更易突破重难点。

3.整合点3——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类

品析语言环节1,教师选择一段平实的说明文让学生进行比较,在理解平实与生动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并概括出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以幻灯片同时呈现文字和配音朗读的形式引入一段对比文字,解决了其中术语较多读来拗口的问题,又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双重角度更好地理解文本,节省时间。

在比较中,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将体现得极为明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突破重难点。同时,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科普读物要面向大众,因而要通俗易懂。

4.整合点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品析语言环节,通过原稿文字与修改稿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准确”的语言特点。教师以信息集成模式,在一张幻灯片上呈现一组句子,实现原句和修改句的比较。这相对于卷子上的习题更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在分析理解中体会到的。

5.整合点5——激发兴趣类

在欣赏环节,以精彩纷呈的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课外阅读。

6.整合点6——快速获取信息类

作业的设置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部分意在巩固课堂所学,学会使用说明方法;选做部分意在将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探究,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更广阔的学习中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将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文学科的一节整合课设计为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层次实践探索。通过运用整合点理论来设计教学,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更清晰,应用方法和过程更能自我操控,使教学步骤设计行之有据。同时,根据整合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教学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使每个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更为灵活,又恰到好处。课堂实施后,学生反馈良好。成功避免了教学过程成为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大量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偏离了学科教学的本位,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希望本文的实践能为学科深层次整合提供案例观摩和方法指导。

[1]钟绍春,李吉楠,张琢等.“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2):15-18.

[2]钟绍春,张琢,李吉楠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74-77.

猜你喜欢

语言特点幻灯片环节
我帮老师做幻灯片
水幕幻灯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高中历史教学的语言特点浅析
法律英语在司法应用中的语言特点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不强拆 巧分妙合幻灯片
《天上的街市》的语言特点
英语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