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型论治
2013-08-15舒家强
夏 天 舒家强
(贵州省安龙县医院,安龙5524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分型论治
夏 天 舒家强
(贵州省安龙县医院,安龙552400)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型论治;中医辨证
从中医分型论治角度探讨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四种证型,辨证施治。辨证分型论治临床应用效果较好。中医分型论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在中医学中又称 “脱疽”[1]。名医华佗在 《神医秘传》中描述:“脱疸症发生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
1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概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四肢末端坏死,严重时指趾关节脱落为特征;本病多因情志内伤,脾气不健,肝肾不足,加之寒湿侵袭,凝滞脉络,闭塞不通,血运不畅,阳气不达,失于温通濡养所致。复因寒湿阻络,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寒湿郁久化热,蕴毒浸淫,症见热毒之候。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肾藏精、主骨;肝肾不足,则筋骨损,所以本病后期有损筋伤骨,气血两虚的病理特点[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严重者会导致肢端溃疡,甚至坏死,其治疗过程较长,治疗难度较大。中医历代学者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将本病分为四种主要类型,并主张辨证论治[3]。治疗过程主张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疏通脉络、清热解毒。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分型及治疗提出如下意见,供同道参考。
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分型及治疗
阴寒型:初起患肢怕冷,皮温低,惧冷水,患肢有沉重及麻木感,步履不便,常伴间歇性跛行,行走时卒然小腿疼痛,休息后消失,受冷或行走后疼痛加剧,局部皮肤苍白,创面色白或紫红,趺阳脉微弱,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自拟方:熟地黄20g,制川乌6g,桂枝20g,牛膝20g,黑附片9g(先煎),丝瓜络9g,乳香、没药各15g,当归6g,威灵仙15g,甘草6g,黄芪30g,延胡索12g,鸡血藤9g,川芎9g。
按:阴寒型多属早期 (Ⅰ期,缺血型),乃阴寒凝聚,经络阻塞,寒凝血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当散寒止痛,温经通阳,通络为主。
湿热下注型:表现为患趾 (指)端潮红,或紫红肿胀,肿痒疼痛,入夜加剧,不得安眠,甚则局部溃烂出水,常伴发游走性静脉炎,低热,口干渴,小便黄赤,苔黄而腻,趺阳脉微弱,脉滑数或弦细。
自拟方:牡丹皮15g,金银花30g,连翘15g,丹参15g,玄参30g,生地黄15g,茯苓15g,泽泻12g,黄柏12g,红花12g,桃仁12g,当归20g,赤芍15g,防己15g,延胡索15g,甘草6g。
按:此型多属早期,或Ⅲ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寒湿之邪郁久化热,湿热毒邪浸淫,脉络闭阻,肢端无血供养,皮枯肉槁,甚至溃腐成脓,以至坏死。治当清利湿热之毒,佐以活血化瘀、解毒。
热毒炽盛型:患肢趾 (指)发生溃腐而恶臭,创面紫黑,有血水、脓液流出,继发严重感染,局部红肿发热,火灼样剧痛。日夜不宁,趺阳脉消失。全身并发高热、畏寒、食欲减退、便秘、形瘦。舌质红、苔黄腻、黄燥或黑苔、舌质红绛,脉滑数、洪大或弦细数。
自拟方:生地黄30g,生石膏30g,玄参30g,金银花30g,当归30g,牛膝15g,连翘30g,紫花地丁15g,白花蛇舌草15g,延胡索15g,乳香、没药各9g,丹参12g,蒲公英15g,赤芍15g,牡丹皮15g,茯苓12g,三七12g,甘草9g。气虚,加太子参或党参;口渴甚,加天花粉,麦冬;剧痛者加罂粟壳,便秘者加生大黄;关节痛甚加海风藤,湿重加泽泻、苍术。
按:热毒炽盛型多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坏疽感染期,为湿热化火,火毒炽盛,火热毒邪蕴结脉络。治当清热解毒,降火消瘀为主。
气血两虚型:患肢肌肉萎缩,坏死组织脱落,创口久不愈合,肉芽灰淡,暗红,脓液清稀。神情倦怠,萎黄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自拟方:黄芪30g,太子参30g,牛膝12g,当归6g,白芍12g,金银花15g,连翘15g,玄参30g,川芎12g,生熟地黄各15g,陈皮12g,茯苓15g,白术15g,地龙12g,桂枝10g,威灵仙10g,五味子10g,甘草6g。
按:此型多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恢复阶段而身体虚弱者,证因久病体虚、气血亏损、气血两虚,创面新肉虽渐生,肿痛虽减,但创面生长缓慢,治当以补气养血,调和营卫,扶正解毒。故此法值得临床借鉴。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本病分为上述四种主要类型,并主张辨证论治,治疗过程主张温经散寒、活血化瘀、疏通脉络、清热解毒,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李晓亮.郑学军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经验[J].山西中医,2013,29(1):6-7.
[2]杨玉龙,许依春,曹建春,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4):45-45.
[3]王波,王磊.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59-6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2.111
:1672-2779(2013)-22-0145-01
吴义红
201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