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内经》谈化痰法在失眠治疗的运用

2013-08-15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内经安神阳气

韩 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济南250014)

从《内经》谈化痰法在失眠治疗的运用

韩 宁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济南250014)

在整理、分析《内经》相关原文、方证的基础上,对失眠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应方药进行分析,指出《内经》治疗失眠重视化痰法的应用,并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失眠与痰邪的相互关系,结合临床提出了应用化痰法在失眠治疗中的体会。

失眠;化痰;四逆散

失眠是多种躯体、精神行为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失眠的病因繁多,仅服安神药少效或罔效。笔者研习经典,梳理文献,宗《内经》之旨,应用化痰法治疗失眠,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与同道共飨。

1 《内经》失眠的病机分析

《内经》中称失眠为“夜不瞑”、“目不瞑”,对于不寐的病机论述颇为丰富。

《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

《灵枢·大惑论第八十》:“黄帝曰: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跻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曰:“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分析上述论述可以概括出《内经》失眠的病机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营血衰少 营者阴也,为心所主,为肝之藏,因此心肝功能可影响是否不寐。

1.2 脾胃不和 肌肉枯,肌肉者脾胃之所属也。枯者,肌肉失于丰润也。今言肌肉枯实则脾胃功能不足。《素问·评热病论》:“不能正偃者,胃中不和也。”脾胃不和,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则气血愈发亏虚,进一步加重心肝血虚。

1.3 气道涩 何谓气道?笔者认为应该是气降入阴,气降化阴的通道。何谓涩?不通畅也。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淤阻气道而不通,导致气降入阴,气降化阴失常,阳气则浮于上而致阳气盛,阳气盛则瞋目不眠。

可见,失眠是气血阴阳失衡的结果,其病机涉及气血的盈亏、化源及运行通路,三者协调,缺一不可,任何一方面的失调,都会导致失眠的发生。

2 失眠从痰论治

紧扣失眠的病机,《内经》给出了治疗原则及具体方药。

《灵枢·邪客第七十一》:“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半夏汤由半夏五合,秫米一升,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煎煮而成。半夏,辛,平,《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本草别录》曰:“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珍珠囊》曰:“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消胸中痞,膈上痰。”是化痰软坚,理气散结的良药。秫米,甘,微寒,《本草别录》认为主治“寒热,利大肠”,可通利大肠使阳热由下而消解。流水,又称千里水,《本草纲目》称其气味甘平,“外动而性静,质柔而性刚,主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以补不足之营阴。三药配伍,散结化痰,清热养阴,可使“经络大通,阴阳和得”,是上述治疗原则的具体体现。从药物的选择来看,《内经》对失眠的治疗以祛邪为主,化痰散结,沟通阴阳是主要的治疗理念,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仲景深谙《内经》精要,在《金匮要略》中设酸枣仁汤治疗“虚劳虚烦不得眠”。“虚劳”一词,明确指出有阴精气血的亏虚。故方中重用酸枣仁,“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本草别录》)。滋养心肝阴血为主药。方中配伍的其他药物,均体现化痰治法,如“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世补斋医书》),利湿而健脾益气;川芎活血理气,“治风痰殊效”(《图经本草》);知母,清热养阴,“消痰止嗽,润心肺”(《大明本草》)。尤在泾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解释得很到位:“魂既不归荣,必有浊痰燥火乘间而袭其舍者,烦之所由作也,故以知母、甘草清热滋燥,茯苓、川芎行气除痰。皆所以求肝之治,而宅其魂也。”《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引徐东皋语:“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唐容川的《血证论·卧寐》中也说:“肝经有痰,扰其魂而不得寐者,温胆汤加枣仁治之。”俱是从化痰立法为治。

痰的生成,源于脏腑功能失调。水谷精气化生气血津液,赖脾之健运,肺之宣降,肾阳之煦蒸,三焦之气化,以营养全身。若脏腑生化输布失常,水谷精气可成痰成饮。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气化不及,湿痰可成;若嗜酒肉肥甘,湿聚不化,也可为痰;阴虚生热,或肝郁化火,灼熬津液,亦为生痰之因。如张景岳所说:“饮惟停及胃肠,而痰则无处不到。无处不到而化为痰者,凡五脏之伤,皆能致之。”

从临床来看,失眠病程缠绵,迁延日久,因病致痰,因痰致病,整个疾病过程中各个病理环节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彼此影响,而脏腑机能紊乱,痰邪内扰心神是形成失眠的基本病机。

3 化痰法的临床应用

失眠的辨证论治,其病因除脏腑阴阳失调,气血不和外,主要病机在痰邪内扰心神,所以临床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理气化痰、养血安神是治疗的关键,必须贯穿治疗的始终。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用加味四逆散治疗失眠,多能获效。方由柴胡、枳实、白芍、白术、茯苓、酸枣仁、柏子仁、川芎、生龙牡组成,柴胡、枳实一升一降,行气化痰,酸枣仁、柏子仁味厚质醇,养血宁心,共为主药;辅以白术、茯苓健脾化湿,白芍、川芎柔肝活血,龙骨、牡蛎重镇安神,标本兼治。

若患者不寐心烦,甚者彻夜不眠,多梦头昏,白天困倦思睡,夜间精神倍增,眩晕口苦,胸满胁痛,口气秽臭,小便混浊,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有力,左寸脉实,甚则上鱼际者,多为痰火扰心之实证,加味

四逆散加浙贝、莲子心、菖蒲、栀子等,重用清热化痰,佐以和中安神。

若见失眠日久,入睡困难,或睡眠轻浅多梦,或早醒难再入睡,精神疲惫,心悸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细,左寸脉尤弱者,应为心肝血虚为主,兼有痰火内扰。加味四逆散重用柏子仁、酸枣仁,加枸杞子、淡竹叶、知母大补心肝阴血,佐以清化痰浊。

另外,笔者认为,服药掌握时间,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使中药汤剂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起到安神镇静入睡的目的,笔者主张早晨或上午不服药,要求在午休、下午四时及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这种服药方法,古人已有经验,临床常可收到较好疗效。在内服中药的同时,注意精神心理治疗的作用,消除顾虑及紧张情绪,保持精神舒畅,在治疗失眠中有其重要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因情志不舒或紧张而造成的失眠,精神心理治疗更具有特殊的作用,应引起医者的重视,有助于提高疗效。

4 病案举例

王某某,男,34岁,有失眠史五年。患者因家庭原因,精神压力大,渐出现间断性睡眠时间减少。经治疗好转。后因孩子智力障碍,难以治愈,情志不遂,终日忧虑,发为通宵不寐,始服安定有效,可睡4小时左右即醒。终因心思过度,难以入寐。于中医院门诊诊治,证见心烦不寐,头重目眩,面色暗黄,胃脘胀满,尿浊便稀,粘滞不爽,胃纳呆滞,口苦且干,口气秽重,四肢困乏,胸闷,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细弦,左寸上鱼际。本案辨证,应为气郁化火,炼津成痰,痰热互结,上扰心肝,中犯脾胃,神魂不安所致。治宜理气化痰,清热安神,标本兼顾。处方:柴胡12g,枳实15g,浙贝12g,白术20g,白芍15g,莲子心9g,淡竹叶12g,黑栀子10g,柏子仁30g,川芎12g,合欢皮30g,夜交藤30g,生龙牡各30g,每日1剂,水煎,分午晚2次睡前服。7剂后,能安然入睡3~4小时,但仍睡梦纷纭,自觉口苦消除,胃纳佳,舌苔薄,精神舒畅,二便通畅。随后随证加减,继服三周,不寐痊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02

1672-2779(2013)-15-0002-03

杨 杰

2013-06-18)

猜你喜欢

内经安神阳气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分清安眠药与安神药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温肾安神方联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34例
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