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专科护士的自我防护

2013-08-15索艳英张丽赢刘琳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9期
关键词:吴茱萸药液专科

索艳英 张丽赢 刘琳琳

(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长春130012)

肿瘤专科护士的自我防护

索艳英 张丽赢 刘琳琳

(吉林省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长春130012)

近年来随着肿瘤的发病率增加,抗肿瘤药物也在增多,肿瘤专科护士在治疗操作过程中,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也在同步增加。工作在肿瘤科的护士,在进行医疗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安全因素,重视肿瘤科护士对职业危害的防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肿瘤专科;护士;自我防护;中药防护

近年来,由于肿瘤患病率的升高及越来越多化疗药物的使用,使肿瘤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职业性损伤[1]。而职业性危害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容易被人忽视。尤其是近几年新的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使肿瘤科护士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严重威胁着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应成为我们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吸入或吞食,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肿瘤专科护士工作中面对着特殊病种、特殊人群,经常接触较多危害因素,若不注意防范,则会给护理人员自身造成危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1 肿瘤专科护士工作中的有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肿瘤病人多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不同程度降低,易受各种感染。护士要直接频繁地接触患者及其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因此被感染机会极多,如各种感染型肝炎等。

1.2 化学因素肿瘤病人常需输、注、服各种抗癌药物。澳大利亚卫生部通过特殊显影实验已证实,在抗癌药物配制过程中,当粉剂安瓿打开及瓶装药液抽取后拔针时,均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溢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入人体。该类药物具细胞毒性,长期接触可造成免疫力下降,血象降低,甚至有致癌、致畸危险。

1.3 社会因素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病人的呻吟、化疗反应的表现、病房内异味均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而肿瘤治疗中未知因素较多,风险较大,护士工作责任重大,因而护士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若不注意心理调适,亦会对护士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2 肿瘤专科护士自我防护现状

2.1 防护意识淡漠长期以来,对护士的职业教育多强调无私奉献和不畏艰苦,待病人如亲人的服务精神,加之对化疗药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使肿瘤专科护士更为忽视自我防护。

2.2 管理不规范及重视程度不足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规定有关从事抗肿瘤治疗人员的职业防护准则及要求。

2.3 硬件设施配备不完善目前,除少数专科肿瘤医院有液体配置中心或层流细胞毒安全柜外,许多医院包括很多三甲医院都无专门的化疗药物配制室或生物安全柜,基层医院就更难达到。

3 肿瘤专科护士自我防护要点

3.1 操作过程中的自我防护

3.1.1 化疗药物配置化疗药物的配置工作应在专用的

配药室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没有专用配药室时必须在空气流通、人流较少的室内进行。

3.1.2 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操作前要穿一次性防护衣、戴口罩、帽子及双层聚氯乙烯手套,以减少呼吸道吸入及皮肤接触。

3.2 配置化疗药物时的注意事项

3.2.1 开安瓿时打开安瓿时,应垫无菌纱布以免划破手套,打开冷冻粉剂安瓿时,有溅出的危险,应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将溶媒沿安瓿壁缓缓注入瓶底,防止粉末溢出,待粉末浸透后再搅动。

3.2.2 抽药液时抽吸液体药物时药液不应超过注射器的3/4,以免药液外溢。

3.2.3 加药时将化疗药加入瓶装液体后应抽尽瓶内空气,避免瓶内压力过大导致更换液体时药液外溢。

3.2.4 药液溅身的处理如果药液不慎溅在皮肤上或眼睛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3.3 加强污物处理

3.3.1 使用过物品的处理操作中使用的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袋、敷料及放置化疗药物的安瓿等物品应放在专用的塑料袋内集中封闭处理,以免药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3.3.2 化疗病人污物的处理化疗病人的尿液、粪便、呕吐物、分泌物及其他体液均应按污物处理。清理时需戴手套、穿隔离衣,完毕后用肥皂彻底洗手。化疗病人使用的水池、抽水马桶用后反复用水冲洗。

3.4 加强自我防护与保健①为防止操作时安瓿划破手套,需垫以无菌纱布打开;②冷冻粉剂安瓿打开时,有溅出的危险,需用无菌纱布包裹,并将溶剂缓缓注入瓶内,待粉末完全溶湿后再搅动;③无菌注射盘用聚氯乙烯薄膜铺盖,用一次即按污物处理;④遇药液溢到桌面或地板上,应立即用吸墨纸吸尽;⑤化疗药废安瓿及用过的注射器、输液器放进红色密封塑料袋里,按放射性物质处理。

3.5 中药防护措施

3.5.1 中药杀菌消毒液配置主要是要于洗手杀菌消毒,预防皮肤损伤。用中草药黄芩15g,红花9g,黄柏15g,丁香9g,冰片5g,加水1000ml煎后用于洗手。

3.5.2 进食中药增加身体免疫力有条件,平时可吃些中药,如黄芪、苦参等[2]。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功能;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作用。经常食用可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 结论

虽然化疗药物可对环境及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但是只要有比较健全的防护措施,化疗药物对护士身体的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我们一方面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另一方面加强有关方面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本身的防护意识,制定严格科学的操作流程和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对消除职业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1]霍延琴.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1):36.

[2]尹有兰.浅谈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9):29.

吴茱萸——治疗厥阴寒邪之王

【歌诀】

厥阴寒药吴茱萸,

温中止痛疏肝气。

止呕制酸治气逆,

头痛吞酸湿热痢。

【释义】吴茱萸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常用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其又能散寒止痛,还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呕,兼能制酸止痛,用治肝郁化火,肝胃不和的胁痛口苦,呕吐吞酸。因其性味辛热,能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为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之常用药。

【药解】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性味归经: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疏肝降逆,助阳止泻。

主治:①用于肝经寒凝,治疗厥阴巅顶头痛,寒湿脚气肿痛,宫冷不孕,脘腹冷痛。②用于肝胃不和之呕吐泛酸,痞满。③用于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以及虚火上炎之口舌生疮。用法用量:煎服,1.5~4.5g。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

2.《本草纲目》:“开郁化滞,治吞酸,厥阴痰涎头痛,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喉舌口疮。”

3.《本草经疏》:“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常用药类】丁香长于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亦有温肾助阳之功;花椒偏于温中燥湿,治疗寒湿吐泻,还有杀虫止痒之功效;小茴香偏于温肾,能补命门,暖丹田,除寒湿,行滞气;干姜主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临证应用】本品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等,每与生姜、人参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寒疝腹痛,常与小茴香、川楝子、木香等配伍;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则与桂枝、当归、川芎等同用,如温经汤(《金匮要略》);治寒湿脚气肿痛,与木瓜、紫苏叶、槟榔等配伍;治霍乱心腹痛,呕吐不止,常与干姜、甘草同用,如吴茱萸汤;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多与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等同用,如四神丸。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084

1672-2779(2013)-19-0119-02

苏 玲

2013-08-28)

猜你喜欢

吴茱萸药液专科
药液匀速滴落的原理
江西道地药材技术创新现状分析与启示
——以吴茱萸为例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治斑秃
治慢性支气管炎
大花吴茱萸果实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吴茱萸治慢性前列腺炎
UPLC-Q-TOF-MS法分析吴茱萸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