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物生理学“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3-08-15梁广坚

肇庆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生理学产学研实验教学

邵 玲,梁广坚,梁 廉

(肇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主干基础课程,它由理论和实验两大知识体系构成.近20年来,该课程知识体系发展迅速,国内各重点师范院校、农林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相继组织重新编写植物生理学教材或进行版次更新,对与其相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或全面修订,相关实验知识的编排突出了应用性和模块性[1-2].目前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中,课程教学时数只减不增,相关教学辅助人员及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多方面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态度、课程知识、应用技能和独立科研能力等方面均能得到全面的提高,这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我们根据植物生理学知识所具有的实验性、探究性和发展性特点,在课程中引入“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尝试,该模式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植物生理学课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具有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及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3].植物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决定了其在教学设计上既要兼顾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契合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育人理念[4].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尝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学习者”.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产学研”教学模式,意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内容与其今后可能从事的实际工作密切相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增长其才干,使之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植物生理学课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构建

植物生理学是肇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传统专业基础课程,历经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本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落实“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在考虑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修订和完善了本课程大纲和教学内容,初步建立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融,教学与实验、实训(科研、生产)相匹配的“产学研”教学模式.

2.1 “产学研”理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根据生命科学学院生源的特点和质量,我们选用潘瑞炽等[5]编著的《植物生理学》作为授课教材.课程内容传授以有利于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原则,同时要考虑是否有利于“产学研”教学的开展.我们采取的措施如下:了解学生的前置和后续课程设置,将植物生理学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减少与其他课程内容的重复.我们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时情况,加强植物基础生理代谢机制、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的互作等知识的传授,并在授课内容上突出各代谢机理与现代生物技术操作的相关性,强化地方农业产业的特色.根据课程内容穿插介绍本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鼓励学生以课程论文或创新性实验训练的形式参与到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去,将创新教育理念融入课程理论教学,以成功事例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

我们构建的“产学研”理论教学体系,授课内容既注重基础理论,又突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性,教学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现有教材,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课程知识结构的优化.同时,授课者既有校内教师,也有科研和生产一线的专业人员,我们还力邀具备“双师型”资质的人士授课.从上课形式方面看,课堂有时在教室,有时也以研究室或生产试验基地等为开放式课室.教学内容、教学人员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使学生能更主动、更广泛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对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和提高整体素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产学研”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植物生理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实验与实训技能的掌握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遵循教育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实验与理论教学知识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根据课程的特点引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实习、见习和实训,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植物生理学课程组通过修订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将实验内容分为基础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3部分.

基础性实验属于教学计划安排,其他2类实验遵循学生自主设计、教师加强引导和指导的原则进行安排,三者的比例需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予以弹性增减,三者的协同配合有利于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在实验手段方面,应适度更新完善实验教学设备,将新型、大型仪器设备对本科生开放.2)实验教学方式需要改革,提倡采用“教师精讲,学生边思考、边实践”的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意识和能力.3)实验过程为全开放式:实验室、实验流程全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参与实验室的管理.4)加强技能实训,在实验内容中恰当穿插科研或生产应用技能,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注重实地情境性训练,通过建立教学实训基地,营造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及研究性学习的环境.5)鼓励学生结合企业的生产任务和个人兴趣,开展有关本课程知识体系的毕业论文设计,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上述“产学研”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使植物生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实现了由基础训练到综合性、实训性和研究性训练的过渡,对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均有益处,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植物生理学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其本质特征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6].植物生理学具有应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特点,正是由于该学科的这一特点,才使得“产学研”的教学理念及模式得以顺利实施.我们从2006年开始对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对教材中具有内在联系的实验项目重新加以编排,制定出符合植物生长生理进程,能体现本土生产特色的实验教学计划[5].在获得学生认可和学校支持的前提下,我们加大了教改力度,构建了该课程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贯彻执行.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坚持,该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均有所提高[7-8].

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将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将植物生理的相关知识与生活知识联系在一起.所列举的例子既有鲜明的地方农业产业特色,又遵守科学原理,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位授课教师还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引入到理论或实验教学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每年植物生理学课学生的到课率、听课率和评课率均在学校评估中位于前列,学生对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也较高.

“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实施启发了学生的科研意识,激发了其科研热情,学生选择植物生理学方向作为其毕业论文选题的人数逐年增多.近几年,学生作为第1作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5篇[8],并有论文获得第11届“肇庆市优秀自然科学论文奖”.在第12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中,植物生理学课程的实验设计论文《濒危植物紫背天葵种质保存技术探究》获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二等奖.通过实验技能培训及生产实训等课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均得以提高,连续2年有多名学生获得“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资助.近3年,课程组教师指导5人成功考上植物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通过在课程中落实“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学生的知识面明显扩大,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明显提高,其待人处事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培养,满足了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植物生理学“产学研”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收效明显,但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实验实训缺乏足够的经费保证;教学实训基地受限,学生真正在企业或生产基地受训的机会较少;邀请具有“双师型”资质的人士或科技人员授课存在一些困难;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和实验设备、内容的创新程度仍难以达到师生认可的满意度[9].在教学落实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人员的参与度存在差异,这难免对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课程中采用的“产学研”教学模式尚缺乏统一标准,也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因此,该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实践和推广.

[1]张东向,郑蔚虹,赫延龄.植物生理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2,22(3):90-92.

[2]李玲,李娘辉,蒋素梅,等.植物生理学模块实验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李东霄,常景玲.“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学术月刊,2011(3):96-99.

[4]邝邦洪.明确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J].肇庆学院学报,2005,26(6):1-6.

[5]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植物生理学[M].6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魏进平.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9):65-68.

[7]邵玲,梁广坚.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现代课堂教学[J].生物学杂志,2007,24(1):73-74.

[8]邵玲,梁廉.植物生理学开展自主设计研究性教学模式探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2,33(5):51-55.

[9]曾丽娟,马云阔,赵继锋.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3):107-108.

猜你喜欢

生理学产学研实验教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质疑与思考: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十个问题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