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浅议

2013-08-15刘玲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20期
关键词:总数内科我院

刘玲艳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07)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浅议

刘玲艳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2407)

目的 分析总结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日后的中医内科研究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2012年关于中医内科所研究的文章,并对这些文章的研究方向、设计问题、症状判断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统计发现,49%的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涉及中西医综合疗法。47%的文章主要针对中医的治疗指标以及客观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只有4%的文章围绕新的病因和临床病理机制进行分析。另外,本组研究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文章有320篇,占总数的96.96%,其中未对文章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记录的占了93.75%。结论目前我院中医内科临床进行高质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所谓的中医内科研究工作,主要指的是对中医或者中西医相结合,对医药进行临床的科学研究,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中医治疗的真实情况并为医疗人员提供准确的依据,为中医师的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准确的参考,同时也能够不断加深人们对中医治疗更加深刻的认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医治疗事业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样为中医药临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然而,据相关统计研究发现,我国中医内科的临床研究工作依然存在很大的漏洞,这些漏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院对2010~2012年期间的中医内科研究文章进行研究分析,并对现状和问题进行讨论,取得了良好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0~2012年在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的文章进行研究,文章数量共330篇,并对这些文章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文章的写作情况、研究的方向、中医疗效的判定、文章的写作时间、参考文献等方面。其中,文章的写作情况主要包括作者的相关信息,写作内容方面等;文章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中医临床的病因研究,以及中医在检测指标方面的情况等;对于中医治疗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中医疾病的诊断标准、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标准、西医的诊断标准。

2 结果

本组的研究文章数量为330篇,文章中的作者以及参考的病例均来自于本院。在检索得出的文章中,有162篇文章所研究的内容是专病专访,包括了中西医综合疗法,占总数的49%。155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医的治疗指标以及客观检测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占总数的47%。只有13篇文章围绕新的病因和临床病理机制进行分析,占总数的4%。另外,本组研究进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的文章有320篇,占总数的96.96%,其中未对文章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记录的共有300篇,占总数的93.75%,在300篇文章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2000年以前的诊断标准。

3 讨论

通过对本次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文章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其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特点,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医院的内容比较传统从本组研究中发现,只有少数的文章对于新出现的病因以及病理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多的文章都存在着照本宣科的嫌疑,因而忽略了中医本身的创新精神。作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来说,不断确保更深层次的发展,对其进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确保更深层次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必须要正确处理中医临床的传统继承以及创新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的研究文章中,对于中医的特点和优势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然而除了这一点远远不够,必须还要对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理论进行适当的引进,将中医理论和自然科学进行相结合,促进中医药疾病研究的新规律。

3.2 医院的实验方法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通过对文章的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文章都没有对疾病进行对照研究。现阶段对疾病进行对照研究是医学界公认有效的评价方法,然而,我院的很多文章只是采用了浅白的描述形式,对于疾病没有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导致文章在研究成果上质疑性较大,且无法让人真正信服。

3.3 缺乏详细的诊断和疗效标准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不断深入,中医理论不能再停留在多年前的标准上。然而,我国在对于中医的观点上依然比较守旧,对于一些中医理念和方法的使用依然不规范,再加上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缺乏客观化,导致了在中医研究领域中存在概念模糊的情况,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出现对西医指标生搬硬套的现象。这种套用的手段,不仅与中医治疗有着极大的误差,还导致了研究的结果不科学[2]。

3.4 参考的资料和诊断标准年代久远医学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及时对诊断标准进行更新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我国的中药诊断标准依然比较落后,大部分的临床治疗都使用2000年以前所指定的标准进行研究。如果沿用年代比较久远的标准,会导致疾病的诊断出现误差。因此,对诊断标准进行及时修改,强化专家及时对标准进行指定,避免因为标准的落后而导致对患者的诊断失误。

[1]祁文强,阎艳萍.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6(4):91.

[2]王岩.探究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272-27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20.101

1672-2779(2013)-20-0145-01

杨 杰

2013-08-21)

猜你喜欢

总数内科我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