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参还五胶囊治疗脑梗死62例
2013-08-15张培义
张培义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内九科,沧州 061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我院住院患者。观察时间自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8例。全部为发病1~3天内的首次发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经头颅CT或MRI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排除合并严重心肾功能不全、严重糖尿病及重度痴呆不能配合检查者。其中治疗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38~83岁,平均65岁。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38~81岁,平均67岁。2组间性别、年龄、病情轻重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显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奥扎格雷钠80mg加入250ml盐水中静点,1次/日,2周为1疗程;血塞通0.4g加入250ml盐水中静点,1次/日,2周为1疗程,同时配和抗血小板、适度调控血压、血糖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参还五胶囊,每次1.8g(4粒),每日3次。(芪参还五胶囊原名神脑康胶囊,本院制剂室监制生产 (冀药制字Z20050798,主要药物有黄芪、地龙、冰片、白僵蚕、秦艽、醋大黄、水蛭、川芎、当归、钩藤、远志、栀子、郁金。上述药物制成干浸膏末,低温干燥,由胶囊填充机装入胶囊,每粒0.45g药粉)。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2],于治疗14d后进行评定。基本痊愈: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评分减少17%。恶化:评分减少10%。
2.2 临床疗效 治疗组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17例,无变化5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1.9%;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15例,无变化19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63.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芪参还五胶囊具有补气活血、通络化瘀、开窍醒神的作用,为本院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的常用处方,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方中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性善走窜,上行头目,下达血海,既活血又行气,有“血中气药”之称;冰片消诸窍之火,所含龙脑、异龙脑能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药物动力学表明,冰片灌服5min即可通过血脑屏障,并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亦能促使其它药物通过血脑屏障;地龙、水蛭、白僵蚕等药性走窜,长于祛风、化痰散结,这些动物药内含有大量的水解蛋白酶等多种血栓溶解因子,不仅可以溶解血栓、动脉硬化斑,而且可以软化血管,恢复动脉弹性,从而使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循环得到改善,有助于侧支循环的建立。芪参还五胶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方中当归既能活血又能养血,和醋大黄配伍应用,可泄血分之实热,祛瘀滞而生血,其降脂、降低血液粘度作用早已有许多文献记载;黄芪具有益气和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内环境之稳定性,其利尿作用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所致的脑水肿起到调节作用。笔者通过以往的临床观察,发现芪参还五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能使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得到改善,从而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再复发,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实验发现,芪参还五胶囊有增加梗死灶周边区神经元突触数目、促进轴突芽生的作用;同时改善突触活性区长度和突触后膜PDS这些形态学基础,起到了维持神经元突触正常结构和功能的作用,从而为芪参还五胶囊治疗脑缺血提供了一定的客观依据。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中华医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