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实践技能 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2013-08-15张玉苹刘兰英王青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3期
关键词:高素质考核技能

张玉苹 刘兰英 王青青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康复系,北京 100029)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发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的中有大量用语言、表格、图像、符号难以表述的知识和难以传授的能力,这些知识与能力仅靠单纯课堂授课很难传递给学生,而且知识也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才能得到理性认知,并转化为临床能力。如何把这些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是我们要思考的重要问题。[1]

我们要突出中医院校的办学特色和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优势,我们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医药临床实用人才,强化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

1 中医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与临床脱节 目前,大多数中医院校的培养学生的模式是先进性理论教学,中间临床见习,最后毕业前实习,且课程临床见习多集中安排本系统的附属医院或学校所在地的教学医院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实际接触临床时间推后,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且近年扩招后中医学校内学生大大增加,很多学生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忙于考研、找工作等,导致最终临床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并且目前很多临床技能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且缺乏有效的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很多学生并未深入进行临床学习之中。这样导致一些同学在走出校门、步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平素在学校学的知识和临床上需要的技能是有差别的,从而无法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1.2 临床动手能力不足 在学生走入临床后,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动手能力差,实践技能的缺失。比如一些常见的操作技能:刺灸法、拔罐、刮痧、推拿、针刀疗法、耳针、足部反射法等技能,这些技能学生并未接触过,然而这些技能却在临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广泛的应用。如何消除中医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思索的问题。

2 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建议

我们在开设中医类课程时,应密切联系实践与临床,加强实践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多次反复的操作实践。只有扎实的掌握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日后进入临床才能得心应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人才,有以下几点建议: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要围绕以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目标,引进现代医学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对现行的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临床技能,增强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我们可以引入模拟教学、探究教学等方法,可运用医学模拟仿真技术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专门的实训区,配备先进的教学模型与设备,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实验室配备电脑、投影仪,将实训操作的内容摄制成录象,并编制多媒体配套教材供学生进行反复观摩,边看边做,随时纠正动作,还可以采取校内、院校结合的方法进行全真场景演练的综合技能培训。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2 改革教学内容 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医学教育改革先进经验,要明确我们培养人才的类型,我们要培养的是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中医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就是改革目前的教学内容,把临床技能的培训贯穿在相关的不同学科的学习中,精选出培训内容,单独进行实训操作,还要注意知识的更新,淘汰那些过时陈旧的内容,避免不同课程实训培训内容的重复。[2]其次是开设专门的临床前技能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应变能力培养,要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素质[3],为临床学习奠定基础。临床前技能课程既要包括医学模拟教学的概况、模型使用的注意事项等;又要包括各项临床技能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我们要将“临床前技能实训、临床集中见习、毕业实习”三个主要临床技能教学环节较好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临床操作与动手能力。

2.3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为了提高实践技能操作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要组建一个高素质的临床技能教学团队,由相关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我们要将临床教学的资源与基础教学相融合,可聘任从事相关的临床教学的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这样不但可提高教学效果,丰富课堂内容,也提高长期从事基础教学老师的临床教学水平。还要成立督导组,对课程本身进行督导。

2.4 改革考核方法 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教学方式的改进是否有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要通过必要的方式进行检测,从而才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积累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要拓新改革考核方法,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考核方法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考试成绩并不能真正客观的反应学生的水平与能力,一些学生尽管在考试中获得很高的分数,一旦走进临床,却发现没有掌握常用的操作技能。

如何对学生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考核,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要避免传统考核方式的偶然性和变异性,减少考核过程中的主观性,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综合型的考核方法,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参照西医的考核方法,采用“多站式考核、综合评分”的教学评定方式,构建一标准化的考核体系,找出教与学双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4]

中医教学首先培养的是临床医生,关注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是关系到医学发展的大事。我们要与时俱进,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技能课程的安排,强化实践技能的培训,建立能全面均衡反应学生水平的考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的中医人才。

[1]周桂桐,李佳恒,于越,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传递中医缄默知识[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72-273.

[2]刘健,李泽庚,尚莉丽,等.加强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6):36-38.

[3]左铮云,王济平,肖宏浩.强化中医类专业学生临床技能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20(2):66-67.

[4]姚睿智,谢玉琼,王燕.中医专业外科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法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1):80-81.

猜你喜欢

高素质考核技能
高级技能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