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止带之王
2013-08-15
苦参
——止带之王
【歌诀】
苦参寒苦止带王,
杀虫利水与藜戕,
赤痢黄疸麻癣疮,
清热燥湿除阴痒。
【释义】 中药治疗湿热带下首选苦参。苦参性寒味苦,性寒则能清热,味苦则能燥湿止带。因其能清热燥湿,故能治疗湿热下注大肠引起的赤痢;又其入肝经,则能去肝经之湿热黄疸、阴痒等症。湿热蕴结肌肤引起的癣疮,苦参也能收功。
【药解】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我国各地均产。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及小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主治:①用于湿热泻痢,便血,黄疸。②用于湿热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等症。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适量。
各家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心腹气结,癥瘕积聚,黄疸,溺有余沥,逐水,除痈肿。”
2.《本草纲目》:“治肠风泻血,并热痢。”
3.《本草正义》:“苦参,大苦大寒,退热泄降,荡涤湿火,其功效与芩、连、龙胆皆相近,而苦参之苦愈甚,其燥尤烈,故能杀湿热所生之虫,较之芩、连力量益烈。近人乃不敢以入煎剂,盖不特畏其苦味难服,亦嫌其峻厉而避之也。然毒风恶癞,非此不除,今人但以为洗疮之用,恐未免因噫而废食耳。”
【常用药类】 白鲜皮祛风作用强于苦参;三棵针长于泻火解毒,利湿之功不及苦参;秦皮苦涩,收敛止痢之力强,龙胆则长于泻肝经湿热和实火,唯独苦参兼入心、肝、胃、膀胱、大肠经,既能清心经湿热,泻肝经之湿热火邪,还能祛胃中之水湿,大肠之湿热下痢,向外还能透达肌肤祛其湿热而治疗疮疡。
【临证应用】 苦参作用部位在下、在外。在下治疗湿热痢疾,肝经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黄疸等症,常配伍黄柏、蛇床子、皂角刺、荆芥同用;在外则能治疗皮肤湿疹、湿疮则常与防风、蝉蜕、荆芥等为伍。治疗小便不利则与当归、贝母为伍同用。配伍禁忌,不得与藜芦为伍。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 《临证药王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