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2013-08-15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特色改革

季 明

(国防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北京 10009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地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一、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作为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而且在改革进行35年后又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在哪里?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国情的选择、时代的选择。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选择。我们党在上世纪70年代未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其历史背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中国国情看,“文革”结束时,就整个政治局面来说,是一个混乱状态;就整个经济情况来说,实际上是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大国,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必须通过改革开放来追赶时代前进潮流。十年浩劫之后,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十字路口:要么固守旧的传统和体制机制,按照“左”的思想路线走下去,在僵化的体制内束缚任何创新和探索,其结果是使社会主义沿着旧的发展模式,惯性前行而难以获得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固守计划经济的观念和体制使广大人民群众难以摆脱旧框框的束缚和物质文化生活的匮乏,关起门来搞建设使国家贫穷落后难以追赶世界上领先的发达国家;要么是全盘西化,按照“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路走下去,全盘照搬照抄西方“两党制”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其结果是使西方资本主义“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得逞,让国家和人民重新沦落到旧中国式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极其清醒地认识到:“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2、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飞跃。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主要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起一套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后来,这套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同时,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党内又出现了“左”的错误,直到被林彪、“四人帮”所利用,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百业待举。但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在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革”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出“十年内乱”的困境;要解决我国旧体制的问题和弊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下决心进行改革;要追赶时代前进的潮流,也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因此,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果敢地面对现实,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重新奋起,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纵观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以苏联为戒,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又告诉我们: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除此之外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改革开放就其目的来说,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中国的改革开放向世人昭示,中国既没有走“全盘西化”的歪路,也没有走自我封闭拒绝变革的绝路。在国际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中国不仅没有重蹈覆辙,相反焕发出蓬勃生机,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为世界社会主义向纵深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4、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全新的历史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探索和新发展,是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和运行机制的彻底转变,是开辟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因此,这场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前提下,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某些不合理的方面和环节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焕发出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如果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历史新纪元,那么,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则开辟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这个“活力之源”、“重要法宝”使中国国家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在35年时间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世界第十一位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在1978年只有1470亿美元,占世界的1.61%,2012年达到了8.26万亿美元,占世界的11.5%。正如世界银行报告所指出,中国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他国家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这个“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就没有中国今天的一切。

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我们现在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经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抓住机遇、化解矛盾、实现目标,关键一招还是改革开放。无疑,我国的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难就难在容易改的都改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改革进入攻坚期,难度越来越大;难就难在我们是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现成理论可资借鉴,也没有现成模式可供仿效,只能在探索中创造、推进;难就难在过去的改革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福利,赢得了广泛拥护,未来的改革势必要对既定的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会遇到新出现的阻力;难就难在过去的改革更多集中在经济领域,未来在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需要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可见,现在推进改革矛盾多、难度大,但不改不行。改革开放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增强改革开放的坚定性,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还要下功夫去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惟此,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矛盾、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7、社会主义中国未来的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5年来,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同科学社会主义提出的要求相比,同远大目标相比,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改革发展任重道远。为此,习近平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就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发表许多重要讲话,强调要更加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总之,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和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就一定能够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思想,我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在改革开放35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同时,马克思主义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3、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我们必将能够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4、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6、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增进人民福祉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7、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我国改革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着力把握改革发展规律、创新改革发展理念、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9、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10、在党的领导下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全面深化改革新胜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继续奋勇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1、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过35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更深化、把握上更深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展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勃勃生机,又为继续进行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空间。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回答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之所以能够发生历史性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实践永无止境,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做束缚自己思想和手脚的教条,也不能把实践中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完美无缺的模式。要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人民新期待,坚定信心,砥砺勇气,坚持不懈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继续以自己的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3、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当前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要切实实施好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各项措施,妥善应对来自国际经济环境的各种风险,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特别是要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抓好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切实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坚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局面。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我们党靠艰苦奋斗起家,我们的事业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也要靠艰苦奋斗去开创、去实现。为此,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保持清醒头脑,充分估计前进道路上种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进一步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刻苦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同志的一文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做好工作所需要的一切新知识,坚持求真务实,加强战略思维,树立世界眼光,提高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要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切实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要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大团结,进一步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画卷上描绘出更新更美的图画。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特色改革
特色种植促增收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