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房地产记者的专业地位

2013-08-15郑建平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1期
关键词:泉州专业

□ 郑建平

(泉州晚报社,福建 泉州362000)

树立房地产记者的专业地位

□ 郑建平

(泉州晚报社,福建 泉州362000)

房地产行业是报纸媒体的广告大户,在牵动众多经济利益的情况下,作为房地产记者,如何确立专业地位,客观地进行行业新闻报道,这是媒体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以泉州晚报社房地产记者的新闻实践为例进行探讨。

房地产记者;客观公正;快乐工作

近几年,房地产成为支撑泉州晚报社广告经营增长的重要行业,在牵动报社经济利益的情况下,报社房地产记者坚持以生产有影响力的行业新闻为主要职责,依靠专业能力赢得房地产商和读者的高度信赖。

客观公正赢得尊重

专业的房地产记者,首先要是一个有良知的记者。可以预见,广告下滑,房产报道版面肯定相应裁减,房地产记者可能面临下岗。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广大读者才是报纸生存的基石,新闻内容是决定读者关注度的根本,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做好做专做足了新闻,才能在房地产商和读者这两个受众群体中产生影响力,从而带动广告投放。

泉州晚报社拥有五报一网一刊,《泉州晚报》和《东南早报》是其中支撑报社广告经营的主要载体,这两份报纸的房地产记者既承担为读者提供新闻信息的任务,又肩负以专业版面拉动广告投放的责任。既然有拉动广告投放的职责,有记者就提出应该将新闻版面作为与广告主讨价还价的筹码,对房地产客户的负面消息加以屏蔽,投放广告还可以赠送软文。面对这种声音,房地产工作室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商更加认同在读者信赖的权威平台上投放广告。在读者信赖度高的报纸投放硬广告是房地产商的首选,即使发布软文也不情愿在那些没有看点的版面刊发。这是房地商的真实声音!面对房地产行业的负面新闻,房地产记者不应惧怕做黑面人,为了群众的利益,失去暂时的经济利益并不算什么,只有得到读者的尊重才能赢得开发商真正的尊重。

总是对房地产商横挑鼻子竖挑眼同样不可取。要看到,房地产市场在向更为开放、透明、有序的方面前进。对部分开发商存在的惜售、捂售、偷工减料等不良行为,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高房价问题,要批判揭露,但也不能一味放大问题把整个市场一棍子打死。偏激的不客观的报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给潜在购房者帮倒忙。有读者就反映,一直坚信一些关于房价泡沫马上就要破灭的报道,可是“泡沫”吹了这么多年,房价却越涨越高。因此,泉州晚报社更多地是鼓励房地产记者多从普通市民的角度出发,引导他们买到好房子,注意房屋买卖中的风险,这是房地产记者最应该做的。

独立思考凸显专业

地市报房地产记者长期关注本地楼市的变化,对本地居民收入、百姓购房需求、经济发展趋势十分熟悉,发出的声音可以更专业真实,内容全面、细化,具有贴近性、服务性和指导性。

泉州的GDP连续14年位居福建地市首位,但是中心城区范围小,众多楼盘分散在下辖县城和乡镇。80后、90后是泉州晚报社房地产记者的主力军,他们思想丰富,生活充实,但相比60后、70后少了一些敬业精神。出于交通和经济的便利,个别记者喜欢窝在市区,经常靠打电话来完成对县域楼盘的采访任务,这样的新闻没有来自现场的生动细节,显然缺乏感染力。为改变此现象,报社一方面组织记者“走转改”学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在考核评优、稿件评分上向积极深入基层报道的记者倾斜。“接地气,才能长灵气”,年轻记者们很快认识到,只有深入社区、深入楼盘、深入工地,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多了解情况,才能写出有思考有深度的报道。作风变扎实了,稿件越写越生动,现场感越来越强。

有些记者喜欢采访专家、大开发商,认为这样更权威更有读者关注,结果只看到开发商、专家的观点,而忽视普通购房者的观点,没有传递出真正的市场信息。即使到了购房者这个层面,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观点和看法也不尽相同。专业的房地产记者采写新闻需要有博采众家之言的胸怀和有独立分析的智慧。《泉州晚报》和《东南早报》的“楼市众议院”、“精英会”等专栏,每期邀请政府主管部门、房地产商以及热心读者参与,针对近期的热点话题,比如国家楼市政策、泉州楼市动向等问题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多方观点激烈碰撞,房地产记者再加以独立分析报道。“我们不仅要看他们说了什么,我们还要看他们做了什么;我们不仅要看他们怎么讲,我们还要看他们为什么这么讲。”这样写出来的新闻报道,不仅开发商关注、读者爱看,甚至可以成为政府主管部门了解房产动向的决策参考。

快乐工作用心成事

专业的房地产记者,需要具备超强的快乐工作的心态。没有快乐工作的心态,就不可能满怀激情地关注新的、更新的新闻事件,就无法架起房地产商和读者之间沟通的那一道桥梁。

超越功利主义去做值得做的事其乐无穷。“当我看到活动当天四辆大巴车都坐不下,还有不少读者陆续赶来,很多年轻小夫妻可能没有多少存款,对楼市也不了解,希望借助我们的活动更方便地看房、买到更优惠的房子,我进报社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的工作原来这么有价值。”这是泉州晚报社一位新入职的房地产记者在某次活动报道总结会上的发言,很简单,却是她内心快乐的真实表达。

做一名专业的房地产记者要爱这份职业,爱这份工作,力争有创新、有突破。相对社会记者、时政记者,房地产记者所能报道的动态性新闻并不多,策划专题也容易感觉思维枯竭,结果有些记者做出来的新闻与策划就成了“四季歌”,了无新意。其实,世界每天在变化,新闻每天在发生,只要善于观察,深入发现,不愁没有选题。比如,泉州拥有上百万在异地经商的乡亲,每年春节都大量返乡,这几年泉州市政府鼓励泉籍乡亲“筑巢引凤”回乡创业,许多乡亲选择在春节期间回乡置业,往年春节期间都是销售淡季,这两年销售却一反常态出现井喷,对此现象,《泉州晚报》的记者进行专题报道并策划了一期《返乡置业房地产特刊》引起了极大反响。2012年12月泉州田安大桥通车,桥南片区与中心市区连接更加便捷,房地者记者抓住这个热点策划,推出大桥通车对周边房地产影响的专题报道,深深吸引了读者。

人的创新意识来自兴趣,而兴趣常出自使命。有了使命感,知道自己所干的事对社会多么有益,就会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新闻记者肩负着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作为新闻记者的一份子,房地产记者关注的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住房问题,看着读者们在我们的帮助下对政策有了全面了解,做出了正确的购房选择。每到这个时候,作为房地产记者,肯定会为一路走来的点滴付出深感欣慰,也会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好未来的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泉州专业
泉州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吴其萃作品选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专业修脚店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