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电台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013-08-15文丨范慧蓉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广播发展

文丨范慧蓉

(丽水广播电视总台,浙江丽水323000)

手机广播主要指通过具有收音软件、FM接收模块和浏览服务网页的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收听广播,或通过移动通讯网和互联网络,借助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在手机上任意点播电台的网络广播节目。目前手机广播模式在广播电台已得到很大的应用,然而,随着各媒体竞争的激烈化,广播电台推广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仍需不断探索电台手机广播的发展之路。

1 手机广播的媒体特性及传播优势

1.1 手机广播的媒体特性

与传统广播相比,手机广播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互性。传统广播主要通过实时连线和短信平台的方式实现与听众的互动,而手机广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数据交换的优势,实现多向交互。二是随时性。通过传统广播的方式是难以随时随地的收听任意节目的,但是利用手机广播,借助数据网络,运营一方只要按照时间、专题将播出的内容放置在一个列表中,手机用户便可实时收听广播节目。三是付费性。广播作为媒体的一员,广告赢利仍是其必不可少的商业模式,在手机中,通过WAP、短信、IVR等各种计费点,可以将节目按条、包月对用户进行收费。四是全国性。由于传统广播发射受到基站的影响,同一套节目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覆盖,因而无法实现全国范围的同步接收。即使覆盖到多个省市,所使用的调频波段也会有所不同。然而,在手机上,借助数据网络的全网优势,只要将同一套节目放在电信服务器上,便可轻松实现全国各个移动终端的同步接收,促使原有的覆盖面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1.2 手机广播的传播优势

手机广播作为新的媒体终端,具有与众不同的传播优势:一是具有个性化的传播特点。首先体现在接收的主动性上。随着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手机用户通过手机上网,便可随时收听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其次,体现在点对点传播效果上。在实现手机广播巧妙地将传统的广播媒体与新型手机媒体的功能结合起来,可使大众传媒和个性化传播实现完美的结合,达到点对点传播的效果。二是可实现跨媒体的信息共享。首先体现在多媒体性上。手机广播有效地将手机、广播技术以及网络技术融合在一起,在使手机自身所具有的语音传输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集声音、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功能于一身,可实现多种媒体信息的共享。其次,体现在可检索性上。广播电台借助网络广播技术,有助于建立专业的资源库,为手机广播的听众搜寻、检索广播节目资源以及其他媒体共享音频资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最后体现在信息的开放性上。手机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的限制,可轻松实现全国各个移动终端的同步接收以及双向甚至多向的跨媒体信息交流。三是多向的互动方式。手机广播一方面实现与受众的互动。通过手机广播可直接与不同媒体的受众者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更迅速、更广泛、多向的互动。另一方面可实现与广播网站的互动。利用手机网络,听众可通过发电子邮件或进入聊天室、BBS、网上调查的方式等参与电台的节目讨论。

2 电台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发展机遇

2.1 电台手机广播业务面临的主要困难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早在2004年就开始开发手机广播业务,虽然很多年过去了,很多手机广播业务的相关技术,流程都日益完善,但是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难题,阻碍了手机广播的发展速度。比如说,相关政策的管制,如广电部门需要在网络上形成数字广播,就需要同电信部门进行合作,而相关的合作条例,相关的政策却依然不足。另外,高额的手机流量收费,目前国内的手机上网流量费用相当高,昂贵的网络费用势必会影响到手机用户对手机广播的收听使用。第三,手机广播的运营模式依然不够完善,目前,手机广播的发展主要靠运营商的推动,而实际上,要想手机广播能够高速发展,需要网络供应商,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手机终端商等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共同打造多方共赢的运营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使手机广播业务更加广泛的开展起来。最后,终端设备的影响也对手机广播业务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国内手机用户中大部分使用的依然是低端手机产品,不具备收听手机广播的功能,而大多数的中高端手机,功能繁多,会选择收听手机广播的用户群比较少,而且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依然是手机设备的瓶颈,也影响了用户对手机广播的使用率。

2.2 电台手机广播业务的发展机遇

目前,中国手机用户突破10亿人,全球智能手机仅去年就超过7亿部,全球收听手机广播节目多达1.2亿用户。手机广播业务也逐渐成为了我国广播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给传统的广播事业带来了新的变革,而且给网络广播的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展,业务资费水平的不断下调,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广播业务会迎来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这将使手机广播业务迎来以下几个发展机遇。

(1)催生新媒介,新的运营模式,传统的广播产业,主要依靠单纯的广告收入来维持广播电台的经营,而手机广播业务的拓展,为广播产业开辟了新的运营模式,可以依靠付费收听的模式,提高手机的营运利润,而付费收听的运营模式,催生了一条新的产业链,包括网络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电信运营提供商,终端提供商等。因此,广电媒体,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联系优秀的节目供应商,以优质的广播内容为产业链核心,带动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提高手机广播业务的高速发展。

(2)手机广播业务正在快速的步入大众生活。由于传统的广播业务消费者收听需要购买收音机,而手机广播业务的收听,消费者不需要增加其他硬件购买成本,更加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智能机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具备手机收听广播业务的潜质,据了解,2012年智能手机中国手机用户突破10亿人,全球智能机2012年销量为7亿部,手机广播业务具有空前的挖掘潜质。广播事业,不会因为互联网的产生而死亡,但是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而改变,因此面对巨大的市场潜质,手机广播比传统广播的发展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三网融合的发展,为手机广播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目前国家正在努力加快以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建设步伐。这为手机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三网融合下,手机广播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同时电信企业的运营网络和牌照也是手机广播事业所需的资源,3G技术的成熟,4G技术的展开,使移动收听更加普及,手机广播以全新的传播形态,将为中国广播注入新的活力。广电系统与电信系统业务也将受到数字技术和市场经济两大因素以及政策保障由传统的互不涉足转化为,互相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赢利的新局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广播将会成为人们的贴身媒体以及传统广播发展的助推器。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广播电台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从众多新媒体的发展中找寻出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1]金震茅.手机广播的发展态势及前瞻[J].现代视听,2008(11)

[2]陈建英.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台发展策略[J].科技风,2012(03)

[3]姜路,李臻.广播电台发展手机网业务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12)

猜你喜欢

广播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