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模式探究
2013-08-15翟承宇
翟承宇
(河北金融学院会计系,河北保定071051)
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规范性和正统性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直占据不可撼动的主体地位,但这种规范化和生硬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面对日益多元化、多结构和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以及日趋壮大的高级受教育群体已日显乏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更富灵活性和实效性的教育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更具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是指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教育者将教育的意向、目的隐藏到大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和特定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之外的校园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内容,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易于接受和内化的教育模式,是作为一个多种教育要素合成的系统而存在的,它具有如下优越性:
1.教育内容的潜隐性。这是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区别所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将所预设的政治教育目的或政治教育意图隐蔽和暗含在非讲授性的教学过程之中,将教学内容通过环境熏陶和实践感悟传递给受教育对象,这是一种心理或行为上进行暗示的无意识教育方式,将预先设定好的教育内容以含而不露、蕴而不泄的方式悄然地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与大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深入融为一体,使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教育者所传递的教育信息,并主动内化为教育客体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动法则。因此,相比较于附带强制性和灌输性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达的主导政治思想与核心价值观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纳、吸收和内化。
2.教育手段的间接性。反性和排斥性,久而久之,便会产生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象,并且检测手段过于单一化和模式化,难以达到对学生知、情、意、礼、信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教育手段的间接性和婉转性,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育意图潜藏于各种与学生相关的活动载体中,让教师变讲授为点拨,让学生变倾听为感悟。教师可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生活实践和情境熏陶等多种非直接的手段和方式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磨砺学生的意志、塑造学生的人格,从而能够有效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科学构建,这种间接性和婉转性的教育手段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内化,更具教育的说服力、艺术性和实效性。
3.教育情境的灵活性。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形式松散、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它冲破了集中教学和统一创设教学情境的模式禁锢,充分利用潜存于教室、图书馆、公寓、校园甚至是校园以外的各种有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巧妙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并且使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受时空限制,更富灵活性和随意性,从而将大学生所接触的所有时空域打造成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链,最终发挥出巨大的教育价值。
4.教育结果的长效性。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言,大学生对接受的教育内容所进行的深入分析、理解和反思是教育效果得以持续保持的重要前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反思,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分析、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正是教育客体对教育信息的接收、转换和加工的过程,当大学生将所传输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接收和内化完毕时,这种几经反思和内化的信息便渗透并融合为主体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因此便具有了坚固性、稳定性和长久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模式的显性意义
1.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域。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高校往往选择正统而生硬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亦即通过开设各型各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来开展和实施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化和模式化,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囿于课堂和书本之中,很难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破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挖掘出了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研究视域拓宽到大学生所接触和涉猎的各个领域,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更有助于激发各种隐性的教育资源,并将其与大学生接触的教育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俨然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应用的有效模式。
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代高校教育转型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当代高校的教育发展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时期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凸显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同时采用多样性的、多层次和全方位的手段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作出科学规划和有效塑造。相比较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所富含的潜隐式的教育模式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更加符合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个性需求,从而在有效满足大学生力争创新、特立独行和个性张扬等心理特性的基础上健全其人格、陶冶其情操、磨炼其意志、坚定其信念、规范其行为,实现大学生知、情、意、信、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协调发展。
3.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指学校德育既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同时,又能真正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能以最小的教育资源投入达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最佳水平”[2]。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受教育者对于其所传达的教育目标予以认同、接受、内化甚至是主动需相比较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使得大学生减少甚至消除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而换来的是主动迎接和需求心理的建构,这种心理的建构使得大学生得以真正而主动地敞开心扉去接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这种渴望使得他们对政治思想、政治意图和政治目的接受更具真实性。受教育者对于教育理念的接受和迎合的真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生命之源。唯有当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了真实性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具有真正的发展动力,才会富有宽广的发展空间,才会拥有更高的创新追求。
三、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方法
1.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种引导受教育者对思想道德必然认识、遵从、把握与超越,从而达到真正的思想道德自由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也是育人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将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置于首位,充分尊重和关注教育客体的主体意识,尤其对于渴望张扬自身主体性和价值性的大学生,更要尊重其主体意识的存在,充分关注其内心思想的需求。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过分强化和区分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教育实施中的界限,认为教育客体理所应当对教育内容予以被动的承受,久而久之,这种教育过程中的客体承受就恶化为强制灌输,教育客体的逆反、排斥和对立心理便油然而生。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在于忽视了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平等性,扼杀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激发教育客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凸显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培养教育客体的参与意识,注重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性和自觉性,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达到自知、自悟、自律和自省的学习境界。
2.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维性。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四要素(即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载体和教育内容)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别强调突出‘教育载体’这一要素,强调教育主体必须借助于特定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或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将教育内容传递或渗透给教育客体,这正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标志,也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结构的特性所在”[4]。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载体具有多样性和多维性,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教育主体所借助和利用,因此,从教育方式上讲,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有效地借助形式多样的、隐蔽的教育载体及时、迅速、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递和思想的渗透,并需不断地拓展和更新教育载体的存在形式和作用视域,这样才能有效地将教育内容和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传递给教育客体。
3.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协调性。加拿大学者斯蒂芳·利考克曾说过:“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5]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是作为教育环境而存在的,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校园布局、建筑物设计、校园自然人文景观等一系列“硬”环境)、制度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等)和精神形态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专业素质的教育、师生关系的构建、文化氛围的创设等“软”环境)。三种教育资源相互依托,注重三者的协调性和搭配性可以使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高校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构,应该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素寓于校园建设的“硬”环境之中,在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上注重蕴涵和潜在价值,渗透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人文精神,使大学生自然而然联想到自身所应具备和更新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情操,自身所应塑造和积蓄的修身立德、渊学博识的文化积淀。高校还应该注重学校情境中制度形态的投射,在深入研究、分析、追踪和考量教育客体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既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又尊重大学生主体价值性的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通过渗透隐性知识来创设不同类别的学习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从而深刻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达到育人的正向功能。同时,高校更需要构建的是精神形态的隐性渗透,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因素暗含在学校建设的“软环境”之中,建设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凝造厚德博学的大学精神,并有效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输送的教育信息来渗透和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总而言之,对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三种资源应该辩证运用,有机配合,协调互补,才能在教学实施中达到以境育人、以矩塑人、以情动人的教育境界。
综上所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它的发展尚需经历一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完善过程,但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展现出了巨大的教育潜力和教育价值,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地位的确立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路径。
[1]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
[2]汤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09.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林伯海,李锦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3).
[5]张官禄.校园文化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