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及目标境界——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体会
2013-08-15李新市
李新市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一个重要思想,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发展方式正在发生重要转变,对我们坚持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历史进程
2005年,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这里所说的“生”,即生物,指地球上一切生物 (包括人类在内),“态”,指事态,包括一切无机环境的总体。据此可以把“生态”理解为:地球上所有生物和所有无机环境,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综合体。“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的程度,反映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文明也是人类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精神世界不断进步的过程。“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地对其进行保护,积极地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生态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1]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完善促进生态建设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制定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在全社会大力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从此,我们党和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2011年3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2012年11月8日,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党在推进生态文明理论创新的同时,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我国经过多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表明提升这一建设方式的战略层次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中国生态文明宏观战略框架基本形成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形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实行“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系统管理,综合整治;民生为本,分级推进;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战略方针。推进生态文明宏观战略的形成,为完善环境管理机制、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2005年,中国政府通过了《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生态环境建设的预防和处理体制;2006年,颁布施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建立健全了公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此外,国家还颁布了800余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建立了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体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宜居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和完善。
(三)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的组织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作出战略部署: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2008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环境保护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为有力的组织保障。2008年7月,国务院对环境保护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作出规定,强化了环保组织部门的职能配置,强化了其行政能力。我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超额完成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十一五”减排任务,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促进绿色增长、推动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可靠基础。
(四)发挥经济和法律对生态文明支持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求经济和法律的强有力推动。近些年来,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经济和法律手段发挥了良好的支持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更需要内化在执政党具体的执政实践中,形成执政党的生态政治。作为公共政策的制订者与实施者,各级人民政府正在转变政绩理念和执政方式,积极调整生态建设的政策导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经济和法律性倾斜;大力推进干部考核改革,不以单纯经济指标 (GDP)作为干部考核标准,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生态环境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督察和考核,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从指导思想和发展价值目标逐一落实到政府具体的行政行为中。
(五)社会成员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的有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部队、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积极参加生态文明的各项工程建设,适龄公民直接参加诸如义务植树活动、林木绿地养护、古树名木领养等生态建设活动。许多社区组织、环保非政府组织,特别是环保专业精英组织也给与应有的扶持和发展。他们的行动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与社会建设相结合,需要社会成员的有力支持。“五位一体”的建设新理念在最高理念上实现了二者的结合,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对接正在付诸实施。比如,人们正在改变生活方式,实现生态文明生活化。在实践中我国正在发挥社会建设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并使之固化和扎根于社会生活中。
(六)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出成就
我们党深刻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不足,认真总结落实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经验,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提出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从文明进步的新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全方位审视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致力于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增强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了更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论指导。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在推进工业文明进程中建设生态文明,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实现了由持续下降到逐步上升的历史性转折。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8.21%。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38个,保护区总面积约14894.3万公顷;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共有1790多万公顷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约占总面积的49%。[3]
三、科学地及时地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虽然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然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和挑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屡遭生物入侵,资源锐减,环境污染加重,导致生态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湿地萎缩,物种减少,我国仍然面临着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污染的挑战,面临着流行性病和重大传染疾病传播的挑战等等。中国共产党科学地审视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不仅科学地及时地提升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科学完善,标志着我国发展方式发生重大战略创新和调整。
(一)我们党对生态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党对自然和生态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正在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向“建设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变。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标志着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已完全融入党的发展理念中。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促进生态文明健康发展;从当前和今后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战略任务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二)着力解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环境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发生了四川什邡事件、江苏启东事件等,因环境问题而在更广的社会层面引发了连锁反应。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能源年消耗量占到了全球的近1/5,煤炭消费量接近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半数石油消费量依靠进口。我国在发展过程中高度依赖于各种能源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粗放的发展方式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污染。环境问题还与政治社会问题、甚至与国际问题叠加。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国人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需要与我国一系列建设同步进行,甚至治理要先于建设。只有不断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避免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三)对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发展模式的变革,即强调可持续发展。[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对于实现我国国土陆地和海洋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四、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内涵与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乃至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和境界,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设理念的重大创新和突破。“美丽中国”的内涵极为丰富,为我们坚持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科学把握“美丽中国”的丰富内涵
在探讨“美丽中国”之前,有必要对“美丽”二字略做解释。“美丽”一词是非常口语化、非常接近百姓的生活用语,它代表了人民的美好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视野里的“美丽”的实质是什么,重心是什么呢?这里的“美丽”,实质与重心就是“美”。那么,“美”又是什么呢?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换言之,就是把人的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落实在天、地、人、自然、社会的建设中。“美丽中国”的建设过程在于,实现理想的政通人和的社会关系,使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发展更符合人民群众的理想和追求,符合人的全面发展,更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二)积极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强烈的实践要求,我们要秉持强烈的实践精神,使之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明确“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强调生态与文化的多样性、整体性与和谐性,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更高境界。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它是随着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发展产生的一个新观念,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中。还须注意,美丽中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战略层面,注意搞好顶层设计,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第二,在生产的全过程,就是要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谋划“美丽中国”建设。第三,在改善环境方面,要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第四,要用审美的标准评价经济繁荣、生态良好和人民幸福的实现程度。
2.筑牢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有很多亮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就是其中之一,将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而有效地实现对时代审美意识的培养。我们必须注意,美有两个前提,一是真,二是善。如果不以真为基础,“美”就失去了依托;不以善为诉求,“美”就失去了方向。即是说,真、善、美是内在统一的,对于具有社会性的美丽事物,更应从这三方面来评价。相反,如果以假、恶为基础或动机,则这样的事物肯定是丑的,是被人们唾弃的。这就是假、恶、丑。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情形来看,一方面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进步,另一方面也付出了代价:少数人在追求个人致富的过程中,抛弃了真善美,滑向了假恶丑的深渊,这种片面追求个人或局部利益最大化,漠视社会效益的做法,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心灵发展的严重不协调。由此我们发现,环境问题、道德问题、腐败问题、公平与正义问题、价值观问题等等,虽然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追根寻源都与假恶丑有关,都是真善美的沦丧所致。因此,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求好求快,向求美转变,是我国发展方式和追求目标的一次质的飞跃。
3.把协调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理念
从我国经济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就要努力追求协调发展。力求内外部协调,改变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实现资源与要素在内外部两个市场的最优配置;统筹中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供求,调整投资、消费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推动各经济环节的良性循环;优化商品、要素、金融与资本市场结构,实现均衡增长,即表现为“美”的协调增长。从政治建设来看,要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就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明晰政商关系、政学关系,从源头上杜绝公权腐败、经济腐败、学术腐败;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从文化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就要实现文化的内部发展与走向世界的协调。从社会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就要力争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领域,要加大投入,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可靠保障;同时,社会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要向整个社会释放。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就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4.要明确建设“美丽中国”实践措施
“美丽中国”建设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而“美丽中国”建设又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建设节水型社会。在实践中,要以审美的态度、强烈的实践精神落实好这些措施。
综观以上情形可以看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一种更高水平的发展方式,我们党极为重视这方面的理论创新,注重在实践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五位一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其他“四位”重要的、更为科学文明的建设方式。据此又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这实际上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整体推进至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过程、目标实现和理想境界的形象的、具有震撼力的描述,对我们党进一步凝聚民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献身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1]黄国勤.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3.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08年中国环境保护公报[Z].2009.
[4]俞可平.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