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完善共创共享机制 提高城乡人民幸福指数——关于成都市龙泉驿区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

2013-08-15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龙泉驿区共创城乡

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党校课题组

(成都市龙泉驿,成都 610100)

建立健全共创共享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成都市龙泉驿区以深入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契机,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探索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科学发展体制,不断深化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机制,初步形成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局面,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龙泉驿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的积极探索

1、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夯实共创共享的经济支撑。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部署、省委“一主三化三加强”思路和市委“一区一主业”等要求,抓住成都国家经开区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和全省汽车千亿产业园区的契机,全力以赴推动以汽车产业为龙头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龙泉驿区汽车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渐强、从单一到多样、从低端向高端的历史转变,2011年共生产整车(机)15万台,以汽车为主导的规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利税262.2亿元,实现增加值300.7亿元,汽车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31.1%,预计2012年整车(机)产量将突破35万辆,龙泉驿区建设世界级、万亿级国际高端汽车产业基地的基础更加坚实。

2、深化统筹城乡改革,着力破解共创共享的根本难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体制,让农村和城市差距越来越大,成为统筹城乡改革必须破解的根本难题。龙泉驿区破解这一难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结合区情实际深入推进了以“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六个一体化”(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市场体制)和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城乡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以“三个集中”推动“三化联动”,充分体现了市场动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2011年全区工业集中度达97.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0.7亿元,比2006年增长8.3倍。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城镇聚集人气、创造商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目前已建成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百余个(不包括灾后重建),近20万农民实现了居住条件改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进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全区共培育发展规模经营50亩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34个,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总面积26.09万亩。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龙泉驿区始终把推动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关键环节。先后3次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实行了城乡一元化户籍制度,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土地是农村和农民最重要的资源。龙泉驿区通过推进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大规模开展土地整理,并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在城市资本和农村土地资源之间搭建起市场化的互惠共享机制,创造了“龙华实践、生态移民、丽阳实践”三个城乡统筹发展典型,大大提高了农村和农民在土地城市化增值中的分配份额,同时回答了城市发展“地从哪里来”和农村发展“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3、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共创共享的民生条件。全面推进城乡“六个一体化”,深化了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改革,并启动实施了就业优先战略、国家创业型城市建设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落实城乡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和农民养老保险、农民工综合保险、城乡群众医疗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转移对接,完善了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名校城乡共享、互动联盟、百校结对和师徒牵手活动;坚持“文化惠民”,推进城乡文化实现“八个全覆盖”(综合文化中心(站)室标准化建设、流动图书室建设、图书借还“一卡通”集群管理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市民艺术学校、体育设施、市民艺术分团全覆盖),大力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环境整治等重大基础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历经9年,一个覆盖全区城乡的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着力维护共创共享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以单位组团“三帮一治”(帮发展经济、帮改善条件、帮劳动力转移、治穷致富)、干部结对“三助一扶”(助学、助医、助业、扶贫)、人才进村“三供一普”(为基层提供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市场服务信息,普及城乡党员干部群众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社会发动“三送一捐”(送衣服、送书籍、送用品、捐一天工作或企业利润)为载体,连续9年对经济发展相对缓慢镇乡村开展组团帮扶活动,帮助被帮扶农民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连年高于全区农民人均增收水平,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认真落实信访工作和矛盾纠纷化解逐级负责和属地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各级“书记大接访、干部大下访”活动,建立了联动调解、协调会议、挂牌督办、案件包处、信息通报、督促检查等制度,构建了行政、司法和人民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体系,确保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集中接访案件办结率达98%以上。针对被征地农民安置、“两项补偿”、房屋“两权”办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认真落实矛盾化解“五定”(定项目、定领导、定要求、定时限、定责任)责任,加快促进问题解决,得到了群众的真诚理解和支持,区域非正常上访全面实现“三零”(非正常上访零进京、零滋事、零聚集)目标,区域社会局面保持持续稳定。

5、发展基层民主政治,着力强化共创共享的基层基础。坚持以推动“代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为根本,大力深化以公推直选、政务公开、社会评议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近五年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换届,公推直选面均达到100%;规范完善基层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制度,对群众关注的热难点问题及时公开,并全面实现了电子“三务”网上公开;深入开展“基层评机关、群众评干部”活动,落实了全区各级各部门党组织民主公开评议制度。结合统筹城乡改革实践的深入推进,不断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农村基层新型治理机制。制定出台了《村民议事会组织规则》等配套制度,全区村(社区)和村(居)民小组全面成立村组两级议事会,规范议事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议事会作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机制不断健全,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基层自治的群众基础有效巩固。同时继续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效遏制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力整治影响党群关系的“两好”(好人主义、贪玩好耍)现象,促进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深入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不断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二、龙泉驿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完善共创共享机制取得的初步成效

1、区域经济实力日益壮大,促进了城乡人民增收致富。2011年龙泉驿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60.3亿元,比2006年增长3倍;财政总收入、区级可支配财力、一般预算收入达109.7亿元、87.5亿元、31.6亿元,分别增长4.4倍、4.1倍、3.6倍。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连续3年位居全省“十强县”第二,提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综合能力。据统计,以汽车为主导的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共带动城乡群众就业创业36.8万人,其中解决本区城乡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21.9万人,促进了5.7万名本区城乡群众自主创业。2011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79元,年均增速和绝对值始终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2、城乡二元结构基本打破,城乡差距显著缩小。2011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5:47:38调整优化为6:72:22,城镇化率达到65%;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群众收入差距比缩小到2∶1以内。城乡教育、卫生、科技、文体等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村水、电、路、气、房、通讯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社区化服务实现全覆盖,城乡群众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同质化。

3、城乡民生保障不断提高,社会建设获得全面进步。近五年来,龙泉驿区财政改善民生投入达180亿元,占可支配财力的68%,初步构建起广覆盖、多领域、制度化的“大民生”公共财政格局。建立健全了以“三个充分”(充分就业、充分安居、充分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创业服务网络覆盖城乡,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2.4%;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五年累计竣工投用安居工程300万m2,建成廉租住房1.07万m2,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96万元,城乡群众住房困难得到统筹解决;全面实施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五险”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覆盖城乡,低保、五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了以“三个均衡”(教育均衡、卫生均衡、文化均衡)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完成中小学标准化改造18所,近三年普通高中本科硬上线突破万人大关,连续位居成都市郊区(市)县第一;完成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等医卫项目139个,区三甲医院和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主体竣工,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城乡市民艺术学校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获评全国群星奖、成果展,洛带镇艺术粮仓一期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建成投运,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站(点)151个。全面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成功创建省级平安区和省级环保、绿化模范区,城乡群众“人有普保、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4、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城乡群众幸福感明显增强。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原则,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人民当家做主机制,有力保障了党员群众合法权益;切实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每年坚持办好百件惠民实事,城乡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统筹城乡成果;充分尊重基层群众在灾后重建、统筹城乡改革中的创造性实践,焕发出城乡群众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龙泉驿区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目标变成了广大城乡群众自觉行动,城乡群众的和谐度和幸福感不断得到增强和体现。

三、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完善共创共享机制的有益启示

统筹城乡发展实践中最核心、最基础、最根本的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并不断巩固和完善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这既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改革发展实践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通过“龙泉实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启示:

1、必须坚持正确价值取向,切实构建共创共享的科学决策机制。价值观决定工作思路及落实措施。龙泉驿区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全面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坚决维护企业根本利益”的原则,牢牢树立民本优先价值取向,不断健全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无论是实施“生态移民”、“金凤凰”工程,还是征地拆迁、经济项目建设,龙泉驿区都坚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落到了实处,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实际利益,让城乡群众日子越过越好。

2、必须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切实构建共创共享的组织领导机制。共创共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龙泉驿区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统揽工作全局,以组团帮扶为城乡群众共创共享的载体平台,积极开展村(涉农社区)、城市社区、非公企业党组织之间结对共建活动,推动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延伸、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通过延伸载体,畅通联系群众的“动脉”;延伸领域,完善造福群众的“内核”;延伸服务,拓宽方便群众的“路基”,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工作流程,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基础,部门联动、城乡互动、合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起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共创共享的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强大力量。

3、必须确保群众得真切实惠,切实构建共创共享的利益调节机制。城乡统筹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让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过程,要确保群众的真切实惠,就必须调整利益格局,完善利益调节机制。在当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关系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任务很重,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任务更重。龙泉驿区始终坚持把落实富民政策、解决民生问题摆在优先位置,近五年来区财政改善民生累计投入达180亿元,占可支配财力的68%,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2011年分别达到20824元、11079元。在大力发展民生经济的同时,龙泉驿区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起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新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城乡群众劳有应获、学有良教、病有适医、老有颐养、住有安居,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

4、必须全面兼顾深入推进,切实构建共创共享的持续发展机制。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推进城乡统筹中健全完善共创共享机制,必须兼顾城乡群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需要,全面建设,同步推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好发挥好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持续的生命力。龙泉驿区以“三最”龙泉(最能支撑“世界级、万亿级的国际高端产业基地”的“汽车龙泉”,最能体现“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现代化的城市形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田园化的城市生态”有机耦合的“田园龙泉”,最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宜业宜商宜居”的“幸福龙泉”)建设为目标,积极构建共创共享的民主政治,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积极构建共创共享的繁荣经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列全省第一位,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差距缩小到1.92:1;积极构建共创共享的特色文化,初步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共创共享的和谐社会,努力畅通城乡居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建立党委和政府主导的群众维权机制,促进了区域和谐稳定;积极构建共创共享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两化”互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田园龙泉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活品质城已具雏形。

5、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建设,切实构建共创共享的制度保障机制。构建共创共享机制,党的领导是关键。龙泉驿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规范化服务性政府建设,明确界定区级政府和街镇乡、村(社区)各不相同的管理职能,建立起了城乡均衡、惠及全域、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拓宽和完善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健全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有效机制,增强公民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深化公推直选工作,深化拓展“三务”公开,大力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核心,以村居委会、议事会、监事会等为基础的城乡新型基层治理机制,探索建立领导干部社会评价体系,为完善共创共享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撑。

猜你喜欢

龙泉驿区共创城乡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共创美好生活
我的懒爸爸
小淘气是谁
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
城乡涌动创业潮
冬天的大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