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期舆论引导的现实诉求及面临的挑战

2013-08-15匡和平彭晓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舆论

匡和平,彭晓新

(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2.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广东中山 528402)

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对特定事物、现象有一定倾向性意见和情绪的总和,是对社会的事态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最直接也最有冲击力的一种“软性力量”,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尔-诺依曼因之将其比作“社会的皮肤”。舆论是由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群众与政府之间因为各自的利益出发点不同,价值取向不同而出现这样那样的意见分岐,并呈现为一个社会问题所致。只有当各种社会群体的意见与党和政府的意见最后融合为相对统一的、能够推进社会事态良性发展的意志时,舆论才算是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其间舆论引导为必由之路,因而党和政府必须视舆论引导为一项基础的经常性工作。

舆论引导是指通过对新闻信息予以选择、分析、判断等手段,影响新闻舆论的倾向、力度及构成,进而影响媒体舆论场、社会舆论场、群体舆论场,特别是人们的口头舆论场,从而实现引导人们认识和行为的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和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复杂,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舆论热点层出不穷,涉及的地域和内容极为广泛。各种事件,经媒体传播引导,即刻就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形成舆论热点。其中,不乏许多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和观点,对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存在随着舆论热点的讨论使人们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社会主流思想产生怀疑,进而情绪化表现突出,甚至刻意歪曲政策,丑化政府,尽怀疑、耻笑、谩骂之能事。因此,客观正视舆论引导工作的现实诉求,并着力于揭示此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性,内在地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原理,舆论引导工作的效果取决于其结构要素的存在状态。分析舆论引导工作现实诉求的最佳切入就是围绕“由谁来引导、以什么内容引导、通过什么载体引导、以什么方式引导、被引导者素质状况如何以及引导环境怎样”等六方面要素展开。如果引导主体具备公信力,内容具有精准力,载体有传播力,方式有表现力,加之被引导者具备接受力和引导环境也具备契合力,那么舆论引导工作就必然产生积极效果。

1、舆论引导者必须具备相当的公信力

舆论引导工作中公信力的体现归根到底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从根本上找到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结合点,围绕着事件的规律性、价值性下功夫,不搞先入为主。如果由于害怕引起恐慌,重大突出信息就不及时报道;由于害怕说不好,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就不回应;由于考虑到有人在说情,社会正义就不去伸张;由于害怕暴露社会阴暗面,假恶丑现象就不去揭露;由于认为需要报道领导活动,群众的切身利益就不去关注;由于要“求稳”,社会关切的重大议题就不主动设置;由于害怕更多的人知道,对于所发生的社会矛盾就不说话,捂盖子;由于害怕说到敏感话题不好把握,面对各种社会舆论思潮就不主动参与,等等。久而久之,舆论引导工作就必然陷于被动,公信力必然要丧失殆尽。

舆论引导要具备公信力,还应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党的基本政策。普通民众日常接触更多的是众多媒介报道方寸之间的导向问题,现实中往往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利益的诱惑导致舆论引导出现种种偏差。究其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人的问题,也即舆论引导者自身素质问题。比如,从业人员是否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否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等。如果说常态下的舆论引导是有效和无效的问题,那么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是稳定与动荡的问题,因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较之于常态下的舆论引导,面临更多的隐患和不确定性[1]。只有及时介入、果断处置,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微博、媒体等披露真相,才能赢得公信力,得到主流舆论和广大民众的理解与支持,舆情态势才能向正面发展。

2、舆论引导内容必须具备相当的精准力

政策推行总是要进行社会动员,动员需要展现美好的前景,然而,实际进展通常落后于动员时的承诺,于是,就发生了亨廷顿所陈述的结果,即社会动员÷经济发展=社会挫折感[2]。由此观之,“适度动员”必定是把握舆论的重要一环,既要说明政策实行的美好前景,也要说明存在的风险。这就对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精准力的考验。

如何精准地引导公众形成舆论或转变已有的舆论,美国传播学研究者麦库姆斯等提出了“议程设置论”,其中心思想是:公众通过媒介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提示的角度思考,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或者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例关系。议程设置理念反映在操作层面上,必须确保三者的完美结合才能显示舆论引导的精准力,即政府要说明的(政府议程,也可称为政策议程)、媒体感兴趣的(媒体议程)、公众关心的(公众议程)[3]。政策领悟、媒介之间的沟通以及舆情的把握是确保舆论引导精准力的最基本要求。

3、舆论引导载体必须具备相当的传播力

不同文化传统下的社会形态很不相同,但是每一种社会形态都会有相应的引导公众形成观念和性格特征的方式。美国社会学家理斯曼将现代启蒙之前的漫长社会阶段统称为传统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一种依赖传统引导的社会环境,也即传统引导。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时期,人们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激发了处理新问题的志向,制约人格发展的动机由顺从外在的社会传统转变为以早年习得的性格在自身内部的引导,即内部引导。而现代社会,人们的交往关系复杂得多,人的行为动机与内在需要带有明显的社会化特征,更加关注他人,尤其是同龄人的态度,由此决定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因而生活在一种依赖他人引导的环境中,即为他人引导。人都具有关注别人对自己评价的社会本性,而当代这种情况变成了生活中必须的一种信息接受,因为人面对日益复杂莫测的社会变化,如果不了解同侪的看法,得到他人的指导,几乎无法生存和发展,但由于每个人所能直接接触的同龄人的有限性决定着大众媒介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人们需要得到的广义同侪,大众媒介的传播力内在成为舆论引导力的必由载体。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他就曾形象地把报刊比喻为舆论的纸币,即“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4]他甚至还把报纸比喻为驴,而它背上驮着的麻袋,便是舆论[5]。

现代大众媒介,就种类而言,大致包括书刊、报纸、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带和光碟、计算机多媒体和全球性信息通讯网络等。这些无疑成为当代舆论引导的主要平台。这些平台的构筑和运行突显出相当的传播力,为舆论引导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4、舆论引导方式必须具备相当的表现力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舆论引导的艺术性、实效性与合规律性。以往长期强调的舆论宣传也转变为舆论引导,这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密切相关。既然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那么,重视群众意见,呼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在舆论宣传中注意把握群众接受习惯与心理,强调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也就成为一种必然[6]。舆论引导工作也就必须在表现力、感染力、亲和力和吸引力上做足功课,使其在形式上不呆板单一,组织上有系统的宣传策划,时效上持续发动舆论攻势,形成公共危机时期政府舆论工作受众面广、传播范围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首先就要求必须注重主动、正面的舆论引导。建立新闻发布制度,设立专门新闻发言人就是主动、正面引导方法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此外,还必须注重适时、平衡的舆论引导。随着媒体和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社会公共事件的知情权要求也越强烈,党和政府要获得信任,就应当掌握最佳时机发布消息,这就是个“适时”的问题;对于事件中利益各方,或者是矛盾冲突各方,要给以足够的表达、辩解机会,尊重每一方的表达权利。只有彼此的表达平衡,才会使真相和舆论呈现在公众面前,让新闻最大可能地接近真实,寓引导于客观、公正之中。“适时”和“平衡”尤其表现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是否已有应急预案,事件发生后是否能够适时公开信息,以及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上。从众多的群体性事件的处理过程可以发现,舆论引导在“适时”和“平衡”上拿捏得还是不非常熟练。

5、舆论被引导者必须具备相当的接受力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是自在的对于外部社会有一定的共同知觉,或者对具体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有相近看法的人群。舆论的存在不仅是明显而清晰的语言,而且还是一种情绪,由体态语、行为语和流露的冲动性只言片语等来表现。但是,任何外露的语言、情绪都是一种特殊的态度,而态度是由一定的信念决定的。人们生活中接触的外界信息刺激很多,不可能一一对应作出反映,于是有一种自然的“省力”原则起到自我保护作用,这便是依据信念(或叫固定成见)对感兴趣的事物作出不经思考的直接判断。如果人们的信念与社会发展所倡导的信念趋同,那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抱着理解、宽容心态的色彩就要浓厚得多,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就要好得多。从当前大量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冲突的现状来看,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被引导者缺乏一定的接受力不无关系。

6、舆论引导环境必须具备相当的契合力

舆论环境是由无数外界可感知的信息符号和其他人脑海里的知识、观念所组成,人们模糊地感觉到它的存在,并无形中受到它的控制,因而表达的观念和行为与舆论环境高度相关。德国女舆论学家诺埃勒-诺依曼为此提出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即当人们感觉到自己的意见属于“多数”或处于“优势”时,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发表这种意见;当发觉自己的意见属于“少数”或处于“劣势”时,遇到公开发表的机会,可能为防止孤立而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种一方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她特别强调:“沉默的螺旋可以是一个过程,一种新的、朝气蓬勃的舆论通过感知这一过程得到发展,或者原有舆论的内涵通过这一过程赖以扩散。”[7]在当代社会,“沉默的螺旋”现象最大量地出现于公众接受大众媒介之时。这种认知带来一种心理上的压力或对安全感的需求,使得多数公众在公开表达意见时采用媒介上不断重复的词汇和观念,并产生判断和行为上的连锁反应。这就必然要求媒介要着重正面报道,弘扬正面舆论,迫使负面舆论越来越沉默下去,但现实中负面的东西充斥着媒介,甚至泛滥成灾现象时有发生。

舆论引导能力主要包括舆情把握、舆论关注和舆论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社会转型期,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意愿明显增强,新闻事业本身也发生了一系列巨大变化,这使得舆论形成和关注范围更加广泛,热点形成加速,涉及的问题多而频出,且社会影响更为深远。这些新特征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准确掌握判断社会舆情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发展正以两个显著特征展现在世人面前:一是时间空间化,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发展状态在中国这一大地上同时展现;二是空间时间化,即中国社会是各种文明同时展现的场所,在这一历史境域中,中国不仅要跟上世界历史发展的步伐,更要面对不同文明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这本是一系列继时性问题,但是在中国已然成了共时性问题[8],必然带来社会结构的各构成要素分化与重组,社会系统各方面、各部分、各要素之间必然会存在不同步,表现出的社会失衡、社会失调、社会失序,也必然投射到社会肌体上以种种社会问题的面貌呈现出来。这些问题一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就成为了种种舆论的客体。与此同时,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影响和改变着舆论的生成。公众心理也在经历社会转型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决策是否正确、传播是否偏差和公众的“固有成见”是否可改变在这个大背景下显得尤其复杂。如何看待社会问题考验着党和政府的执政智慧。

从对“社会问题产生”如何看待的层面来说,应该正视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有建设就必然会有拆迁,有市场就必然会有价格起落,有发展就必然会有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抑或可说,发展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时少,甚至可以说越发展,问题和矛盾越多!舆论导向不能一味抱怨、指责、挑剔,乃至仇视,过度渲染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非但无助于解决矛盾和使问题的舒缓,反而将导致消极因素急增和对抗愈加强烈。

从对“社会问题解决”如何看待的层面来说,传统社会出现的问题、矛盾、冲突都是交由“上帝”和“命运”来进行裁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同“理性”和“科学”的魅力,在对待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矛盾、冲突都乐意交由制度进行解决。可以说,社会问题一经发生就已自然地置身于既定的社会框架之下,无论是物质的、有形的社会环境,还是无形的文化层面的制度环境。但是,制度的产生本身就是为解决某“问题”而建立起的行事规则,任何一项制度均只能在特定时空下针对特定的对象有效,其间隐含的一个逻辑关系是,问题、矛盾、冲突都是在先,为解决问题、矛盾、冲突而制定的制度总是在后,旧制度解决新问题的结果即便有效也是有限的,所以在新制度制定前社会问题的出现并存在有其必然性。因此,社会问题是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关键是如何去解读和阐释。

反映到舆论引导工作上,最为关键的是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并不断提高准确掌握判断社会舆情的能力,使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中能够认清“主流”、“支流”、“潜流”和“暗流”,并做到充分利用主流,积极疏导支流,有效防范潜流,果断清除暗流。而当前从事舆论引导人员在准确掌握判断社会舆情的能力方面仍然不足:①从业人员资历普遍较浅,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经历;②缺乏与舆情研究机构和部门的合作,舆论引导上经验性的做法较多,缺乏系统、理论、实战性的培训和提升;③公开信息的渠道不够多、不够迅速等问题。因而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力度,进一步提升其舆情捕捉、舆情分析、舆情研判和舆情处置水平极为必要。

2、正确应对舆论关注

社会问题只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才能成为舆论的客体,因为客观存在只是社会问题的前提条件,而主观界定才是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问题只有从某些人注意到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才有可能进入相关社会机构和组织的视野,再随着社会问题的认定,治理才会随之启动。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舆论引导工作必须增强应对舆论关注的能力,才能掌控舆论空间的“冲突性”。舆论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的冲突性不仅具有公开性,而且会从社会心理的不同层面表现出来,不同社会意识层面的表达又进一步增强社会阶层的认同感。现实的舆论冲突,从表层来看,改革初期舆论的兴奋状态(高期望、高评价)正在转变为一种表达含混的状态(适度期望、有限评价),公众从最初的“兴奋”转向相对抑制的“迷茫”之中[9],公众的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社会经济现状的满意度普遍降低。当公众生活遭遇困难时,他们寻求帮助的渠道首先仍然是家庭、家族、宗族等私人关系网,而不是社区组织、工作单位、地方政府和党群组织。这充分说明,目前的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还没有赶上发展的需要,因而必须加强才能增强应对舆论关注的能力。从中间层次来看,虽然舆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很难排除社会态度的潜在影响,而社会的基本态度是综合性的心理过程,是社会行为的准备阶段,也即舆论作为具体的意见公开表达之时,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倾向的社会基本态度业已存在。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分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呈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一些负面的、矛盾性的社会态度也随之逐渐凸显出来。比如贫富对立情绪不断在传媒空间蔓延,逐渐演变成为仇富情结,时而触发为现实中的恶性案件;又比如在社会资源越来越集中到上层、贫富分化也越来越大的背景下,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恶化的事实和相对剥夺感增强的现状都亟须得到机遇、地位和心理态势上的改善。“一个社会如何在结构和价值上为多数人提供一种可以心安理得生活的家园。可以说,这个问题已经越来越紧迫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而改革的结果无疑是应当拓展而不是缩小这个空间。”[10]再从深层次来看,社会转型期,社会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进一步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社会价值呈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由于市场扩张导致“道德因素经济化”,即以金钱来衡量成功,价值变得日益呈金钱至上的单一化趋势。由于市场本身的扩展本能,金钱似乎无孔不入,可卖和不可卖之间的界限在无休止地模糊,人们试图为道德、爱、艺术确定价格,市场把美好的东西变成了冷冰冰的商品,比如诟病甚多的教育就是如此。因此,转型期的社会问题绝对不仅仅流于舆论空间表层的“冲突性”,还有社会心理层面的社会态度对立,以及更深层次的价值冲突,必须要有对舆论纵深分析水平,才能具有应对舆论关注的能力。

如果说舆论的层面分析是对舆论关注的一种静态把握的话,那么,通过分析社会问题的演化过程即可从动态视角对舆论关注予以掌控。霍华德·贝克尔提出社会问题演化的五阶段模型:一是社会上必定有一些人或群体把某种客观存在的情景定义为有问题的、有危害的,或者将来会产生麻烦;二是当某一个问题被某些人觉察时,这个问题要想具备社会问题的资格还必须得到更带人的关注;三是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还需要相关机构或组织出现加以推动,使问题最终被认定为社会问题;四是一旦某一问题被有关机构所接纳,曾经通过广泛积极地关注推动问题得以形成的群体,对该问题将渐渐失去进一步关注的兴趣;五是在社会问题存在期间,有关机构及其成员致力于问题的解决,并成为他们所从事职业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1]从整个过程看,社会问题在最终得到解决之前还有认知层面的“觉察”和“选择”,因此理顺对社会问题本身的认知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方面,根据诺依蔓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舆论的形成不单纯是社会公众的“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诸如人对孤独的恐惧,个人对强势意见的知觉以及公开表达的外部压力所导致的从众结果。舆论在互动和整合的过程中会有两种可能的方向:要么是理性成分的扩大;要么是非理性成分的扩大。理性地面对社会问题,可以有助于社会问题的建设性解决,而舆论的非理性成分的扩大不仅无助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而容易使非理性的意见积累为一触即发的社会行为,甚至恶性事件。因此,为增强社会问题解决的某种预见性,对舆论的理性和非理性状况的了解、把握就成为舆论关注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媒的普及,无形中使人们的自我感官得以扩张和延伸。但是,人们在接受以往感官可接触的物质世界时也不知不觉地接纳了传媒所营造的各种自身无法直接接触的“虚拟”世界。正是由于在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和人们关注的话题之间插入了一个巨大的中介因素,即大众传媒,使得传媒对舆论影响的程度就成为必须关注的一项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之前,计划经济决定了对社会意识形态控制的钢性,传统舆论控制模式主要以屏蔽负面信息的方式实现单向硬性的控制。如果说这种“压”新闻的做法在那种体制下还有一定合理性可言,那么当社会的信息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然在整体上采取这种做法就显然不合时宜了。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人们思想上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只有具备一定的舆论关注能力才能有效推动舆论引导工作。

3、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

1762年卢梭在其《社会契约论》中首次将拉丁文字体系中的“公众”与“意见”联系起来用以表达人们对社会性或公共事务方面的意见,即“舆论”。他充分肯定了舆论的巨大力量,认为它是正规法律以外的法律。能否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是对舆论引导工作成败的巨大考验。

首先,能否对舆论的功能有全面、辨证的把握,是做好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的基础。社会问题作为舆论的客体并不总是反功能的,它有着直接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一是它具有群体聚合、维护群体的功能。因为冲突通过加强群体意识和分离感而在社会系统中的各群体间建立起边界,由此使系统内的群体身份得以确立的同时,通过相互“排除”在不同群体间建立一种平衡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得到维持。二是它具有社会的“排气孔”功能。冲突性的社会问题在任何社会都是存在的,乃至敌对情绪亦不可避免。如果缺乏发泄彼此之间的敌意和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群体成员就会感到不堪重负而造成毁灭性爆炸的潜在性,但通过社会问题的彰显,无形中就释放了转型期社会积累的群体矛盾的压力。三是它还具有社会整合器的功能。一方面冲突表明在不同利益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竞争对象,为解决争端,冲突双方一定会共同回望既定规则,寻求有利于自身的解释,以期在规范空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可以说,社会问题的冲突性提示人们共享的价值准则的存在,这种自觉意识无形中促进了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另一方面,社会问题还起着制度激发器的作用。社会问题的存在就在于人们无法从既有的规则中找到有效解决现实冲突的办法,从而使人们意识到既有规则的漏洞和缺陷,或者说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与此同时,冲突一经产生,就呈现出某种预见性,因为冲突双方都期望旧规范的消解和某些新规则的建立,最终它导致了社会规则的建立和扩张。因此,社会问题是现实的,不可回避的,关键是如何利用社会问题的建设性功能促进社会肌体的良性循环,但在现实中人们几乎都只看到了社会问题危害性一面,而没有发现还有建设性一面。

其次,是否始终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舆论引导原则,是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的关键。做到“及时”,就要求相关地方和部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受权的新闻单位第一时间进入现场采访,第一时间把事件信息报道出来,并且报道的内容要权威真实,准确无误。把事件最新动态、发生原因、背景及处理结果等情况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实地采访等形式向社会大众公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此,地方和部门应该及时制定媒体服务、新闻发布、报道安排等预案,事件发生后做到既开放透明,又井然有序。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规范采访行为、加强采访管理是确保正常采访的需要,又是确保事件处置正常进行的需要,加强对各类媒体和记者的管理和服务,把引导和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牢固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再次,是否具有正确引导舆论的方式方法,是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的具体表现。根据舆论引导的需要主动设置议程是占据舆论空间、主动引导舆论的有效方法。一般来说,社会问题往往被看成是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中出现某些偏差的表现。在社会转型实践的交替过程中,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不断涌现出一些新问题,具体如就业问题、教育问题、慈善公益事业问题、药品问题、“三农”问题、通胀问题、房地产问题、能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便构成了社会问题的现实议程。公众对这些问题的知晓度和行动选择即成为公众议程。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及其他社会机构为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保持社会的基本秩序所着力系统实施的政策、法规和各种决议即称为政策议程。但是,政策议程能否有效地反映现实议程,公众议程与现实议程是否存在偏差,公众议程内部又有怎样的分化,公众议程对政策议程的认知如何,媒介议程在进行必要的舆论引导时存在哪些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议程设置时是必须清晰的。

做好媒体服务工作,也是主动运用舆论推动工作不可或缺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正改变着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引起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舆论引导和监督的深刻变化。做好媒体服务不仅是遵循国际惯例的需要,也是沟通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要视情况设立应急新闻中心,由宣传部门、外宣部门和相关部门组成,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开放与有序、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原则,统筹做好境内外媒体服务工作。此外,还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合各种宣传资源,把内宣与外宣结合起来,把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结合起来,把宣传部门与实际工作部门结合起来,把发挥自身作用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打组合拳,打总体战,形成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特别是在对待微博、博客等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新兴舆论方式的态度方面能检验“引导”的功力和水平。

[1]罗子欣,蒋晓丽.舆论引导力在新形势下的把握与提升——四川大学博士生导师蒋晓丽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0(10):4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8.56

[3]王文科,刘新荣.传媒导论[M].2006.372-373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人民出版社,1962.523.658

[6]樊亚平,刘静.舆论宣传·舆论导向·舆论引导——新时期中共新闻舆论思想的历史演进[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2

[7]Noelle- Neumann,E.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 Our Social Ski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second edition.1993.

[8]匡和平.农民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政治信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0

[9]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17

[10]孙立平.失落的心灵家园[N].经济观察报,2005-1-24

[11]Howard Becker.Social Problems,A Modern Approach,John Wiley and Sons,1966.转引自何雪松.社会问题导论:以转型为视角[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

猜你喜欢

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三力”并举,提升学术期刊舆论引导力
对涉军网络舆论工作的创新与思考
十九大舆论场聚焦新时代、新思想
国际“舆论战”对地方舆论工作的启示
当前舆论场的几组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