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
2013-08-15张文霞
张文霞
(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以欧洲三大理论为思想基础,以欧洲工人运动为实践基础而诞生,该科学理论的提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 各国无产阶级相继将其引入本国革命实践活动中, 进而引发马克思主义在各国发展中要实现本土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同样要处理好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问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渐次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理论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不可避免地要与中国千年传承的传统道德文化相遭遇, 两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 是历史赋予所有学界同仁的研究任务。 南开大学郑林华博士已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意义和重要性, 并在其研究成果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既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也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我们可分别称之为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文化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P60)陈先达在《人民日报》上专门撰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积极呼吁学界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重视及研究, 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的历史必然, 是具有时代性的课题”[2]。基于此,研究中国古代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 梳理近十年内学术界在此领域的研究成果, 为促进马克思主义更好的实现文化中国化,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与繁荣,均具有科学研究和现实意义。
一、实现两种思想有机结合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社会思想道德方面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的“礼”、“仁”为核心,从而演绎为“仁”、“义”、“礼”、“智”、“信”五义的传统社会主流思想道德观念。当前,我国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有机结合是极其必要而紧迫的。就其必要性,学界同仁从不同视角进行了阐释研究。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要想实现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推进,在坚持科学政治领导下,实现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时期, 谋求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其融合的必要性之一。 张笑笑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一文中曾指出:“80 年代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社会的转型, 客观上要求传统道德体系向新型道德体系转变。 ”[3]文中认识到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社会道德必然向新型道德体系转变。 刘志军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刍议》中已认识到, 社会转型时期道德缺失现象的出现本身即与传统道德教育的缺失存在密切关联, 甚至直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以政治和伦理为核心,学校教育以德为先, 以德为重的传统使重德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最鲜明的特色。 道德教育也以为社会培养和造就合格人才为己任,并以此为荣。 然而,近年来重德教育逐渐为重科学、技术教育所取代,道德教育的地位发生了扭曲变形”[4](P77)。 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 需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有机结合。
其次,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的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 也要求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有机结合。 这是典型的学术研究推动社会思想及文化发展的体现。1989 年,朱永新在其学术研究中认识到研究古代教育家论述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对当代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历史借鉴意义。其在论文《中国古代教育家论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 中强调,“系统地挖掘和整理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问题的论述,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价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5](P214-218)。对古人培育道德的系列方法亦表示肯定, 总结古人培养道德的主要途径有三:“其一是磨练身心, 坚忍其性; 其二是抵制诱惑,不可夺志;其三,持之以恒,德日以盛。 ”[5](P214-218)2007 年,学者翟福生撰文《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中明确指出:“传统的道德教育非常注意认识论与修养论的统一,把德育寓于智育之中;倡导自我修养应以他人为镜子,时时省察自己,约束自己;传统道德要求存心养性,磨练意志,培植刚强的浩然正气;道德修养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中,在行动中进行道德实践。 ”[6](P151-154)
上述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学术理论探讨, 越发促使传统道德教育研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相结合, 使得学术界涌现了质量上乘研究成果。 其中,周昌岐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启示》就是其中代表作之一,该文“试图通过对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理论和实践加以分析和评价, 将其中精华部分借鉴吸收到我们现代化德育方式中来,突破以往德育方法重灌输、轻个体能动性发挥的弊端, 突出道德教育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7]。学者的研究,助推了学术上两种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 而学术研究的成果又为两者的结合提供可能性。
第三,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经验和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必然会推动两者的结合。 党的许多优良作风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融合的产物,其典型代表即为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所体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自我牺牲精神,一定程度上讲, 就是代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升华。
二、实现两种思想有机结合的可行性
传统道德兼容性。陈先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理性和智慧的道德伦理型文化, 对马克思主义有一种亲和力。 这不仅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性, 而且由于它们在内容上有许多契合之处。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民本思想、和谐思想、素朴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等,都与马克思主义有某种程度的兼容性。可以说,从传统文化的性质和内容说,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能够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规定性”[2]。 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盛的活力,中国社会屡经兵燹、思想运动和政治变革,但民众生活中的主体思想道德观念却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生命力, 薪火相传,成为传统,亦可视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剂。
学术科学性保障。 要实现传统思想道德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与研究, 必须注意处理好一个基本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种形态:意识形态和学术形态的区分与联系问题。 本文的探讨主要是基于学术层面的研究活动。 作为学术层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岱年先生的“解析唯物论”为代表性理论观点。 正是通过对传统道德思想内涵及其特征的科学解析,并且这种解析必须是在客观唯物前提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认识, 探寻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最佳结合途径及结合点。
国内学界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后,针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领域出现的新变化、新挑战,许多学界先贤进行有益的探索, 使得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化中能够做到与传统道德思想的融合。 张义华在九十年代初即指出,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要坚持“新的道德价值导向必须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价值中的合理成分加以更新和创造, 并加以继承,而绝不能对传统道德持虚无主义的态度”[8](P54)。
在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文化的有机结合的途径问题上, 学界亦进行了不断的争鸣探讨。学者唐凯麟在《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文中指出,“儒家道德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主干, 虽然在本质上有别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但其所包含的合理成分与积极因素, 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忽视的历史依据与优良的文化资源。如果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应该看到,儒家的仁爱思想以及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和‘三德’建设都有着内在的历史联系, 值得认真借鉴和批判继承”[9](P34-39)。此观点的提出,将二者关系的科学处理问题又推进一大步。
三、实现两种思想的有机结合的影响力
首先,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特性要求, 只有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国民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通过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批判继承, 可以利用传统道德教育的经验指导今天的各类群体的道德教育。 可以指导中小学学生德育教育。该问题上,王长海等人所撰《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对于中学德育的借鉴价值》一文试图通过“识文默化、慎独为训、知行合一三方面论述自我道德修养之方法, 使中学德育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强调主体的‘自我’和‘自觉’。 从身教师范、环境陶冶、因材施教三方面论述自我道德修养教育的方法”[10](P7-11)。 另有学者将传统儒家道德思想用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如叶智辉在《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及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一文中认为“活化传统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资源,尊重主体性发展的规律,加强大学生道德学习能力的培养, 是高校实施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11](P15-22)。
其次,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道德相结合有助于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期,主要任务是探索政治革命及改革、经济发展等问题的中国化道路, 尽管我们长期提出, 两手都要抓,但精神文明建设因历史的、现实的、经济的、社会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明显滞后不足,近些年该问题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要构建和谐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容忽视。为此,我们要继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更要把该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及其教育方法相结合。 将传统道德教育内容引向当今国民教育,以推动国民道德素质提高的研究,亦在传统道德的研究之列。薛学共在其著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专列一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地位进行了论述, 亦认可这些传统伦理道德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具体而言,该书第五章分三节进行阐述:第一节阐述了以“孝”、“悌”为本的家庭伦理;第二节阐述了以“忠”、“义”为本的国家伦理;第三节阐述了以“信”、“恕”为本的社会伦理。[12]
从传统道德经典中汲取优秀成分, 为当代道德素养提升服务。 这是学界同仁研究两类思想结合的主要目的。 赵颖、张峰合作所撰文章《<孝经>德育思想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总结了《孝经》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表现为四个层面:“个人层面上, 个人品德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社会层面上,社会公德是公民道德的重点;国家层面上,培养国家认同是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实践层面上,重视道德实践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关键。 ”[13](P15-18)
另有以各类劝世贤文的道德思想问题的探讨来剖析此类典籍的当代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 彭友谷《<增广贤文>的现代道德教育意义》 一文即属此类成果。 作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增广》宣传的大多数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实际上是‘常道’,是中国不可缺失的,有些还是人类群体生存与发展之通则,世界各个民族只是其表达的方式各不相同而已, 其基本精神是相通的”[14](P27)。有学者注意到古人及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教化的思想见诸于社会生活的细微行为中这一优点各方面,陈升《楹联中的道德与道德文化》就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文中精辟地指出,“楹联中所表述的道德内容,表明中国人对道德的偏爱,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中国人的道德情结。 这种道德情结, 是从他们长期以来的实际生活经验中获得的情感与认识。天长日久,这种对道德的偏爱被凝固为一种思维方式, 即凡事都要先从是否合乎道德的角度来做出判断”[15](P118)。 可见,实现两种思想的有机结合的影响力巨大,确实对社会文化,国民思想等领域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传统思想道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机结合是必然趋势,但在这种必然趋势的研究或实践中,需要注意走出认识误区。 如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全盘肯定。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观念中的确蕴涵着丰富的积极向上的成分, 但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落后的成分。如传统思想道德中对家庭生活形成“勤俭持家”的美德导向。 与此同时,该思想形成的经济基础为小农经济形态下形成的自耕农和佃农为主体,基于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的“私家经济”。 这种私有经济的“勤俭持家”观念具有明显的自私自利倾向,导致古代国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多专注家庭或家族利益得失,对他人的利害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乃至民间形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谚语盛传。凡此类道德思想的糟粕成分不胜枚举,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传统道德思想的关系研究与处理上,我们要进行甄别扬弃。
[1] 郑林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新论[J].党的文献,2010(2).
[2]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时代课题——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N].人民日报,2010-12-27.
[3] 张笑笑.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变迁[D].北京交通大学2007 年硕士学位论文.
[4] 刘志军.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刍议[J].云梦学刊,2006(5).
[5] 朱永新.中国古代教育家论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3 合刊).
[6] 翟福生.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J].殷都学刊,2007(1).
[7] 周昌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现代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0 年硕士学位论文.
[8] 张义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J].辽宁大学学报,1992(3).
[9] 唐凯麟.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J].河北学刊,2008(6).
[10] 王长海等.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对于中学德育的借鉴价值[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7).
[11] 叶智辉.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及大学生道德能力培养[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2] 薛学共.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3] 赵颖,张峰.《孝经》德育思想对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4] 彭友谷.《增广贤文》的现代道德教育意义[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5] 陈升.楹联中的道德与道德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