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后记
2013-08-15高瑞泉
编后记
“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作为一项合作项目,将“社会思潮和知识分子”作为一个重要的子课题。以往四辑《中国思潮评论》所发表的诸多文章,或多或少都涉及到这一问题。因为正如我们大家知道的,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有无法隔离的关联。但是本辑作为特稿发表的《中心与边缘: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社会思潮》,可以说是更为专门的研究成果。2004年,胡伟希教授即在韩国以中文版形式出版了其原著。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以全幅展开的方式讨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诸多社会思潮的复杂关系。全书有四十万字之巨。在参加“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接受我的建议,作者将其压缩修改成现在的文本。今年6月下旬,他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资助举行的“中国现代哲学与思想文化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上,就本题做了专场报告,并与专家们进行了相当深入的讨论。
本辑发表的其他六篇论文,主要是从2012年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举行的“中国哲学的现代变革与当代新方向”之会议论文中选刊的,除了鲍文欣的一篇以外,它们后来已经分别发表在几家学术期刊上,承作者朋友们俯允,本辑《中国社会思潮》得以结集出版。与本书的总标题《巨变时代的社会思潮与知识分子》相互配合,它们构成了本书的第二个主题:转型时期的哲学与哲学家。
本辑《中国思潮评论》像以往几辑一样,都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研究”(07JZD0006)的阶段性成果。在举办学术会议和编辑本书的过程中,胡岩、方金奇、魏小巍和郑东华都做了许多工作。由于他们的辛苦努力,也有赖于上海古籍出版社童力军先生的热诚与耐心,我们才得以顺利完成这一工作。
为此,我要对各位作者和用各种方式帮助过我们的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高瑞泉
癸巳年仲夏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