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以沐川县社会管理实践为例

2013-08-15李万书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沐川全县民生

李万书

(中共沐川县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500)

社会建设,是中共十八大确立的“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沐川县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加快民生建设步伐,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沐川”凝聚了发展合力,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日益幸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在于使人民群众病有所医、学有所教、居有其屋、老有所养,过上幸福安康、安居乐业的生活。沐川县在几年来的社会管理实践中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目标,为人民群众拓宽了“幸福渠”,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注重在拓宽民生受惠“面”上下功夫

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实现全覆盖,农村学校“营养计划”顺利实施,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2012年全县新建中小学校舍、学生宿舍7900平方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2.4万人,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2.4万人次,农村养老保险达93720人。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实现新增就业1554人,城镇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33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9万人。注重农村基础建设,2012年全县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共投入资金3.5亿元,30个行政村旧貌换新颜。

(二)注重在增加民生保障“量”上出实效

把民生保障摆在与经济发展相同的高度,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在民生投入上实现增量,2012年,全县涉及民生的总投入达到3.5亿元;在人均收入上实现增量,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4559元和628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18%;在民生建设上实现增量,2012年完成公租房置换206套,廉租房建设140套。新建供水工程39处,解决农村2.5万人的安全饮水;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解决31个村4792户2万人用电问题;整合投入7000万元,改造农村D级危房1456户,建成新村聚居点3个。

(三)注重在提升民生建设“质”上求突破

对薄弱环节加快民生提质步伐,积极作为和主动服务。“十一五”期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24248人,减少到14531人。“十二五”期间规划安排8000多万元财政扶贫资金,贫困农民和弱势群体生存发展条件将明显改善。

二、创新管理驱动,激发社会活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只有从管制人、控制人、约束人向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转变,社会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近年来,沐川县在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日常工作过程中,注意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为社会安装永不停息的“发动机”,有效地激发了生机和活力。

(一)基层活力建设突出群众工作

在社区,充分依靠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到了“小社区、大服务”,按照“大家的事大家议,大家的事大家定”的原则,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居民的参与度、归属感有效提升;在农村,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把贴心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让广大干部“有盼头、有奔头”,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13名事业人员、村官、企业职工通过全市统筹公选走上领导岗位。狠抓干部待遇,争取到“参照执行彝区干部人才职级待遇”的政策支持,共有157名基层干部提高了职级待遇,并适当提高了全县干部的经济待遇。

(二)流动人口管理突出提升质量

对流动人口管理进行统筹管理,组建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并落实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建立了政府主导,公安部门主抓,人口与计生、卫生、教育、民政等部门积极配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通报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强化了“服务为主,管理为辅”的工作理念,平等对待流动人口,在计生服务、医疗服务、子女教育、困难救济等方面实行无差别对待。整合社区、社会组织力量,进行有效登记,掌握基本情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实行“以房管人,以业管人”,落实日常管理责任。

(三)虚拟社会管理突出有效引导

重视网络民意的有序表达,建立网络民意表达平台,引导人们在网上参政议政,自觉参与社会管理。加强对党政干部应对媒体和运用媒体能力培训,克服“封堵”思想、“对立”思想、“低贬”思想,主动适应网络时代执政要求。确立了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宣传 (外宣)、公安、通信三部门牵头协调,各涉网管理部门分工齐抓共管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健全日常重大舆情会商研判、重大网上舆情及时抄告、重要舆情专报等工作机制,做到了重大舆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建立了突发事件网上应对协作机制和网络问政机制,探索建立了由新闻发言人领衔的网评工作机制,新闻发言人、网络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等队伍建设日益完善,在网上舆论引导工作中形成了官方声音与民间声音并重、新闻发布与网上引导配合的局面。

三、排查化解矛盾,释放社会压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特别重视疏通社会情绪,完善群众利益表达机制,主动化解矛盾,为人民的安居乐业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近年来,沐川县从预防、疏导和信访三个层面不断探索,主动面对矛盾,积极化解矛盾,为社会压力的释放和社会安全的保障配备了一道“减压阀”。

(一)以预防管理防止问题“隐患”

进一步推行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征地拆迁、城市改建、教育医疗等涉及百姓利益、群众意见比较集中、矛盾比较突出的重大问题,先听群众怎么说,再定自己怎么做。政府重大决策,都要举行听证会,开门决策、开门纳谏、开门评估,从源头预防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对未按照程序评估或者未采纳评估意见,造成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责任倒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通过“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进一步在源头上防止矛盾的产生。

(二)以疏导管理防止矛盾“跨堤”

进一步强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三调联动”调解体系,力争纠纷在第一时间调处,矛盾在第一时间化解。目前,全县已基本形成了以县、乡 (镇)调委会为龙头,村 (社区)企事业单位调委会为基础,区域性、行业性调委会为节点,多类型人民调解工作室和调解小组为触角的多层级、广领域、全覆盖的人民调解网络,拥有243个人民调解组织2300多名人民调解员。2012年,成功调节纠纷1790件,调节成功率96%。

(三)以信访管理防止诉求“淤积”

进一步完善基层信访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和信访信息系统,形成党政统揽、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领导包案、领导值班接访、主动约访、定期下访、基层干部信访代理等责任机制和信访问题排查调处、信访稳定风险预测评估、信访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有地方诉苦,有地方说理。

四、完善应急管理,让百姓更加安全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建立应急管理常态化机制,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沐川县将应急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撑起了一把“安全伞”。

(一)明确体制健全这一前提

县应急管理办公室统一指导、协调全县应急管理工作。全县健全了分类管理、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全县共建立各级各类应急预案792件,每个预案都建立了信息报告、应急值守、隐患排查、应急物资储备、指挥协调、应急绩效考核等机制。

(二)紧扣预防为主这一重点

注重应急预防宣传和培训。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全县性的应急管理宣传月活动,健全了监测、预测、预报、预警系统,开展防灾演练,力求将突发公共事件遏制在萌芽状态。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在全县195个村、15个社区、42所学校、45个企事业单位设立应急信息员369名,负责基层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其他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抓住快速反应这一关键

成立了应急救援队伍,全县共有应急救援队伍106支1762人,建立了消防队、交通救援队、矿山救援队、水域救援队、民兵救援队等专兼职救援力量,并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全面快速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五、强化干部培训,增强理论素养

沐川县针对社会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举办不同层次、不同系统的专题培训班,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社会管理理论和方法培训,能够在实践中找准着力点和契合点,立足民生,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好社会变革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发展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只有奋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始终敢于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集聚推动和谐发展的正能量。

(二)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公共服务机制,更好地服务于民,让人民享有更好的公共服务资源。

(三)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社会管理,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人本思维的理念,要求从人的需求变化来认识和处理社会问题。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带来群众诉求的多元,既有物质的需要,也有安全的需要,更有精神的需要;既有“物质小康”需求,也有“精神小康”的需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和民主民权意识是当今社会管理的显著特性,只有做到公平和正义,扩大民主、尊重民权、依靠民力、集中民智,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和谐。反之,在利益博弈中,以牺牲百姓利益换来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以打压民权换来的和谐,也不是真正的和谐。

(四)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综合施策

社会管理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制度层面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反思和改革,制度设定要从单一的生产力标准转变为既要重视生产力标准,更要重视人的发展标准;在经济层面要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如城镇化进程中人、城、业、保障等问题;在社会层面要妥善解决社会深刻变革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处理问题要善于踩到平衡点;在思想文化层面,要引导干部群众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工作层面,要强化群众路线,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创新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不断增强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能力。

猜你喜欢

沐川全县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与王沐川在图书馆
与王沐川在图书馆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突破山区县“互联网+农业”瓶颈 为扶贫攻坚助力
——以沐川县为例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