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 0万t/a离子膜烧碱装置部分优化总结

2013-08-15孙中耀李宝琨

中国氯碱 2013年11期
关键词:槽车液氯烧碱

孙中耀,李宝琨

(东明万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500)

东明万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现有装置规模10万t/a离子膜烧碱,配套公用工程及储运系统。一期5万t/a烧碱装置于2008年5月开车一次成功并投入运行;二期5万t/a烧碱装置于2009年8月投产。经过几年运行,装置进行了部分优化和改造,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技术经济指标都有很大提高。

1 原料优化及资源利用

1.1 矿盐代替海盐

烧碱装置运行初期,原料全部为海盐。万海氯碱采用“皮带机+刮板机”的输送方式将海盐送至化盐桶用于一次盐水,但海盐中的硫酸根及钙离子含量较高,造成氯化钡和碳酸钠的大量消耗,且日常生产中存在不能满足烧碱装置额定负荷下用盐水的情况。为了解决此问题,该公司因地制宜,开始利用周边盐厂所生产的矿盐制作一次盐水。但由于矿盐颗粒较小,呈粉末状,在皮带机上易潮解并附着在表面,易造成皮带机下料口堵塞,无法正常上盐。为解决此问题,2011年5月,投资建设半地下化盐池系统并一次投用成功,甩掉了原始的“皮带机+刮板机”输送海盐的上盐系统,不但降低了上盐系统的电力消耗,同时化工辅料中碳酸钠消耗不到原来的1/2。

1.2 氢气回收利用

离子膜法制烧碱工艺中富产的高纯度氢气(99.99%),具有纯度高、杂质少等优点,在原始开工初期,只有极少量氢气用于高纯盐酸合成,其余均放空。依托东明石化千万吨级炼油基础,该公司于2009年3月建成氢气回收装置,将多余的氢气送至炼油板块,用于汽油、柴油加氢及聚丙烯生产,年回收氢气约两千万标方。经过增设氢气回收利用设施,不但避免了氢气放空,减少了氢气着火发生的可能,实现了氢气的零排放,还做到了资源综合利用,每年为公司增收3 900多万元。

2 流程优化

2.1 一、二期淡盐水分开控制,单期进膜法脱硝装置

为了摆脱钡离子对离子膜的危害,消除氯化钡溶液配制过程中对人体的可能损害和造成环境的污染,万海氯碱引进了膜法脱硝技术。整套膜法脱硝装置采用滨化布莱恩的脱硝工艺,装置设计处理能力为320 kg/h(以Na2SO4计)。

改造前,一、二期电解装置生产中所产生的淡盐水共用一条管线,都进入膜脱硝装置盐水高位槽,由于膜法脱硝工艺要求进入MRO膜的淡盐水中游离氯含量为0,造成淡盐水化学脱氯中辅料亚硫酸钠的大量消耗。经过实验分析,万海氯碱通过增设一条淡盐水管线,把一、二期淡盐水分开控制,一路无游离氯后进入膜脱硝装置,另一路含有少量游离氯的淡盐水直接去配水罐。此举不仅能够满足膜脱硝装置的正常盐水处理量,而且可减少亚硫酸钠消耗。

2.2 开工碱线与成品碱线改造

改造前一、二期电解装置共用一条成品碱线和一条开工碱线。成品碱线是将电解生产的32%烧碱直接送至烧碱罐区,做商品碱外卖;开工碱线是将烧碱罐区32%的烧碱送回电解装置,供电解槽停工降温、电解槽碱液置换等情况时使用。

由于生产中有时存在一、二期不同时运行的情况,例如,电解一期正常运行,电解二期处于停车封槽状态,共用一条管道已影响生产的协调及产品的合格。通过在一、二期阴极液泵出口与开工碱线、成品碱线之间增加跨线,实现了一、二期碱液自由收发,同时,实现了单期碱液可直接供另一期使用的目的,而且,可由电解岗位人员内部进行碱液收发。通过改造,减少了协调难度,优化了生产组织方案,大大缩短了开工周期。

3 节能优化

3.1 再生废水回收利用

由于离子膜烧碱装置对盐水的质量要求极高,尤其要确保二次精制所生产的超精盐水质量合格。故每隔一定时间需对盐水二次精制树脂塔进行再生,其再生废水中含有大量的NaCl。如果把这部分再生废水外甩,既浪费原盐,又不符合环保要求,对再生废水回收利用就成为解决此问题的唯一方法。万海氯碱经过数次对再生废水的分析,未发现重金属及微量元素超标现象。通过对再生废水的回收利用,既降低了原盐消耗,又节省了新鲜水,现盐水系统各指标正常。

3.2 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

离子膜烧碱装置所消耗的蒸汽主要用于盐水和电解槽循环碱的加热,万海氯碱蒸汽用于加热的换热器有4处,即化盐水换热器、进树脂塔盐水换热器、一期循环碱换热器和二期循环碱换热器。

万海氯碱日消耗蒸汽约70 t,为充分利用这部分冷凝水及冷凝水所含余热,通过管道将冷凝水收集于一个约4 m3的热水罐中,当热水罐内回收水达到一定液位时,通过自控系统用泵将冷凝水输送至亚硫酸钠配制、碳酸钠配制、板框压滤机盐泥冲洗、膜脱硝装置热水罐及化盐配水罐等装置。

4 安全环保优化

4.1 液氯槽车充装泄压流程改造

该公司液氯充装抽真空系统采用液环泵,其液环介质为浓度≥95%的浓硫酸。液氯充装分为液氯钢瓶充装和液氯槽车充装。液氯槽车内氯气压力在0.3~0.6 MPa,为便于充装需泄掉槽车内部分压力,槽车内氯气经气相线至液环泵入口,而后经液环泵进入废气吸收系统。氯气经过液环泵与浓硫酸接触,造成浓硫酸被带至后路系统,出现碳钢管腐蚀的情况,造成次氯酸钠溶液变红。在泄放槽车内氯气的同时,氯气经液环泵入口分配台反串至液氯钢瓶抽真空管线内,此时,需关闭所有液氯钢瓶抽真空阀门,否则造成氯气外溢。

经过改造,新增液氯槽车泄压管线,直接接至液化泵出口气液分离器顶部,槽车泄放的氯气绕过液环泵中的浓硫酸。另外对液环泵出口管线进行材质更换,更换为非金属管线,并在废气吸收装置前增加了缓冲罐,避免浓硫酸被携带的情况,同时,解决了因排放槽车内的氯气而影响液氯钢瓶充装进度的问题。

4.2 氯气总管正负压水封补水管线改造

烧碱装置氯气总管的正负压水封在保证电解槽阳极侧压力的稳定、避免离子膜因压力波动造成损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负压水封的补水管线来自氯水槽,由氯水槽内的氯水进行补给。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出现过因负压水封内水少而造成氯气外溢的情况,后又接新鲜水临时管线至负压水封,仍未能有效解决此问题。

经现场排查,发现原正负压水封补水的管线接头处处于氯水泵出口自控阀后,当氯水槽液位低时,氯水泵内的氯水就不再外送,此种情况下,正负压水封就得不到有效补水,当氯气系统压力由低变高时,负压水封则需及时补水,否则,可能因压力波动造成氯气外溢。经过将补水管线由自控阀后移到氯水泵出口分配台上的技术改造,没有再发生类似事件。

5 结束语

通过烧碱装置的部分优化和改造,在保证正常生产前提下,不但降低了物耗和能耗,还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槽车液氯烧碱
滴油归舱
近期国内烧碱市场持续上行走势
液氨槽车事故应急处置探析
烧碱装置降膜蒸发器的腐蚀检查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影响LNG槽车运输储罐压力的因素分析
液氯气化器及防止三氯化氮积聚问题
专用工具在液氯瓶阀上的应用
液氯中含水量测定注意事项及改进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