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九连增”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2013-08-15刘莉华杜建斌
刘莉华,杜建斌,李 好,郑 江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北京 100026)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 “九连增”,粮食总产连续6年超过5000亿kg,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成绩来之不易,取得的经验十分宝贵。
1 粮食“九连增”特点突出,面积单产同步增加,主要作物全面增产,主产区贡献最大
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9年增产,2012年粮食产量达到5895.5亿kg,9年累计增产1588.5亿kg。这9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增产总量最大的时期,主要有4个特点。
1.1 面积和单产同步增加,单产贡献大于面积
2004~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年均增加176.5亿kg。从产量构成要素看,9年来粮食面积增加1186.7万hm2(1.78亿亩),增长 11.9%;粮食单产增加 64.4kg/667m2,增长22.3%。从粮食产量增长的效应看,面积贡献率32.3%,是增产的重要基础;单产贡献率67.7%,是增产的主要推动力。
面积扩大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调整结构提高复种指数。2011年我国农作物复种指数达到133.3%,比2003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冬小麦主产区发挥资源优势扩大冬小麦种植,2012年冬小麦面积比2003年增加200.5万hm2(3008万亩);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力推进“单改双”,9年来扩大水稻面积近33.3万hm2(500万亩)。二是调减经济作物扩种粮食。2012年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面积比 2003年减少 129.5万 hm2(1943万亩),调减的面积多是用于扩种粮食。三是减少撂荒地扩大粮食种植。近年来春播期间北方雨水充足,东北地区西部、华北西北部、西南部分丘陵山区、西北地区等常旱易旱,有水就种、无水就荒地区的粮食面积明显扩大,近9年仅东北地区就增加粮食面积601.3万hm2(9020万亩)。
单产提高的助力因素:一是集成推广成熟技术模式。近年来,集成推广了一套适应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成熟技术模式,特别是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提高了技术到位率,促进了均衡增产。据统计,2011年全国4270个粮食(不含杂粮)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600.5kg/667m2,带动全国粮食平均单产从2003年的288.8kg/667m2提高到344.4kg/667m2,提高19.2%。二是调减低产小杂粮扩种高产作物。9年来,大豆面积减少213.6万hm2(3204万亩),杂粮杂豆面积减少281.9万hm2(4229万亩)。与此同时,玉米、水稻等高产作物面积分别扩大1086.7万hm2(1.63亿亩)和378.9万hm2(5684万亩)。
1.2 玉米增长速度最快,大豆生产明显下滑
玉米面积增加最多、增量贡献最大。2004~2012年,玉米面积和产量连续9年增加,2012年面积达到3493.3万hm2(5.24亿亩),比2003年增加1086.7万hm2(1.63亿亩),增长45.2%,占粮食面积增量的91.6%;产量达到2081亿 kg,比2003年增加923亿kg,增长79.7%。玉米是主要粮食品种中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玉米增产对全国粮食产量增加的贡献率达到58.1%。其中,面积增加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为56.7%,单产提高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为43.3%。
水稻面积稳中有增,粳稻增产贡献突出。2004~2012年,水稻面积恢复性增加,对稳定提高粮食产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2年稻谷面积达到3026.7万hm2(64.54亿亩),比 2003年增加 378.9万 hm2(5684万亩),增14.3%,占粮食面积增量的32.0%;稻谷产量2043亿kg,增加436.5亿kg,增长27.2%,占粮食总产增量的27.5%。市场紧缺的粳稻大幅增加,2003~2011年,粳稻面积增加320万hm2(4800多万亩),总产量增加279.5亿kg,分别占稻谷增量的84.4%和64.0%。
小麦面积稳定,单产持续提高。小麦面积已连续4年稳定在2400万hm2(3.6亿亩)以上。2012年小麦面积 2413.3万 hm2(3.62亿亩),比2003年增加214.2万hm2(3213万亩);单产 333kg/667m2,比 2003年提高70.9kg/667m2。近9年,小麦总产量增加340.9亿kg,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达75.3%,面积贡献率为24.7%。
大豆生产出现下滑,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大豆生产在经历2004年的短暂恢复期后,呈现波动下滑态势,特别是近3年,大豆面积以年均减少66.7万hm2(1000多万亩)的速度大幅下滑。2012年面积720万hm2(1.08亿亩),比2004年减少241.2万hm2(3618万亩);总产量131亿kg,比历史最高的2004年减少43亿 kg。大豆面积和产量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降至6.5%和2.2%,分别比2004年减少3.0个和1.5个百分点,产量已降至马铃薯之后,成为居第五位的粮食作物。
1.3 主产区贡献突出,东北4省区增产最多,粮食生产不断向主产区特别是北方产区集中
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9年粮食增产1403亿kg,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1.0%提高到2012年的75.7%,9年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其中,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7个北方主产区,9年粮食增产1007.5亿kg,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2012年的46.0%。特别是东北4省区增产607.5亿kg,占全国增量的38.2%;总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从2003年的17.8%提高到2012年的23.2%,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6个南方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9年下降1.8个百分点。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粮食生产的比重进一步下滑,产需缺口逐年扩大。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减少。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5省区粮食面积9年减少116万hm2(1740万亩),产量下降9.5亿kg。在全国粮食连续增产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地域重心由南向北逐渐转移,“北粮南运”的粮食流通格局进一步凸显。
1.4 旱地作物波动较大,水田单产保持稳定
2004~2011年,我国粮食年均因灾损失407.5亿kg,其中因旱损失202亿kg,因洪涝损失107.5亿kg,分别占49.6%和26.4%,旱灾损失明显大于洪涝等其它灾种损失。近年来,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华北西北部、西南部分丘陵山区等常旱易旱地区,粮食产量年际间波动较大,全国粮食增产时往往增在这些地方,全国粮食减产时也常常减在这些地方。2010年西南地区大旱造成全国夏粮减产。2009年东北4省区发生严重夏伏旱,玉米减少50.3kg/667m2,总产减少47亿kg。2007年东北4省区发生春夏伏连旱,造成玉米减少44.5kg/667m2,总产减少33亿kg。一般而言,水田作物多种植在有水源条件的地区,相对旱地作物受旱灾影响较小。2004~2012年,水稻除2005年和2010年因洪涝下降3.3kg/667m2和2.1kg/667m2外,其他年份单产均稳步提高。
2 粮食“九连增”,是多种因素同向合力作用的结果
9年来,政策扶持更加有力,科技服务更加有效,防灾减灾更加有序,设施装备得到提升。
2.1 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信号强烈,指向明确,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政策信号和扶持力度,对促进粮食生产发展至关重要。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9个指导 “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扶持力度,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一是健全并不断完善补贴政策。(1)取消农业税。2006年起,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335亿元。2009年开始,逐步取消了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的地方配套,每年为主产区减轻负担277亿元。(2)设立 “四补贴”政策。建立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农民种粮 “四补贴”制度,资金由2004年的14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每667m2种粮补贴由不足10元增加到近100元。(3)设立产粮大县奖励政策。2005年起中央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资金由5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50亿元,将1000多个产粮大县纳入奖励范围。政策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广泛调动了农民和各级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关键技术补助政策。(1)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2008~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40多亿元,在全国建设2.2406万个集中连片的粮食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并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5个市(地)、50个县(市)、500个乡(镇)开展整建制粮食高产创建试点。(2)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和有机质提升。2005年以来,国家启动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4亿元,基本覆盖到全国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2008年启动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截止2012年,中央累计投入24亿元,推广应用面积达到333.3万hm2(5000万亩)。到2012年,全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0.87亿hm2(13亿亩)以上,受益农户1.8亿户。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小麦、水稻、玉米、油菜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7、7.8、9.4和6.8个百分点。(3)启动实施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2012年,国家出台了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良法补助政策,中央财政安排44.6亿元,支持推广冬小麦 “一喷三防”、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和玉米抗旱 “坐水种”、西南西北玉米覆膜种植等重大关键技术,这些技术针对性强、效果非常显著,有力提升了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三是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出台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不断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稳定种粮农民收入预期。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由2004年的每公斤1.44元、1.38元提高到2012年的2.04元;早籼稻由每公斤1.40元提高到2.40元,中晚籼稻由每公斤1.44元提高到2.50元,粳稻由每公斤1.50元提高到2.80元。
2004年以来,陆续设立蝗虫、水稻、粘虫等重大病虫害防控财政补贴专项,显著提升了病虫害监测防控能力和水平。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试点,增强了粮食生产风险防御能力。目前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均纳入保费补贴范围。农业保险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强农惠农政策,有效发挥了农业保险自然灾害补偿的重要作用。
2.2 不断强化科技兴粮力度,指导服务更加有效,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和普及率
各地各级农业部门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强化技术集成整合,加大技术推广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201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5%,比10年前提高10个百分点。
一是选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品种。国家和省级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1.4万个,生产上主推品种更新换代2~3次,郑单958、济麦22、龙粳25、中黄13等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优良品种得到大面积推广。良种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中的比重由9年前的36%提高到43%,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
二是集成推广了一批高产技术模式。对现有的成熟技术进行集成组装,形成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小麦重点推广深松整地、种子包衣、精量播种、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技术,水稻重点推广大棚育秧、集中育秧、旱育秧、机插秧、抛秧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深松整地、坐水种、铁茬播种、适度密植、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及黄淮海地区适期晚收等技术,大豆重点推广种子包衣、窄行密植、垄三栽培等技术。东北地区水稻大棚育秧技术的推广,解决了东北地区积温不足、秧苗素质差和机械插秧难等问题,促进黑龙江水稻种植区域向北推移近100km,种植面积由2003年的129.1万hm2(1936万亩)扩大到2011年的294.5万hm2(4418万亩)。随着玉米覆膜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云南玉米由海拔2500m以下地区登上海拔3000m以上地区,甘肃玉米种植区域由1900m提高到2200m以上,青海、西藏从玉米生产禁区转变为玉米产区。
三是开展及时有效的技术指导。在生产指导上,坚持一个作物一个作物地研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推进。组织专家分区域、分季节、分作物制定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在春耕、“三夏”、 “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广泛开展科技大会战和科技兴粮活动,动员机关干部、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推进技术到人到田。同时,农机、植保等各种专业化服务组织迅速发展,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收、代防等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
2.3 不断加大防灾减灾力度,措施更加有力,减轻了灾害影响和损失
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推进科学防灾减灾,努力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时点,极大地减轻了粮食因灾损失。2004年以来,全国粮食因灾损失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粮食因灾损失249亿kg,比2003年少损失291亿kg。
一是强化研究主动避灾。农业部门加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旱涝、光温灾害、病虫害等防范技术研究,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防灾增产关键技术,做到主动避灾。东北地区应用水稻大棚育秧技术,使播期提前10天左右,有效解决了积温不足的问题,一般每667m2增产8%以上,2012年普及率达到70%以上,为实现水稻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甘肃省结合水资源特点,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增产幅度超过40%,2012年全省地膜玉米面积扩大到66.7万hm2(1000多万亩),使玉米增产8.5亿kg,走出了一条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科技避灾增产的新路子。
二是强化预判预警有效防灾。各级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始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第一时间获取灾害性天气信息,及时分析会商灾害影响,制定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完善信息采集报送和分析研判机制,充分发挥农情调度、专家指导组和产业体系专家等多支队伍的作用,深入调查土壤墒情、作物苗情和病虫情,及时发现灾害苗头,收集反映灾情动态及其影响。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做好物资、资金和技术准备,落实防御措施,牢牢把握了农业防灾抗灾的主动权。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引起各地各部门重视和社会关注,动员农业部门迅速行动,营造减灾增粮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指导服务积极救灾。各级农业部门适时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指导,围绕发挥技术优势、科学抗灾救灾,在重大灾害发生时,对灾害重点发生区,开展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做好工作部署、组织协调、技术方案制定、政策争取和资金落实等工作,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在科学抗灾中的主力军作用。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平均每年向重灾区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7亿~8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灾区农业生产恢复。2011年中央财政安排23亿元,对北方冬麦区小麦抗旱浇水保苗、弱苗增施返青拔节肥给予补助,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2012年在11个冬小麦主产省区推广 “一喷三防”技术2133.3万hm2(3.2亿亩),有效控制了冬小麦穗期病虫危害。
四是强化统防统治有效减灾。针对一家一户防病治虫难、农村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的实际,积极探索和推进了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开展社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防治服务。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种防治组织18万个,从业人员近100万人,日作业能力超过20万hm2(300万亩)。通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防治作业效率提高5倍以上,促使每667m2水稻可增产50kg以上,小麦可增产30kg以上。
2.4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机装备大幅提高,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004年以来,中央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局出发,制定了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实施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布局和建设重点,不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各类涉及农田水利、高标准粮田、耕地质量、农业装备等基础建设的重大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小农水补助资金169亿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100亿元,改善了灌溉和排涝条件,增强抗御旱涝等自然灾害能力。
二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09年启动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扶持800个产粮大县加快以土地平整、沟渠配套、地力培肥等为主要内容的田间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粮田。2011年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166.7万hm2(9.25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50.7%(按1.22亿 hm2耕地算),比 2003年分别增加766.7万hm2(1.15亿亩)和提高6.9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434万hm2(6.51亿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5.7%,比 2003年分别增加378.8万 hm2(5862万亩)和提高3.7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国家财政投入植保工程40多亿元,建设了1500余个植保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2005~2011年中央财政投资为0.93亿hm2(14亿亩)耕地进行了 “体检”,为0.87亿hm2(13亿亩)农作物设计了 “营养套餐”,提高了农民科学施肥水平,促进了土壤肥力提升。目前,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场),累计减少不合理氮肥施用量700万t(纯量),减少氮、磷流失6%~30%,示范区每667m2平均增产粮食6%~10%。在东北和黄淮海等地大力推广机械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等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加深了土壤耕层,平均减少耕地表土流失量40%~80%,增加土壤蓄水量17%,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质量,提高了地力。
四是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2004年以来,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力度,扶持农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促使农机装备数量不断提高,大马力、多功能、高性能及薄弱环节农业机械迅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农机农艺不断融合,有力推进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2011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9.77亿kW,比2003年增加3.73亿kW,增长61.8%;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分别达到440.6万台、42.7万台、17.0万台,比2003年分别增长3.5倍、6.2倍和40倍;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4.8%,提高22.3个百分点;小麦机收水平91.1%,水稻机械种植水平26.2%,玉米机收水平33.6%,分别提高18.3个、20.2个、31.7个百分点。预计201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超过10亿kW,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56%,小麦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93%,水稻机栽和玉米机收率分别超过28%和40%。
此外,气象条件总体有利,也是粮食连年增产的客观原因。2004年以来,我国大部地区光温适宜,降水总体充沛,粮食主产区和关键发育阶段、产量形成时期光温水匹配总体较协调,灾害发生较少,有利于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别是对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干旱发生次数、范围和程度较小,区域性、流域性的严重洪涝和低温冻害发生较少,促进了粮食连年丰收。2006年川渝特大伏旱、2010年云贵严重秋冬春连旱、2011年云贵严重夏伏干旱,虽给当地粮食产量造成较大损失,但因范围小或非主产区,干旱对全国粮食生产影响不大。2009年、2011年北方冬麦区发生严重秋冬干旱时,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需水量小,干旱影响有限。2011年长江中下游春夏连旱主要集中在湖北沿江、湖南洞庭湖和江西鄱阳湖等地区,农业干旱轻于水文干旱和气象干旱,加之旱情及时缓解,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限。
进入21世纪,我国暴雨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呈增加趋势,虽然使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洪涝灾害和损失,但却减缓了大面积、严重干旱的发生,加之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了粮食总损失。2010年洪涝灾害严重,全国因洪涝灾害损失粮食177亿kg,是2004年以来同灾种损失粮食最多的,但由于因干旱损失粮食比2009年减少207.5亿kg,使粮食总损失同比减少137.5亿kg,当年全国粮食单产增加6.9kg/667m2,对全年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72.3%。
据气象部门监测,2001~2010年全国平均气温9.6℃,比1971~2000年的气候平均值偏高0.8℃,霜冻日数呈下降趋势。2004年以来,东北4省区有8年霜期推迟,保证了粮食作物安全成熟和产量提高。虽然2008年初发生了大范围历史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但主要影响的是设施农业、南方林果业等生产,对冬小麦等粮食作物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