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13例分析

2013-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35期
关键词:母乳母乳喂养过敏

谈 瑄

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儿科,云南红河661400

食物过敏指的是因食物蛋白导致的免疫介导异常,或者出现强烈的反应。食物过敏是儿童时期最早出现和最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最近几年,牛奶蛋白过敏已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婴儿最佳的食物是母乳,纯母乳喂养长期被认为是防止过敏高风险婴儿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最佳途径[1]。然而,纯母乳喂养也会导致食物过敏,其导致的食物过敏长期未受到关注,在我国,关于此类的报告也不多。为了对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进行研究和分析,笔者选取了2011年1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例纯母乳喂养罹患食物过敏婴儿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3例纯母乳喂养罹患食物过敏婴儿。其中7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男女比例为1.2:1。12例患儿存在有家族过敏史,占比92.3%。所有患儿年龄都在6个月以内,有9例患儿发病时不足3个月,占69.2%。

上述患儿的主要症状包括迁延性腹泻8例,占比61.5%;4例血便,占比30.8%;2例呕血,占比15.4%;3例腹胀,占比23.1%;生长发育迟缓及情绪烦躁各5例,各占比38.5%;4例患特应性皮炎,占比30.8%。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为:①停止母乳喂养后,患儿的消化系统症状出现好转;②摄入母乳后2d内消化系统出现相关症状;③三次母乳喂养激发试验出现相似的特征;④历次激发试验后症状都有所缓解。并同时出现以下两点:①采用去乳糖及蔗糖配方奶治疗无效;②排除外肠道感染性疾病[2]。

2 结果

患儿的白细胞数为(10.5±3.9)×109/L,其中6例患儿大于10×109/L(46.2%);2例 (15.4%)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指标偏高,8例(61.5%)患儿中性粒细胞指标偏低;8例(61.5%)患儿的淋巴细胞比例偏高,2例(15.4%)偏低;4例(30.8%)患儿的嗜酸细胞绝对值偏高;5例(38.5%)患儿存在轻度的贫血;6例患儿(46.2%)的大便潜血检测结果为阳性,大便白细胞检测显示阳性及大便黏液阳性者各5例,各占比38.5%。所有患儿的大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例患儿的大便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2例患儿初次发现沙门菌生长,经复查后正常,可能由于标本污染所致。6例(46.2%)患儿的血清球蛋白指标降低,谷丙转氨酶指标及C-反应蛋白上升者各1例(7.7%)患儿,4例(30.9%)患儿的谷草转氨酶指标上升。其余包括血钠、血钾以及凝血功能、肾功能等检测均未见异常。

所有患儿都接受了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其中总IgE上升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各3例(23.2%)。所有患儿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所有例患儿都接受了食物回避治疗,停止摄入母乳,改食氨基酸配方奶,一周后患儿症状均出现了缓解,14 d内症状基本消失;对上述患儿行食物激发试验,经食物回避治疗有效后,再次摄入母乳,前期症状再度出现,激发试验后相关症状略有缓解,改用配方奶粉喂养后14 d,症状基本消失。

3 讨论

婴儿食物过敏的临床表现种类较多,最为常见的是特应性皮炎及腹泻、呕吐、腹胀、消化系统出血、喂养困难等,以及由此而导致的营养不良。最常见的婴儿过敏食物原是牛奶、鸡蛋及大豆等蛋白类食物。而母乳则是婴儿最为理想的营养源。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婴幼儿而言,母乳中的蛋白质并非食物抗原,不会引起过敏。通常,人们都认为纯母乳喂养能够有效控制过敏高风险婴儿罹患过敏性疾病。本研究对13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显示此13例患儿均在出生6个月内出现消化系统的相关症状,且大部分均在出生3个月内起病[3]。认为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过敏高风险婴儿在一定的气候及母亲主动或被动吸烟等因素的影响下,胎儿期胸腺T细胞出现了大量的增殖,从而使其生产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造成了食物的宫内致敏,婴儿在出生时其脐血的特异性IgE已经偏高;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的食物结构较为复杂,多种食物蛋白经母乳被婴儿摄入,从而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相结合,导致了食物过敏。

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存在家族性过敏史,是过敏高风险婴儿,而乳母的饮食中基本每天都包含牛奶、鱼、虾、肉、蛋类等有大分子抗原的食物。出生后患儿都出现了食物过敏,这和上述观点一致。然而,不同婴儿出现食物过敏的发病年龄不相同,导致该情况的原因可能哟以下几点:首先,乳母在妊娠期及哺乳期的饮食结构存在差异;其次,婴儿所处的外部环境存在差异;第三,婴幼儿触过敏原的时间段存在差异;第四,婴儿的消化系统的耐受性以及成熟程度存在差异;第五,一些婴儿由于胃肠道感染、肠菌群失调等原因,使得婴儿胃肠道的通透性增加,造成了抗原性大分子食物吸收能力的增强。

本世纪初,西方相关研究机构就建议控制母亲控制牛奶蛋白、鸡蛋、鱼、花生及坚果等食物的的摄入,并补充矿物质及维生素。对存在高风险家庭的饮食进行有效的引导,指导孕产妇补充适当的钙,能够降低纯母乳喂养婴儿出现食物过敏的概率[4]。

然而,因没有有效的指导,在我国,人们对食物过敏特别是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没有足够的认识,我国孕产妇哺乳期饮食结构中基本都包含了大量的牛奶、鱼、虾、肉、蛋等食物,从而造成了我国纯母乳喂养婴儿食物过敏的发病率偏高。

因认知程度较低,纯母乳喂养婴儿的食物过敏被误诊的概率极高。本研究中,10例患儿在诊断初期被误诊为“肠炎”及“消化功能紊乱”等疾病,在治疗无效后再次诊断,采用了食物回避及刺激试验确诊。确诊为食物过敏,经食物回避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得到了缓解[5]。

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能够指导食物过敏的诊断及治疗。本研究中,3例患儿接受了胃镜检查,内镜下显示存在胃黏膜的变化,主要表现是胃黏膜及十二指肠黏膜存在多发性的糜烂性病变,病理检查都变现为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的病变,没有出现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上述情况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牛奶蛋白过敏婴儿食物过敏内镜一致。

免疫机制包括IgE介导型及非IgE介导型两种。而婴幼儿的食物过敏基本都是非IgE介导型。本研究中,所有患儿都接受了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其中仅3例患儿的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为阳性,和相关研究结果相符。因阳性率较低,且检测的经济性较差,即使经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检测显示为阴性,也不能排除是食物过敏。因此,该检测方式虽然能够作为辅助检查项目,但是无法作为可靠地依据。

[1]邵洁,盛军,董蔚,等.喂养干预对特应性高风险婴儿湿疹、食物过敏影响的跟踪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9,9(4):211-212.

[2]万盛华,李香莲,张双红,等.婴儿食物过敏致上消化道出血35例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2):112-113.

[4]Winston Grey,Natahi Lee.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food allergy in infants[J].World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ology,2012,16(8):1022-1026.

[5]马丽霞,娄珊,潘惠妮.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2(2):102-103.

猜你喜欢

母乳母乳喂养过敏
洛阳市住院产妇母乳捐献知信行的调查
过敏8问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远离季节性过敏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人为什么会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