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现状研究

2013-08-15马畅

中国农业信息 2013年3期
关键词:深加工加工业吉林省

马畅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长春 130018)

小麦、稻谷以及玉米被称为世界三大粮食作物,而玉米也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玉米的年产量大约占我国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增加了玉米的播种面积,大力推广和使用了杂交技术,使得我国的玉米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省是我国玉米产量大省,是我国的 “玉米之乡”,并且是世界 “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吉林省种植玉米的耕地占全省耕地的60%以上,并且全省粮食总产量中,玉米产量就有80%以上。由此可见,吉林省的玉米资源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吉林省玉米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已经成为我国一项朝阳产业和吉林省十分重要的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业出现了发展缓慢的趋势,对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业进行研究对促进玉米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已经逐渐发展到500多家玉米加工企业,其中,12家玉米加工企业总加工能力已经高达1200万t,是我国总玉米加工能力的46.2%,玉米加工业已经由最初的初级食品以及饲料加工,发展到更深技术的加工产业,利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以及发酵工程等深加工工艺技术,对玉米进行深度加工。现今,我国的玉米深加工产品已经有上千种个品种,比如玉米淀粉、变性淀粉、玉米蛋白粉、玉米淀粉糖、玉米油、食用酒精、燃料乙醇、谷氨酸、赖氨酸、聚乳酸、木糖醇、化工醇、蛋白饲料、纤维饲料等等。玉米加工涉及的行业领域广,比如汽车行业、纺织行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以及材料行业等等。由于玉米加工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加大,已经形成了玉米发展经济系统。

2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缓慢的分析

在国内,吉林省的玉米加工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的玉米加工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并将对我国整个玉米行业的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影响。现今吉林省玉米加工业仍在发展,但是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1 产业转化缺乏制度的支持

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外力的推动和支持。现今,吉林省的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差,企业经济所有制相对单一,国有企业的改革滞后或是不够彻底,这些现象对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具有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吉林省的玉米加工业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花费巨大了代价换取了一些宝贵了市场经验,使得玉米加工业企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玉米加工企业办社会以及企业负有大量的债务等。

2.2 玉米加工企业建设冗余现象严重

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能够对农业的生产结构进行引导与调整,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对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的玉米加工能力发展速度过快、部分企业水平低且盲目发展、较低的玉米加工转化使用率等。2006年,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企业实际使用了487万t玉米,与2002年相比,使用量提高了169%。依据吉林省玉米加工企业所规划的目标可知,2008年玉米加工的产能要达到1600万t,所使用的玉米量将提升到1200万t。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在数量上,玉米深加工企业比较多,但是具有一定的深加工水平、占有市场以及有一定效益的深加工企业却很少。这种现象对玉米加工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严重的将会对我国的粮食总量及结构造成消极影响。这些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加工层次比较低,其中精加工的产品比较少,粗加工的比较多,企业产品链接比较短,经济增长幅度相对较小。现今,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玉米深加工品种高达4000多种,但是吉林省玉米深加工产品只有上百种而已。

2.3 玉米的价格上涨幅度过大

2010年,玉米的平均价格为1675元/t,到2012年12月,玉米的平均价格已经上涨为2320元/t。吉林省作为玉米的主要生产区,玉米的收购价格比其他省要高。由于玉米的收购价格上涨,导致玉米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降低。

2.4 龙头企业较少

吉林省依靠自身的玉米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一个玉米加工企业群,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有:长春大成公司、公主岭黄龙食品工业公司以及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长春大成企业的玉米加工能力最高,加工能力达到了120万t,是亚洲玉米加工能力最高的企业;其次是公主岭黄龙食品工业公司,它的玉米加工能力达到65万t。从总体上看,吉林省的玉米加工龙头企业比较少,其他企业规模小,并且企业达到生产率比较低。经统计发现,吉林省玉米加工龙头企业仅仅占所有玉米加工企业的10%。2006年,长春大成公司的销售收益约35亿元,每天要消耗3000~4000t玉米,但是这个数据比世界著名玉米加工公司斯泰利每天消耗6000t玉米的生产效率要低很多。从美国全部的农产品创造的总价值来看,其中有62%的价值是由产后部门所创造的,由流通加工环节所创造的价值是生产环节中所创造价值的366倍。但从吉林省全部的农产品创造的总价值来看,企业的生产资料所转移价值占总价值的40%,生产所创造价值占总价值的40%,而加工流通所增加的价值占增加值的20%。上述这些数据表明,在吉林省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中,特别是加工型龙头企业具有规模小,规模经营无法成形以及带动能力较低的特点。

3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科技创新

加大对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力度,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从而使企业能够生产出更多具有高技术含量以及高附加值的产品,高技术在生产中的使用是决定玉米加工业核心竞争力高低的关键性因素。由此可见,建立与完善的玉米加工业的新技术开发与新技术的创新体制,成为玉米加工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吉林省长春大成集团一直实行 “在发展中调整,在创新中前进”的战略思想,企业每年都将专门提供总利润的15%投入科学研究。大成企业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利益,将玉米开发加工成氨基酸以及多元醇能够增加25倍的价值。吉林省能够成为玉米加工业大省,主要是由于企业加大了对玉米深加工的开发力度。

3.2 加快对科技力量的整合速度

吉林省应该充分利用其在玉米加工方面的优势,充分使用目前有的3个大型玉米研究中心以及一大批的农产品科研机构,将全省的科研资源充分的、全方位的结合。比如,对设置在吉林省轻工院的联合国援华玉米加工研究开发中心可以向行业开放有偿服务工作,该中心主要研究与开发的产品是淀粉糖、燃料酒精系列以及变性淀粉等;对设置在吉林省农科院的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该主要研究专用型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玉米食品开发以及专用玉米保鲜技术等方面;对隶属于吉发集团的国家玉米深加工工程中心,主要的工作是服务于企业,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食品与医用变性淀粉、淀粉糖系列以及淀粉发酵产品等方面。此外,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应该联合研究、攻关,从而达到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大突破。通过不同手段加强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使科研成果最大程度的转化为经济效益。

3.3 确保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对一些玉米加工技术高以及实现玉米产业化发展的企业进行引导。可以依据玉米加工企业在市场、效益以及技术含量等方面入手,通过公开竞争的方法,选取部分科技示范企业,这些企业应该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较高的技术含量以及宽广的市场前景,政府对这类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与技术支持,采用自研、引进、消化、吸收以及管理培训等方式,加强这类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力扶持企业研究与开发玉米新产品和新技术,促使这些企业向龙头型企业发展,并发挥企业的带头作用。

3.4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

我国的玉米深加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对比,玉米加工技术的科学研究较晚,玉米加工技术人才紧缺,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占有一定影响力的时代,如果一个企业或国家在人才与技术上不具备一定的优势,那么难以将企业或国家推向更高的水平,在国际社会中将难以生存。玉米加工企业同样如此,缺少人才与技术的支持,农产品加工技术将难以向更深层次发展。所以,企业或国家都应该加大对人才的培养,设立相关的人才培训基地和专向人才培训资金,定期将一些经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送往国外进行深造,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教育。此外,在高校中增加关于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相关课程,从而培养出一批农产品高级专业人才,该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以及实际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各种农业产品的加工企业的科技水平,提高和改进员工的素质。

3.5 大力建设玉米基地

获取政府部门对玉米基地建设的支持,建立农民与政府之间的利益联结政策,在政策上给玉米种植户优惠,实行激励政策。调动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发展玉米原料基地建设的积极性。调动种植户建立基地的兴趣。

总之,为了改善吉林省玉米加工业发展出现缓慢的趋势,就必须加强对玉米加工业的科技创新。提高玉米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并创造相关的新知识,运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以及管理方式,最终实现玉米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深加工加工业吉林省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桃果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杨凌:双创“沃土”铺就特色扶贫路 深加工让土特农产品大放异彩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亚热带水果深加工技术获突破
工业4.0背景下的机械加工业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