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屠宰检疫要点

2013-08-1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6期
关键词:宰后旋毛虫炭疽

王 亮 李 宁

(山东省文登市畜牧兽医局,山东文登 264400)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要求检疫13种疫病。包括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炭疽、猪丹毒、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型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共10种传染病和丝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3种寄生虫病。

1 口蹄疫

1.1 宰前检疫

蹄冠、蹄叉、蹄踵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表面出血,形成烂斑,感染后造成化脓坏死,重者蹄壳脱落。鼻盘、口腔黏膜、舌出现水泡、溃疡。乳房皮肤出现水泡、糜烂。

1.2 宰后检疫

心肌柔软扩张,心肌切面可见灰白色或黄色相间的斑纹,形成虎斑心。

2 猪瘟

2.1 宰前检疫

高热40℃~42℃,倦怠,弓腰,腿软,下颌、颈部、耳、腹下、股内侧、四肢、臀部、会阴等处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指压不褪色,重者四肢痉挛。

2.2 宰后检疫

表现为多发性出血为特征的败血症变化,全身组织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红,切面外观如大理石样。脾肿大,边缘出血性梗死。肾脏贫血,苍白色,有暗红色的出血点。结肠,盲肠,回肠,特别是在回盲口处有轮层状溃疡。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3.1 宰前检疫

高热、咳嗽、气喘、呼吸困难,耳、下颌、四肢末梢、腹部、臀部皮肤发绀,不能站立,共济失调。

3.2 宰后检疫

可见间质性肺炎、卡他性肺炎、心包炎和胸膜炎的病理变化。

4 炭疽

4.1 宰前检疫

可视粘膜发绀,天然孔出血,尸僵不全,血凝不良,呈煤焦油样。咽喉、颈部、肩胛、胸腹、乳房及阴囊皮肤有肿块或溃疡。咽喉部一侧肿大,呼吸困难。

4.2 宰后检疫

猪以咽型炭疽最为常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下颌淋巴结肿大、出血,周围水肿,胶样浸润,切面呈砖红色,有紫黑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灶。扁桃体充血、水肿、出血或溃疡,切面有紫黑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灶,涂片镜检,可找到炭疽杆菌。肠型炭疽表现为肠系膜水肿,有胶冻样渗出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砖红色,有紫黑色或灰黄色的坏死灶。脾肿大,脾髓软化。

5 猪丹毒

5.1 宰前检疫

高热稽留,42℃以上。全身皮肤出现各种形状的疹块,指压褪色。慢性型表现为局部皮肤成片坏死脱落,也有的为慢性关节炎、心内膜炎。

5.2 宰后检疫

皮下脂肪出血或形成疹块。全身淋巴结充血肿胀,呈红色或紫红色,切面红润多汁。脾肿大,质地柔软,成樱桃红色。关节肿大,流出黄色液体。心脏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

6 猪肺疫

6.1 宰前检疫

高热、呼吸困难、哮喘、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泡沫或清液,咽喉部肿胀。耳根、腹侧、四肢内部皮肤出现红斑。

6.2 宰后检疫

呈现典型的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胸腔积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肺、胸膜粘连。

7 猪副伤寒

7.1 宰前检疫

虚弱、消瘦、贫血、被毛粗乱,腹泻,粪便成糊状,有恶臭味,粪内混有肠粘膜、纤维素性渗出物或血液。

7.2 宰后检疫

急性表现为败血症症状,全身浆膜点状出血,胃肠道卡他性炎症。慢性表现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8 猪Ⅱ型链球菌病

8.1 宰前检疫

体温高达41℃~42℃,精神萎顿,卧地不起,呼气急促。急性病死猪口鼻流出红色液体。耳、颈部、胸腹部、四肢皮肤呈紫红色。有磨牙、昏睡、惨叫、转圈、角弓反张,共济失调、四肢划动等神经症状。关节炎表现为跛行、关节肿大、不能站立。

8.2 宰后检疫

急性死亡的猪表现为血液凝固不良,剖检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下颌淋巴结化脓性炎症较为常见。肺、气管充血、出血。心包液增多,心肌柔软,心耳、心内膜出血。脾脏、肝脏、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肿大、出血。胃肠粘膜、浆膜出血。脑脊液增多,脑膜、脑组织出血。关节囊面出血,滑液浑浊,关节周围组织化脓、坏死。

9 猪支原体肺炎

9.1 宰前检疫

主要表现为咳嗽和气喘,尤其在清晨、夜间、吃食、运动时持续咳嗽,呼吸困难,伸颈弓背。消瘦、生长缓慢。体温、食欲一般正常。

9.2 宰后检疫

剖检病变一般仅局限于肺脏,呈双侧对称性病变,病肺呈红色、灰红色或米黄色,病变部分与正常部分界限明显。

10 副猪嗜血杆菌病

10.1 宰前检疫

发热、厌食、呼吸困难、关节炎。

10.2 宰后检疫

剖检表现为浆膜炎和关节炎,心包、胸腔、腹腔、关节腔积液,有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腹腔脏器发生粘连。

11 丝虫病

肺膈叶边缘腹面气肿,气肿区周围有大量的白色突起小结,切开气肿区,切面,小支气管内能够看到白色的虫体,虫体量多时甚至可以阻塞气管。虫体长约20~50 mm,呈细丝状。

12 猪囊尾蚴

剖检咬肌、腰肌、膈肌,肌肉中有许多米粒大至豌豆大白色半透明的囊泡,俗称“米猪肉”。猪囊尾蚴还可以寄生在其他肌肉部位,如肩胛外侧肌、臀肌、心肌、股内侧肌等。

13 猪旋毛虫病

旋毛虫的检疫由视检和镜检相结合进行,取左右膈脚各30 g,与胴体编号一致,肉眼观察,有针尖大小白色小点,即为可疑,在肉样上剪取24个含有白色小点的肉片,依次贴附于玻璃板上,盖上盖玻片。镜检发现旋毛虫虫体包囊与周围肌纤维有明显界限,包囊内虫体成螺旋状。

14 卫生处理

根据GB16548-2006规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4.1 口蹄疫 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

(1)宰前发现的病猪限制移动,用不放血的方式宰杀。(2)病猪及其产品销毁。(3)同群动物及被污染的产品作高温处理,皮张消毒后出场。(4)立即上报疫情。

14.2 炭疽

(1)宰前发现的病猪限制移动,用不放血的方式宰杀。(2)病猪及其产品销毁。(3)同群动物及被污染的产品全部销毁。(4)6 h内对生产车间以及接触病猪的物品用10%的火碱溶液或5%的甲醛溶液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5)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卫生护理。(6)立即上报疫情。

14.3 猪丹毒

(1)急性猪丹毒的病猪及其产品销毁。(2)其他类型的化制,皮张消毒后出场。

14.4 猪囊尾蚴病

病猪及其产品销毁,皮张消毒后出场。

14.5 其他

猪肺疫、猪副伤寒、猪Ⅱ链球菌病、猪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丝虫病、旋毛虫病化制处理,皮张消毒后出场。

猜你喜欢

宰后旋毛虫炭疽
缺氧诱导因子对滩羊肉宰后初期能量水平及肉色的影响
炭疽是什么?如何预防?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下)
带你走进炭疽的世界(上)
道寒杂交羊和小尾寒羊宰后羊肉品质变化研究
宰后不同时间蒙寒杂交羔羊霖肉的营养品质分析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参与宰后牛肉AIF介导细胞凋亡研究
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全球人体旋毛虫病的暴发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