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机采棉质量的几点对策

2013-08-15陈美华

中国棉花加工 2013年4期
关键词:回潮率吐絮机采

■陈美华

〔巴州纤维检验所,新疆库尔勒 841000〕

棉花收获机械化是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基础,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是涉及到棉花育种、栽培、纺织等多学科的一项综合技术。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了棉花育种、栽培和纺织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实现了棉花生产、种植、加工的集约化、规模化,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效益提高和产品的升级,对棉花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种植的规模化,要想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增加棉农收入,机械采摘是必然的趋势,这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标志之一。近几年的机械采摘实践发现,要想提高机采棉质量,必须对育种、种植、栽培管理、收购加工技术等环节加以改进,以适应机械采摘方式。新疆农二师29团通过十几年对影响机采棉质量的因素不断地总结分析,摸索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现介绍如下。

一、棉田种植管理

1.培育新的棉花品种。

机采棉应选择果枝生长紧密、矮状型、早熟吐絮集中,生长期短并且是在第一次霜之前应当全部吐絮完毕,株高75 cm以上,第一果枝离地面至少是18 cm以上的棉花品种。早熟品种果枝要适度偏高一些,这样有利于一次性并且早采摘完毕,减少灰尘和杂质的进入,提高棉花质量和数量。实际上这是有效进行机械采摘棉花的关键,因为如果没有合适的品种,机械采摘棉花带来的后续问题解决起来困难,甚至无法解决,就是解决了也是增加成本,造成棉花质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

2.农业种植标准化。

栽培、水肥管理和化控脱叶实行标准化。栽培应当是行距加大,株距减小,合理密植,种植行距必须是10 cm+66 cm。一般是种植29700株/hm2,收获20250株/hm2左右,要均匀施肥和灌溉,保证每株生长均匀,果枝长短、高度基本一致,有利于采摘控制。

3.化控脱叶要保证棉花的成熟。

棉花全部吐絮完毕5~7 d后再打脱叶剂,以利于棉花生长成熟;生长的棉花也易集中吐絮,不会出现不同区域吐絮不一致的情况,这样可以确保采摘的棉花成熟一致性较好。喷洒脱叶剂的温度应在12.5℃以上。

二、采摘控制

1.在采摘前5~7 d对所有机采棉田进行准备检查。

棉田引渠、田埂必须整平便于机械行走,沟灌棉田应该彻底清除捡净田内残膜等;滴灌棉田的边膜、膜面、滴灌带等在采摘前不准揭;膜面破损处应人工进行整理压平,棉田内杂草应彻底清除,避免在采摘时进入棉箱,影响采棉质量和棉花的品质。对地边、地角、农渠边树等采不到的地方,应该人工提前采摘,对棉田的横头应人工采摘出15~18 m的宽度,以保证采棉机的行走。采棉机作业时,严禁人员进入田间清田,采棉机出地后,人员才能进行清田。清地花和机采花不可在一起堆放,应分开交售。

2.控制机采棉采收时间,认真把握采摘时间。

采收时间适宜选在晴天,空气湿度小于50%,然而早晨和上午11点前有露水时不要采摘,晚上20点后就要停止作业,雨雪后不要立即采摘。这样可以避免因籽棉潮湿致使一些杂质不易清除,对籽棉回潮率、含杂率的控制也更加有效。

3.提高采棉质量。

合理控制采摘技术要求,减少因为不合理采摘造成的损失,要求脱叶率在90%以上,吐絮率在95%上,即可采摘。采摘时,要求棉田采净率在94%以上,其中挂枝率≤0.8%,遗留棉花≤0.5%,挂落棉花≤1.7%,含杂率≤12%,回潮率≤10%。

三、加工是提高采摘棉质量的重要环节

1.做好机采棉清理后的烘干是给后序加工创造条件,也是加快轧花进度和提高轧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机采棉进行烘干既便于排出籽棉和皮棉中的杂质,也可以提高轧工质量。一般情况下只有机采棉的回潮率控制在9%以下,才能保证加工速度和质量。因为回潮率大于9%时,一是棉纤维本身强度增加,棉籽毛皮变软,轧花时撕下棉籽皮,造成皮棉纤维籽屑多,影响皮棉质量;二是机采棉的小叶片,特别是细小杂质黏附在棉纤维上,难以清除;三是棉纤维变软,一经打击和摩擦就会产生纤维性疵点,影响皮棉样的外观形态;四是容易堵塞肋条,影响棉卷的正常运转,极易摩擦产生火星,影响安全生产;五是纤维与棉籽联结力增加,不易分离,毛头率增大,增加衣分亏损。可是籽棉的回潮率过低同样也不利于加工,主要影响打包容易引起断带和崩包。为此机采棉要在回潮适宜的情况下加工方能较好地保证加工质量。实践证明,机采棉回潮率应控制在6.5%~8%时,轧花机运转最正常、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2.机采棉清杂环节及清杂的效果对皮棉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为机采棉采摘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大量的碎叶、灰尘等杂质,虽然增加清理设备的数量和清理的次数,也可以达到清理杂质的目的,但是棉花会受到多次梳理和打击致使质量下降,所以要保证原棉的质量,就必须在不增加清理设备的情况下,对现有的清理设备进行技术改进,达到清理杂质目的。这几年轧花厂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技术改进尝试:一是调整提净齿钉辊筒与排杂棒之间的间隙。提净U型齿棍转速设定为295 r/min,这个转速比已不能适应机采棉的含杂率,这就必须在电机转速上做文章,即改动加大电机皮带盘,改动后转速达到350 r/min为佳,通过增加离心力达到清杂目的,效果良好。二是回收六棍的格条栅原相互间隙为11~12 mm,为适应机采棉加工需大量排杂的要求必须全部拆除制作改为19~20 mm。回收U型齿棍由原来随主机设定的格条栅改为排杂棒,原间隙由厂家设定的25~25 mm改为35~45 mm。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上述清理设备参数的调整,需要结合自己的设备和生产情况进行。

总之,机采棉是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有利于棉花生产的集约化、农场化、规模化、专业化。只要在育种、生产、栽培管理、采摘、加工等环节不断地作出技术改进,合理解决机采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机采棉质量就会有极大地提高。

猜你喜欢

回潮率吐絮机采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陆地棉吐絮率的限制性两阶段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候选基因预测
新疆零式果枝海岛棉掉絮原因分析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杨新顺
以公定重量为例阐述棉花回潮率的重要性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