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种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发展历程的启示

2013-08-15李建琴房德文

中国蚕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蚕种生产

李建琴 房德文

(1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2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青州 262500)

针对目前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经营规模小、科研与生产脱节等一系列问题,李建琴等[1]提出了改革与完善蚕种经营管理体制,走市场化、民营化、规模化、一体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来促进我国蚕种业的发展。但是,就一个具体的蚕种企业而言,应如何走民营化、规模化、一体化道路,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与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蚕种集团)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从中揭示蚕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全国各地蚕种企业改革与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广通蚕种集团发展历程——民营化与规模化

1.1 广通蚕种集团的组建

1982年2月27 日,国家成立中国丝绸公司,对全国丝绸生产及购销业务实行一体化经营管理[2]。在此背景下,山东省组建了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对全省的蚕种、蚕茧、缫丝、织绸、外贸出口等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当时考虑蚕种是茧丝绸产业链最根本的种质资源和生产资料,是茧、丝、绸生产的基础,且其生产自身附加值低,但具有特殊的公益性,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承担着为广大蚕农增收增效的社会责任,山东省丝绸总公司采取了“以工补农”的形式,提取蚕种生产发展基金,加大对蚕种场的投入和改造。至21世纪初,逐步形成了分布全省的十几家蚕种场,建立起了品种保护、品种研发、原种生产、杂交种生产、质量检验、蚕种冷藏等完整的蚕种生产体系,并与县级丝绸公司建立了蚕种供应、生产指导、蚕茧收购的生产联结。蚕种生产经营及其管理成为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实体化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管理体制暴露出产权主体不明确、企业活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该体制面临国际竞争的挑战和国内浙江、江苏、四川等省率先改革的压力[3]。2003年,山东省政府决定进一步深化茧丝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本着“国有退出”和“保持茧丝绸产业链完整”的指导思想,对茧丝绸行业优势企业实施改制,构建新型完整的集团化茧丝绸产业链。2003年11月,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山东省丝绸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整体改制组建为山东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并通过资产划转、重组已有企业,分别设立了蚕种、蚕茧、制丝、外贸、投资等五大专业集团,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与各专业集团实行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管理体制。其中的蚕种、蚕茧和制丝专业集团就是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茧丝绸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日照海通制丝集团有限公司,而外贸与投资专业集团就是山东广润丝绸有限公司和山东海润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海润投资集团本身又是前3家专业集团的大股东。

1.2 广通蚕种集团的民营化

自2004年开始,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以青州蚕种场为核心,走上了对所属的省内青州、海阳、临朐、沂水、烟台、栖霞、邹城、莱芜、新泰等9家国有蚕种场股份制改造的进程。首先,通过对山东省内最早建立(建于1948年)也是规模最大的蚕种场——青州蚕种场的资产进行评估,由山东海润投资集团、广通蚕种集团精英层和200名左右的自愿入股员工共同出资,买断青州蚕种场,建立股份制的山东广通蚕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州公司);其次,再由青州公司通过参股的方式,控股省内其他蚕种场。2004年改制前,9家蚕种场共有员工1 200人;改制过程中,通过买断方式走了400人,剩下800人,其中技术人员约400人。至2011年底,广通蚕种集团下属的9家蚕种场中,青州、海阳、临朐和沂水4家蚕种场已通过买断的方式改制为民营公司,其余5家蚕种场则采取国有土地租赁的形式从事蚕种或其它生产经营,对外也统称为公司。

1.3 广通蚕种集团的规模化

改制后,广通蚕种集团通过内部实行产品统一销售、计划统一下达、干部统一任命、财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规范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建立起了新型生产经营机制,迅速成为全国蚕种生产量最大,蚕种销售市场范围最广,生产经营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的蚕种龙头企业。目前集团的生产经营除蚕种外,还涉及医药化工、生态农业、家纺、食品、饲料等产业,其中蚕种和医药化工是广通蚕种集团的两大支柱产业,家纺、有机食品等是集团培育的新兴产业。2010年集团公司的蚕种、医药化工、家纺、有机食品等主、副业年产值1.2亿元,实现利润1 200万元。

2 广通蚕种集团的蚕种产销——一体化

根据农业部2011年7—10月对全国136家蚕种场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2010年在全国蚕种生产平均亏损5.35元/盒(张)的情况下,广通蚕种集团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盒(张)种只亏损0.10元/盒(张);无论是人均制种量、人均产值,还是每平方米生产用房产值或每百元资产产值,广通蚕种集团都高于全国大多数蚕种企业的水平。

广通蚕种集团的蚕种生产经营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经济效益,主要经验在于走规模化、一体化道路,采取“分散生产、集中冷藏、统一检验、统一销售”的产销模式,在生产、质量、技术、品牌、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其具体做法如下。

2.1 整合产业资源 打造蚕种企业航母

广通蚕种集团是整合山东省所有蚕种产业资源形成的全国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其下属现从事蚕种生产的青州、烟台、海阳、方山、临朐等5家公司的蚕种场都建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土地总面积134万 hm2,拥有桑园面积81.33 hm2,生产用房13.95万m2,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改造,至2010年底拥有在职职工696人,其中技术人员421人,占职工总数的60.49%,是目前全国职工人数和技术人员数最多的蚕种企业,而且没有退休人员的负担;集团总资产1.91亿元,5家公司都拥有养蚕室、制种室、冷藏室、催青室、质检室等完备的蚕种生产设施,一代杂交种的年生产能力合计可达260万盒(张),其中青州公司年生产能力150万盒(张),是全国单场生产能力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

2010年广通蚕种集团实际生产原种(包括原原种)9.8万张,一代杂交种174万盒(张),5家公司平均生产一代杂交种34.80万盒(张),是全国蚕种场平均生产量的3.85倍,大大超过其他省(区、市)蚕种场的平均产量,其中青州公司一代杂交种产量达90万盒(张),是全国一代杂交种生产量最大的蚕种生产企业。广通蚕种集团生产的蚕种分别供应本省、外省和出口国外,是全国蚕种外销比例最大、销往外省市蚕种量最多的蚕种企业,也是全国蚕种出口量最大的蚕种企业,2010年向国外出口一代杂交种25万盒(张),占集团蚕种销售量的16.67%,占全国蚕种出口量的61.11%。2010年集团蚕种业年产值超过6 000万元。

广通蚕种集团下属生产蚕种的5家公司都从事多个蚕品种的蚕种生产,事实上,该集团已经基本具备根据全国各省(区、市)的需求,生产适应不同区域蚕品种的生产能力。此外,青州、烟台公司还从事桑蚕品种培育,方山公司从事柞蚕品种培育,集团共承担了100多份桑蚕品种资源的保育任务。

2.2 优化生产结构 夯实生产基础

按照广通蚕种集团内各蚕种生产单位的地域分布、质量状况、生产条件、饲育习惯、产业转型进度等因素,确定各单位适度的生产规模,将蚕种生产任务主要集中在青州、烟台、海阳、方山、临朐5家技术力量强、质量优、规模大、管理好的公司。并且各公司根据生产规模精选育种能力强的育种骨干,培养稳定的熟练工队伍;选留桑园基础好、养蚕水平高、基础设施过硬的原蚕区。

2.3 强化质量管理 确保蚕种品质

首先,落实生产规范,严格过程控制。统一制定广通蚕种集团蚕种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操作规范,并加强规范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通过检查评比,奖优罚劣,将各项操作规程落到实处。其次,强化终端控制,确保品质过硬。制定远高于行业标准的集团内控标准,提升蚕种质量准入门槛;建立桑树冬暖式塑料大棚,解决越年蚕种的杂交率调查难题,在发种前检验完毕;对入库浸酸的蚕种,采用超常规冷藏的浸酸方法,确保在发种前完成孵化率和病毒率的检验。第三,完善内部机制,促进自我管理。坚持集团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是广通蚕种集团内部运行的基本原则,集团内部对各生产单位生产的蚕种逐批实行“以质分级,优质优价”的内部市场化管理制度,促使生产单位自觉加强内部质量管理。

2.4 坚持新品种研发 抢占科技制高点

广通蚕种集团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对蚕品种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在改制后企业生产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仍拨付50余万元专项研发资金,用于蚕种科技研发活动。自主研发和引进改良了多对家蚕品种,并保存着100多份适合山东省气候特点的家蚕品种资源,其中鲁7×9202、菁松×皓月、春·蕾×镇·珠、9405×9406等品种成为山东蚕茧生产的主要推广品种,专养雄蚕系列品种、斑纹双限性品种、三眠蚕品种等新用途品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2.5 打造广通品牌 走向全国市场

广通蚕种集团组建以来,强化品牌建设,通过设施改造、技术提升、新品种培育,在“立足山东,开拓全国,放眼世界”的宗旨下,努力打造“广通蚕种甲天下”的品牌目标,广通蚕种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质量信誉。为布局国内外蚕种市场,广通蚕种集团在云南等国内新兴蚕种市场和乌兹别克斯坦设立了蚕种生产经营机构。广通蚕种除满足山东省桑蚕生产需求外,还常年与安徽、浙江、江苏、云南等桑蚕主产省进行数量调剂,并被乌兹别克斯坦指定为该国唯一的进口蚕种品牌。

3 广通蚕种集团的生产经营——多元化

广通蚕种集团在蚕种研发、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剩余资产、设施、人力等资源,积极拓展医药、精细化工、家纺、养殖、食品、饲料、矿石等产业,走多元化经营道路,努力提升集团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这次一共有十一位本派新生,你们有九个,”瑞克继续说,“第一关结束时会有四人被淘汰,其余的六人在终极考验时出局。”

3.1 深化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培育医药化工产业

以养蚕的废弃物——蚕沙为原料,提取叶绿素,加工成多种医药化工产品,是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之一[4]。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通药业)系广通蚕种集团下属的、专业生产叶绿素系列产品和维生素K1的产品生产企业。其前身为建于1985年的山东省青州桑蚕生化研究所,该所后与港企合资,于1992年建立合资企业——山东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2003年成立股份制公司,改名为山东广通宝医药有限公司。

广通药业不仅用蚕沙提取叶绿素,变废为宝,生产出糊状叶绿素、油溶性叶绿素铜、叶绿素铜钠盐、叶绿素镁钠盐、叶绿素铁钠盐、叶绿素锌钠盐等多个叶绿素品种;而且通过深加工,生产维生素K1系列产品、天然植物醇及其它天然色素产品,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医药化工逐渐成为广通蚕种集团的主业之一,2010年医药化工产值超过了5 000万元,约占集团总产值的40%。80%的产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广通蚕种集团是全国同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叶绿素系列产品和维生素K1系列产品的专业生产企业。在深化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培育医药化工产业方面,集团的主要做法如下。

3.1.1 围绕产业升级,促进规范管理 结合当地政府退城进园的规划布局,广通蚕种集团按照医药化工生产安全、环保标准的要求,投资6 000万元,重新设计配套建设了全新的生产车间和生产设备;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引进先进的“6S”现场管理理念,规范生产现场秩序,在完成安检、环评、GMP认证的基础上,完成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办理,为医药化工产品进入食品市场奠定了基础。

3.1.2 依托科技进步,提升竞争实力 广通药业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购买全套日本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象色谱仪、原子吸收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分析仪器,重点解决生产工艺的改进、主要指标的攻关以及适销对路新产品的研发等问题;依靠质量优势、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始终走在同行业最前端,使广通药业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更强的生命力。

3.1.3 发挥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充分利用世界医药原料中国展会及国内医药、食品等展会,扩大企业品牌的宣传,让更多的国内外用户进一步了解“广通医药”品牌,了解产品质量;根据不同客户群的特殊要求,申请并通过了犹太教的Kosher认证、国内医药行业的GMP认证,使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市场占有份额进一步提高;采取强强联合的策略,实施产品代理营销模式,规范了市场秩序,提升了品牌信誉。

3.2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积极拓展相关产业发展

近几年,广通蚕种集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在家纺、养殖、生态农业等方面积极拓展。2010年,这些产业的年产值达1 800万元。集团在拓展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如下。

3.2.1 加大设施投入,提升品牌影响,蚕丝被产销展示出较好的市场前景 山东恒达丝纺工贸公司是广通蚕种集团于2008年8月注册成立的专门从事蚕丝被、丝绸制品及蚕桑综合开发产品的生产经营公司。为适应市场需求,该公司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绗缝机、高性能的检针机、负离子发生器和消毒器,使蚕丝被的安全指标达到出口日、韩及欧美国家的标准。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山东省最大的专业化蚕丝被加工生产供应商,年销售蚕丝被2万余床,年产值800万元。产品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品牌影响力得到提升。

3.2.2 建立生产基地,强化质量管理,有机食品显示出较强的发展势头 一正有机农牧开发公司是广通蚕种集团于2009年8月注册成立的专门从事有机种植和养殖的生产经营公司。该公司依托全国首批生态示范区王坟镇西南山区天然原生态的环境资源,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建立了1个高标准的黑山猪原种繁育基地、2个放牧黑山猪养殖示范基地和1个有机杂粮种植示范基地,通过严格的技术指导、生产管理和产品质检,保证有机食品的质量安全。目前,该公司已在省内的济南、潍坊、东营、滨州等地设立了有机食品专卖店,并被当地政府指定为地方标志性礼品,年产值达400万元。

4 广通蚕种生产经营面临的问题

虽然山东广通蚕种集团的蚕种生产经营走上了民营化、规模化、一体化的道路,并在存在区域流通和价格管制的全国蚕种市场上积极开拓,及努力拓展国外营销渠道,打造“广通”蚕种品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质量信誉和品牌效应;同时,集团通过多元化生产经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产利用率,增加综合经济效益,弥补了蚕种生产经营可能的亏损。但是,广通蚕种集团的蚕种生产经营依然面临着以下问题。

4.1 蚕种市场拓展受限

虽然广通蚕种几乎销售到全国所有蚕桑生产省(市、区),尤其是云南、安徽、广西等省(区),已是全国公认的最大蚕种供应企业,甚至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剂全国蚕种余缺的重任;而且,由于广通蚕种的质量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广通蚕种在外省(区、市)市场深受蚕农欢迎。但是,由于体制不健全和机制不灵活,蚕种生产经营的区域分割和价格管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广通蚕种集团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扩展速度,其蚕种生产仍存在产能过剩、生产经营效益提升比较困难的问题。

4.2 蚕种生产经营风险加大

蚕种具有用途的单一性、使用的时效性、品种的区域适应性等特点,且目前的技术还难以做到长时间储备蚕种,再加上山东省无蚕种储备制度,一旦蚕种市场供过于求,蚕种价格常会大幅下滑,卖不出去的蚕种只能销毁,由此产生的蚕种价格波动风险与报废风险都必须由蚕种生产经营单位自己承担;因此,广通蚕种集团在考虑蚕种生产计划和扩大产销规模时,不得不考虑蚕种生产经营风险引致的经济损失问题。如,2009年广通蚕种集团就因为蚕种生产过剩而销毁蚕种,损失达900万元。

4.3 存在“劣种驱逐良种”现象

信息不对称是指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者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处于信息的优势方,而另一方处于信息的劣势方。在蚕种交易中,显然存在着生产者(与销售者)和购买者(蚕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发生“劣种驱逐良种”的现象。在山东省内及省外的某些区域蚕种市场上,随着蚕种市场供求的波动,一些蚕种生产经营单位,由于蚕种生产规模小、技术不过关,生产的蚕种质量较次,却以低价倾销,不仅给蚕农造成经济损失,也使像广通蚕种集团这样的大企业生产的优质蚕种难以优质优价,严重扰乱了蚕种市场的正常供应秩序。

4.4 品种选育、培育、保育能力不足

新蚕品种的培育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的特点,而且成功培育一个新蚕品种需6~10年的时间,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较多的人力付出。广通蚕种集团的青州、烟台公司的蚕种场肩负山东省家蚕保育任务,需对山东省传统的100多对家蚕品种进行常年保育,为此需要单独的设施和人员承担,每年的费用达100多万元,负担较重。而且这2家公司还肩负原种生产的任务,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种专业桑园逐年缩小,原种场逐渐被居民住宅包围,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对蚕种的种质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4.5 蚕种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蚕种产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在没有政府财政扶持和2000年山东省丝绸公司“以工补农”政策停止后,山东蚕种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投入不足趋于严重,2003年山东省十几家蚕种场全面陷入亏损。2004年广通蚕种集团成立后,通过资产重组、资源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蚕种生产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因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国内外市场开拓受限等原因,蚕种生产经营效益难以有大的提升。在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的前提下,广通蚕种集团缺乏蚕种生产基础设施投入的能力。

5 促进蚕种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广通蚕种集团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广通蚕种集团通过改制重组,实现了民营化和规模化,走上了一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但由于外部体制机制、市场环境的影响及蚕种生产经营的自身特点,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推动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来鼓励和扶持优势蚕种企业做大做强。

5.1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贯彻力度

学习发达国家及国内其它良种体系建设、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经验,加强《蚕种管理办法》的修订、完善与执行;出台相关的配套法规,完善地方蚕种业法规,强化蚕种生产经营法制化建设,加快市场准入机制的形成。

5.2 破除各种管制 推动体制与机制创新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深化蚕种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打破区域分割的格局,放松蚕种价格管制,促进蚕种生产经营市场化,构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蚕种价格形成机制,发挥行业组织在价格协商、生产计划制定、行业自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改制、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积极引导各地蚕种场的民营化改革和规模化发展。

5.3 维护公平竞争 规范蚕种市场监管

在推进蚕种企业民营化和规模化的同时,应规范蚕种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避免市场过度竞争或垄断产生的低效率,促进形成竞争有序、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蚕种市场环境。改革和完善蚕种监管体制,规范对蚕种企业和市场的监管,强化对蚕种质量安全、品种审定与保护的监督管理。

5.4 明确蚕种公益性质 建立财政扶持政策

鉴于蚕种在蚕桑及茧丝绸产业中的基础地位,及保护种质资源和确保蚕种质量所具有的公益性,政府应给予蚕种企业优惠的扶持政策。一是对蚕种生产进行政策性补贴;二是明确蚕种生产经营税收的减免政策,如:企业所得税、制种场所工业用地占用和使用税费的免除等;三是设立国家蚕种储备及余缺调剂专项资金,建立国家蚕种储备及余缺调剂机制,在全国选择2~3家大型蚕种优势企业作为全国蚕种储备基地,承担调剂蚕种产销余缺的任务,以增强全国蚕种稳定供应和抗风险的能力,确保全国蚕桑生产所需要的蚕种数量和质量。

[1]李建琴,顾国达,封槐松.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蚕业科学,2011,37(2):285 -291.

[2]王庄穆.新中国丝绸史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7.

[3]杨运义,李成杰,刘华.应对WTO加快山东丝绸行业发展[J].丝绸,2003,(8):3 -7.

[4]李睿,王海燕,马群忠,等.蚕沙资源多元化利用[J].丝绸,2012,49(3):17-20.

猜你喜欢

蚕种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用旧的生产新的!
产卵布蚕种冷藏浸酸试验初报
射阳县蚕种行业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