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综合利用要效益 促进蚕桑持续发展

2013-08-15

中国蚕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千阳县蚕农蚕茧

(宝鸡市蚕桑园艺工作站,陕西宝鸡 721001)

蚕桑是宝鸡市农村的一项传统产业,曾为地方经济、工业发展、出口创汇和农民致富增收做出过较大的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把蚕桑产业作为一项骨干项目,狠抓桑树育苗和桑园建设,蚕桑生产呈现出恢复增长的态势。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宝鸡市蚕桑生产布局得到优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栽桑、养蚕、制种、加工已具一定规模,成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一项特色产业。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桑园面积却逐年减少,发展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2006 年,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方针,加快茧丝绸行业结构调整,商务部开始实施了“东桑西移”工程。这一发展经济战略,为宝鸡市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一项目的推动下,桑园面积逐年扩大,蚕茧产量逐年上升,到2008 年,宝鸡市拥有桑园面积5 760.6 hm2,发种量44 556 盒,产茧量1 533.45 t,蚕农收入2 221.94 万元,蚕茧平均收购价格为20.02 元/kg。此后,由于蚕茧收购中存在着体制机制等方面的流通问题,蚕茧价格易受国际茧丝绸市场的影响,终端反馈给农户的是低价收购,茧价波动大,这样一来挫伤的是蚕农的生产积极性,弃桑毁园事件随之发生。2010 年后,国际茧丝绸市场开始复苏,蚕茧收购价格提升,蚕茧产量逐渐上升。到2012 年底全市有桑园面积4 652 hm2,发种量30 087 盒,总产茧量1 164.4 t,蚕农总收入4 028.81 万元,蚕茧平均收购价格34.60元/kg。茧价比往年上扬,蚕农收入增加,但蚕桑生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如何稳定蚕桑生产规模,使它真正成为山区农民致富的产业,还是要不断地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为稳定发展蚕桑生产,我们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实施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蚕桑产业链多层次的加工开发,充分利用当地蚕桑资源优势,主攻精深加工,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挖掘蚕桑业立体化、多层次的利润源,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效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 管好桑园养好蚕 保护基地是关键

1.1 桑是蚕食之源 质量安全最为先

在桑园管理中重点落实桑树标准化管理技术,做到全年分期管理,不误农时。春季管理主要是按时完成桑树伐条、桑树防虫、追施化肥,浇好发芽水,促进桑树生长势。夏秋季管理是分期施追肥,重点注意防治破坏叶质的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把养蚕与防虫治虫工作协调好,保证养蚕安全。及时灌溉、排洪,合理采摘桑叶,保证养蚕与用桑平衡,用叶和护树相统一。冬季管理主要做到深翻改土、施足底肥、整枝灭虫。

1.2 蚕是收入之源 防病健体最重要

在养蚕中要逐步由传统养蚕向先进现代设施养蚕转换,目前主要推广大棚省力化养蚕技术,方格蔟上蔟优质茧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严格按照标准化养蚕技术操作,做到严格消毒,杜绝病原,在清洁卫生的蚕室蚕具中饲养。每日坚持蚕体蚕座消毒,注意室内环境卫生,定期进行地面消毒,把蚕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蚕期调控温度,保持在适宜范围内,并做好眠起处理,这是防病、保持群体发育整齐度的关键环节。大蚕期做到良桑饱食,每日必须保证3~4 次给桑回数,还要多撒麦节、新鲜石灰粉等干燥、消毒材料,注意调节湿度及消毒,确保蚕作安全、蚕茧稳产丰收。蚕农主要使用方格蔟上蔟,确保优质蚕茧。

1.3 提供资金扶持 发展蚕桑产业

蚕桑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必须要有国家政策与项目资金的扶持。在实施低产桑园改造、新植桑园建设、小蚕共育室建设、收烘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以及建造养蚕室、引进桑蚕新品种等项目都需要有资金的扶持。并且要把试验示范和蚕桑技术培训与推广结合起来,不断增加蚕桑科技含量,以利于产业健康向前发展。

宝鸡市千阳县政府为了发展蚕桑产业,在2011年《千阳县优质蚕桑基地建设实施意见》中,将项目资金扶持的重点放在了新优技术推广、生产大户奖励等方面,奖励范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蚕农每饲养1 盒蚕种,生产优质方格蔟茧35 kg 以上,每盒蚕种补贴蚕种款10 元;二是新栽桑园每667 m2桑园补贴桑苗款350 元,新栽6.67 hm2以上连片示范桑园每667 m2桑园补贴100 元;三是培育优质高产桑园,667 m2桑园年均饲养蚕种2.5 盒以上,每667 m2桑园补贴100 元;四是完成“5113”(5—户栽桑园“5亩”以上,1—户年饲养蚕种10 盒以上,1—养蚕户年收入达到1 万元以上,3—发展优质茧生产大户3 000户)工程任务的生产大户,平均每667 m2桑园收入达到2 000 元,每户以奖代补500 元;五是新建小蚕共育室50 m2以上的,每座共育室补5 000 元;六是新建养蚕大棚年产优质方格蔟茧150 kg 以上,每座大棚补贴3 500 元;七是推广使用省力化蚕台,每套蚕台补贴100 元;八是使用方格蔟上蔟的,每片方格蔟补贴0.30 元;九是年繁育出圃合格桑苗50 万株的重点村,补贴资金1 万元;十是繁育出圃合格桑苗6 万株的重点户,补贴资金1 000 元。2010—2012年,千阳县政府共补助扶持资金450 万元,扶持了蚕桑产业的发展,2012 年千阳县桑园面积4 600 hm2,累计饲养蚕种90 307 盒,生产蚕茧3 753.86 t,蚕农总收入达11 612.70 亿元。与项目实施前相比,蚕茧产量增加了63.35%,蚕农收入增加了75.87%。

1.4 利用蚕桑专业合作社 提供专业集约服务

依照生产模式,理顺蚕桑发展渠道,发挥蚕桑协会、蚕桑合作社在生产中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做好集约供种、集中共育,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收购服务,使“公司+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更加日臻完善。建立蚕农和收购部门的直通桥,蚕农按技术规范生产蚕茧,收购部门执行“优质优价”的政策,确保蚕茧质量。在技术服务中,利用国家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平台,不断推广实用新技术,用科学技术推动产业发展。鼓励蚕农自愿加入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以应对市场,构筑抵御风险的“避风港”。目前,宝鸡地区已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8 家,并且都办理了相关证件,按规定挂牌,发挥着蚕桑专业合作社的职能作用。

2 依靠国家高科技 综合开发利用副产品

千阳县是宝鸡地区的蚕桑重点县,目前已经建成桑园4 600 hm2,面对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加快提升产业效益,提高生产竞争力,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蚕桑产业除生产蚕茧外,其副产物综合利用也有丰富的资源,从目前研发利用看,经济效益巨大,前景广阔,有一部分项目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能力。

2.1 利用桑园间作 提高复种指数

一是桑园间作蔬菜。利用桑树休眠期,或在新栽桑园里一年四季都可间作蔬菜。春夏季节间作的品种有马铃薯、蕃茄、青椒、茄子、毛豆、大白菜等,一般在3 月下旬气温回升后进行。秋冬季节间作的品种有青菜、大白菜、菠菜、萝卜、大蒜、葱、莴苣等,一般在9 月下旬晚秋蚕采叶后进行,靠近城镇的桑园间作蔬菜可取得较高的收入。二是间作草莓。一般在8 月底前施肥整地,9 月上旬定值,翌年4 月成熟采收上市。三是间作药材。桑园适合种植半夏药材,而且可一种多年。

2.2 利用桑叶加工保健食品

桑树的叶、枝、根和果从古至今一直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单方、复方及成药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桑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中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记载,桑叶功能主治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可以将桑叶制成桑叶茶,还可以将桑叶粉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工成桑叶馒头、桑叶面条、桑叶菜饼、桑叶挂面、桑醋等保健食品。

2.3 栽植果桑 提高经济效益

传统的桑树品种是以采叶养蚕为目的,一般结果较小或不结果,不能形成桑椹产品的产业化或规模化生产。果桑品种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的桑品种,其桑椹口味鲜美,不仅营养价值丰富,还含有天然的食用色素,桑椹中的花青素含量高、色素稳定、本身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等特点,是其它果品无法替代的色素鲜果。桑椹除可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桑果酱、桑椹酒、桑果汁、桑椹干等多种功能系列产品,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院校培育出果形大、产量高的系列果桑品种,并对种植技术作了研究,适合在全国各地推广与栽培。

3 目前开发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与效益

3.1 “陕西鲁桑源万亩生态桑”加工项目

宝鸡市千阳县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发展“陕西鲁桑源万亩生态高级桑产研发示范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发展高级生态桑园666.7 hm2,其中果桑园533.3 hm2,制茶桑园133.3 hm2,桑苗繁育基地6.7 hm2。引进加工生产线2 条,加工桑果汁、桑叶茶、桑醋、桑挂面等产品,向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效益。

3.2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的成绩与效益

近年来,宝鸡市千阳县全面挖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不断开辟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现已开发出蚕沙枕、蚕蛹饲料等5 个系列的产品。目前,已经投放市场的产品有蚕沙保健枕、丝绵被、丝蛋白挂面、药用僵蚕、蚕蛹饲料等20 多种产品,实现年销售收入530 万元以上,其中:蚕蛹饲料年收入400 万元,蚕沙销售收入10 万元,蚕沙保健枕销售收入48 万元,工艺刺绣枕销售收入30 万元,其它产品的销售收入42 万元;桑园间作马铃薯,年增收500 万元以上,使众多人看到发展蚕桑产业的美好前景[1]。2005 年千阳县研发的蚕沙保健枕,荣获第十二届农高会“后稷金像奖”。2007 年5 月“蚕宝牌”布艺蚕沙保健枕,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并同时获得宝鸡市科技推广二等奖,被列入陕西省“十一五”名牌产品培育计划。

为了进一步拓宽蚕桑产业,千阳县组织蚕桑技术人员立足于桑、蚕、茧、丝、蛹的综合开发利用,开辟助农增收新项目。目前,正在立项筹建年产1 000 t的蚕蛹口服液,年产2.4 万t 的蚕蛹加工饲料。还聘请韩国生物学研究专家和博士,来千阳县指导蚕桑副产品开发,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做大做强产业。

漫漫沧桑5 000 年,蚕桑作为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蚕桑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更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是我们蚕桑工作者的共同愿望。

[1]周小毛.蚕桑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蚕业,2011,41(4):12-13.

猜你喜欢

千阳县蚕农蚕茧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千阳县文化馆传承人培训
千阳县剧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缩短进城农民的“适应期”——千阳县抓党建引领进城农民融入城市
躲雨
卖蚕茧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