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理论与养生康复1)
2013-08-15颜彪华孟闫燕高铸烨
颜彪华,孟闫燕,高铸烨
综观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临床诊疗水平的每一次提高,无不以病因病机认识的发展和创新为前提,养生康复亦不例外。基于中医“从化”理论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体质状况、病邪性质和邪正盛衰有着密切关系,临床中应从辨体、辨病、辨证三个方面入手,把握从化病机的根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与瘥后康复相结合,对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和养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 从化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病机是对疾病产生的原因和发生、发展、变化机制的阐释。“从化”理论源于《内经》,有六气生化、五星运化、同化、六气标本中气从化等不同,后世医家对其认识更加深化,内涵进一步丰富。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从化是由于人体体质差异、邪气侵犯部位不同以及治疗不当等原因导致病邪侵入机体后发生性质改变,形成与原来病邪性质相反而与人体的体质相一致的病理变化。“从化”的发生,取决于邪正盛衰及相争的形势和性质、邪气侵犯脏腑经络的部位、治疗是否得当等因素。简而言之,“从化”不仅指病情随体质而发生变化,而且还包含邪气自身性质的转化、六经气化、治疗不当引起的病情转化等情形[1]。“从化”理论的核心在于对人体感邪后机体所呈现的病理状态及其外在表现的分析和评判,即病机的变化。因“从化”现象的存在,不同个体虽患同一病邪,其疾病发展、转归和治疗用药却各不相同。深刻理解和掌握“从化”理论的病机特点及其在疾病转化中的作用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辨证用药,使中医药治疗更有效、更科学、更合理,更好地体现个体化治疗。例如,随着冠心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瘀毒从化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从冠心病瘀毒从化病机入手进行活血解毒干预冠心病稳定期患者,提高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的效果[2]。
2 体质差异与从化病机
中医认为,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有关学者将中医体质学说定义为“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致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3]。体质的不同决定了人类对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决定了证候的类型及患病后的预后、转归情况。遗传决定论、环境制约论、心身构成论和体质过程论是中医体质学说的4个基本原理,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人类体质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天禀赋决定了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后天的各种环境因素、精神因素等又使体质具有可变性。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为从化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通过调整体质进行养生康复提供了可能。
正如章虚谷所述“外邪伤人,必随人身气而变”,反映了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和差异性导疾病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清代石寿棠有云: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体质最易化燥,燥固为燥,即湿亦化为燥;虚体质最易化湿,湿固为湿,即燥亦必夹湿。《伤寒广要》曰:“假令素有寒者,多变阳虚阴盛之疾,或变阴毒也;素有热者,多变阳盛阴虚之疾,或变阳毒也”。由此可以看出从化的一般规律:阳虚体质者,易感寒湿阴邪,易从阴化寒化湿;阴虚体质者,内火易生,易从阳化热伤阴;素体津血亏耗者,易感燥邪,易从燥化;素体气虚湿盛者,易感湿邪,易从湿化。阳虚体质者,多发寒证,临床当用辛热之品以温阳祛寒或通阳利湿,慎用寒凉伤阳药。阴虚体质者,多发热证,治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之品,慎用温热伤阴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状态,体质蕴含有病邪从化的趋势及其易患的疾病,体质差异决定了养生康复的措施和方法各异[4]。因此,明确从化病机和体质状况,及时、有效、有针对性地调整偏颇体质状态,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因人制宜的思想,更好地实施个体化的养生康复,调整偏颇的体质状态。
3 从化理论在养生康复中的应用
根据从化理论,进行有效合理的养生康复,不仅能够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还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3.1 未病先防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指出疾病的发生与邪正盛衰及邪正斗争密切相关。说明正气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生。正虚邪入,方乃发病。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的强弱正是正气盛衰的反映。同一病邪外袭不同个体,因体质不同,从化则不同,临床病证可出现不同的虚实消长变化或者虚实兼夹。如体质强壮者,则正气充盛,抗病力强,邪气入侵机体,不易深入和从化,病程较短暂。若体质虚弱,抗病无力,则邪易深入,病情多变,邪气易于从化,产生病证之虚实变化。“从化”对疾病发生、变化及转归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体质强壮之人,发病急骤,病势较急,病程较短,预后良好;若体质虚弱之人,则发病较缓,病势缠绵,病程较长,预后相对不良。因此,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抗邪能力的关键,也是未病先防的重点。临床中应对引起病邪从化的体质状况进行调整。“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方能形与神俱,阻止病情发展。总之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因人而异,采取合理的养生康复措施和方法使脏腑阴阳气血调和,防止病邪的产生,从而达到阻断或推迟疾病的发生。
3.2 既病防变 “既病防变”系指在既病之后,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恶化,又叫“早治防变”,是治未病观念的具体应用。既病防变大致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向纵深发展。二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采取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向其他脏腑传变。病在初期,邪毒轻浅,正气受损不甚,此时易治。若治疗不及时,疾病进一步发展,邪气盛而正气虚,此时难治。防止疾病发展,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传变规律。如肺痈病,明确其发展规律,临床治疗、用药才能得心应手。如表证期,疏风解表的同时,加一些清热解毒之药,以防止疾病向成痈期发展。成痈期治疗,除以清热解毒消痈为主外,加一些化痰排脓的药物,使邪有出路,防止疾病向深层发展。既病防变的另一重要思想就是截断疾病横向传变。可遵循《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必养必和,待其来复”的思想,从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及体格的锻炼等方面进行康复,以调养心身,及时截断、逆转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出现。需要说明的是,治疗因素也是影响疾病从化的一大因素。如误治伤阳则受邪后多从寒化,误治伤阴则受邪后多从热化,误治伤津动血则受邪后多从燥化,气虚湿盛则受邪后多从湿化;失治,则病邪羁留,蕴郁裹结,多化热、化湿等。因此,既病防变要注重整体观念,根据疾病病因病机从化的特点及时进行多环节、多靶点干预,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既病防变”的优势。
3.3 瘥后康复 瘥后康复泛指病愈后恢复期的养生调摄。瘥后如调摄不当,极易引起复发。《伤寒论》中所谓的食复和劳复,就是由于调护不当而引起的疾病复发。因此,瘥后康复对于防治疾病复发具有重要意义。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养生康复之根本。对于这一时期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整体、系统的养生康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可以采用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多种养生康复方法。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避免过劳、过累,加强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要恬淡虚无,排除不良刺激,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阴平阳秘,气血通畅;不过食肥甘醇酒,要清淡饮食,避免饮食损伤脾胃;要保持大便通畅,因便秘努责导致心痛者时有发生。适宜的运动锻炼,如步行、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有助于改善循环系统的功能,提高活动耐力和生活质量,但要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切忌操之过急。
中医药防治疾病,历来强调明确病因,“治病求本”,“审证求因”,“谨守病机”,“辨证论治”,所以加深对疾病病因病机和从化理论的认识,对于寻求中医药防治措施和建立适宜的养生康复方法,至关重要。总之,养生康复应以体质差异为基础,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前提,以阴平阳秘为目标,在从化病机理论指导下,根据疾病病机演变特点和患者体质状况,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康复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优势。
[1]徐晓明,刘志宏.从仲景经验看“从化”理论的内涵及意义[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7):1251-1253.
[2]陈可冀,史大卓,徐浩,等.冠心病稳定期因毒致病的辨证诊断量化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3):313-314.
[3]王济,王琦.中医体质研究与4P医学的实施[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5):693-695.
[4]赵惠萍.中医“从化”学说钩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5):1060-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