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姿势
2013-08-15张保振
☉张保振
学习,是一种行动。行动,需要姿势。姿势,由所做事情所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姿势。就学习而言,姿势就不止一种。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克服“本领恐慌”,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只空谈不行,必须行起来、动上去。这就决定,我们的学习,至少要有两种姿势:坐读和走读。
坐读,即坐下学习。坐下学习,不是仅仅到党校、干部学院的学习,也不是仅仅参加单位党组中心组的学习,而是自己要挤时间,强迫自己坐下学习。
坐下学习,姿势重要,比姿势更重要的,是学什么。古人“坐则读经史”,对我们有借鉴意义。这个经,是经典;这个史,是史书。经典之书,比冬虫夏草珍贵;历史之书,比西洋参养人。习近平同志总结得好:“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坐下学习,要明白自己是干什么的。这样不至于学归学,干归干,学用不一,空耗气力。最好的办法:干什么,就多学什么;缺什么,就多补什么,使工学一致,有针对性。有了针对性,不致绕圈跑,落个只有苦劳,难有功劳的结果。
坐下学习,哲思为重。哲思是一种“理性的深呼吸”。要有“理性的深呼吸”,就要学点哲学。哲学,表面看,不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似乎是“无用学”;实质上,能帮助解决所有问题,是“大用学”。它既能让人窥一斑而知全豹,又能让人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所以,哲学好比阳光。学习哲学,能让人看事明明白白,不被假象所骗,不被表象所惑;做事清清楚楚,不会糊里糊涂搭错车,迷迷糊糊走错路。譬如,1938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当时曾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两种论调。针对这些论调,毛泽东同志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思进行了深入精致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事实的发展,完全证明毛泽东的分析与预言是正确的。这就是哲思的力量。这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哲思,即便用于看历史、看历史人物,也能得出观点新颖、视角独特的结论和看法。如对商纣王,史书上多把他描写成青面獠牙、十恶不赦的恶人、暴君。但毛泽东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说:这太过分了。其实,纣王这个人聪明能辩,尚武能文。他打起仗来很有英雄气概,当政后亲率大军,东征夷人,打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俘虏了“亿兆夷人”,由此击退了东夷的扩张,保卫了商朝在东南方的安全。毛泽东还说,纣王尚武重文,通过对东南的经营,使中原文化逐渐发展到了东南,这对我国历史是有贡献的。这种见解,独到深刻,同样是哲思的结果。
坐下学习,润心为至。学习好,是为了工作好。要工作好,离不开好心情。好心情,需要客观环境,更需要主观能力。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这里面有修养的因素。修养好,每临大事有静气;修养欠,一遇大事有火气。有静气,考虑问题细密,不致失手;有火气,考虑问题粗糙,难免让问题有可乘之隙,甚至蝼蚁之穴,溃掉千里之堤。要有修养,离不开学习,离不开读书。书中虽无“黄金屋”,却有黄金般的思想;书中虽无“颜如玉”,却有玉石般的情操。多读书、会读书,多学习、会学习,尤其是多读点古今中外名著,多读点哲思类的书,多读点生活札记类的书,会让心绪安静下来,会让心情阳光起来,会让心胸开阔起来,不至于一遇点挫折就灰心,一碰点困难就丧气。毕竟,书有书香。这种书香,有的是饭香,饭香可给力;有的是茶香,茶香可提神;有的是药香,药香可去疾。对这种种书香,只要多学多问,多“吃”多“喝”,就能身有余香儒雅,心有芳香散发。
坐下学习,毕竟是一种“常规性”的学习。但这种“常规”,常常会被一些非常规的工作打乱,让你坐不下、站不得。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是走读。
走读,就是走动学习。走动学习,就是迈开双脚,走出“小家门”,进入“大家门”,向群众学习,向他人学习,向自然学习。
向群众学习,是走动学习之要。天下大事,无论是惊天大事,或是地动大事,都要人去做。这个人,最终都要落实到最基层、最底层。决策上面定,事情下面做。决策灵不灵、行不行,下面感知最深。有道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为什么?因为鸭的两只脚不是在地上,而是在水下。还有言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基层最实,基层也最讲实,基层也不得不讲实。不实,粮打不来,钱挣不来,房起不来。粮袋无粮,钱袋羞涩,房顶见光,谁都不会高兴。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变化。这种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小岗村式的变化:1978年,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金矿,多在基层;智源,多在群众。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带领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寻金,向群众去取经。这样,就可能“金”不断、“经”连连,而不至于抱着“金矿”找饭、拿着“真经”西寻。
向他人学习,是走动学习之基。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优秀的人,总能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从而,不仅使别人的长处更长,而且会使自己身上的“短板”变长。只要留心并虚心,我们在工作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年龄比自己大的,经验比自己多;年龄比自己小的,活力比自己多;年龄与自己相近的,长处比自己多。只要有了这种感受,无论自己身处何种高位,都不会在人前摆架子、打官腔、耍威风,好像天底之下“老天爷”第一,自己就是第二似的。相反,倒是会放低身段,谦恭对人,当个小学生,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更能把别人曾走过的弯路、曾有过的教训,作为自己的“警钟”常敲,作为自己的“课本”必读,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摔同样的跤。向他人学习,面很广,既包括上级、平级和下级,也包括家人、朋友和路人。一句话,凡眼所及、能接触的人,都应是学习的对象、学习的老师、学习的挚友。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步之内,必有芳草”。向身边的人学习,是最现实、最便利、最有效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既提高了自己,又提高了别人,还能使人际关系更和谐,合力更强大。
向自然学习,是走动学习之补。大自然有无穷的魅力,常引人神往;大自然有无穷的知识,常待人开发。学习,不能忽视自然。向自然学习,是走动学习的应有之义。在这方面,我国的先人们先行一步,留下了许多自己观察自然、学习自然,并从自然中受到启发、获得感悟,使人明事理、知方法的诗篇佳句。如,刘安在《淮南子》中的“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张衡在《西京赋》中的“流长则难竭,柢深则难朽”;曹植在《离思赋》中的“水重深而鱼悦,林修茂而鸟喜”;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庄子在《则阳》中的“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老子》第60章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可以说,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们也常有机会外出,也常能进山入川、观海望天。对于有志于学、有心于学的人,尤其是领导者来说,这种机会是一种难得的机会。因为,见山,可增智;入川,可明德;观海,能扩胸;望天,可添梦。
总之,学习的两种姿势,实际上是读人世间的两本书。这两本书,一本叫“有字之书”,一本叫“无字之书”。有字之书,需品味;无字之书,需体味。品味,需比较;体味,需观效。比较,要博览;观效,要时间。博览,不能只读一类书;时间,不能只看一半天。正因如此,学习的两种姿势,是终生姿势。终生姿势,是会受益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