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也曾“买票难”

2013-08-15陈鲁民

政工学刊 2013年12期
关键词:买票火车票特权

●陈鲁民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韶山的乡亲获知毛泽东就是一国之主席,奔走相告,高兴地说:“今后天下姓毛了!”一些亲戚和乡亲一拨拨坐火车去北京城,有的要求当干部,有的要求安排工作,有的要求到学校读书,都被毛泽东劝了回去。

毛泽东的堂弟毛泽连、表弟李云凤也赶来中南海探亲,毛泽东很高兴,破例丢下手上的工作,和他们聊天、叙旧。但当他们说到要求安排工作时,毛泽东说:“我当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过去的皇帝一上台,亲戚朋友跟着沾光,鸡犬升天,亲戚当皇亲,喊国舅皇姑,骑在人民头上耀武扬威。我们是革命者,不能搞打虎亲兄弟那一套,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工农劳苦大众,为人民服务,为大多数人谋福利。”说服了两人,毛泽东用稿费给他们买了衣服、礼品,让他们在北京玩了几天,就要送他们回去。没想到,遇到难题了。当时交通运输紧张,车次少,乘车人多,连续三天买不到火车票。警卫人员不得不到车站“安营扎寨”,加入排队行列,费尽周折方买到车票,送两人回乡。

看来,买票难并非始于今日春运,60多年前就是这样,那时人口虽少,但交通也不发达。不过,揆情度理,票源再紧张,也不至于难到连国家主席送亲戚也买不到两张火车票,可这事真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毛泽东就是遇到了买票难题,就是三天买不到火车票。忆旧抚今,感慨万千,这件小事可以带给我们许多思考。

搞特权,是毛泽东历来深恶痛绝的事,他自己不搞,也不允许身边的人去搞,因为在他眼里“当主席,是革命的需要,要替人民办事”。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亲国戚横行霸道,官员显贵高人一等,那这个革命还有什么意义,无非是换汤不换药,从张皇帝变成李皇帝。革命的目的首先是追求公平,废除特权,这就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民主权利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说话、发表意见的权利;在收入分配面前人人平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自然也包括在买车票面前人人平等,都要排队,谁也不能加塞,更不能利用职权去搞什么“特权票”。当年,毛泽东等共产党人模范地践行人人平等的原则,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理所当然地赢得人民的拥戴和支持。这种情怀,今天想起,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时过境迁,星移斗转,如今我们生逢盛世,经济条件和物质供应比建国初期要好过不知多少倍,但还远没有达到应有尽有的阶段,还有一些短缺领域,无法满足人们需求。解决的办法,当然不外乎开源节流两途,同时还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公道与公平,这就是古人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反之,如果一些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可以通过特权、特供等手段拿到别人无法拿到的紧俏物品,享受别人无法享受到的待遇,那就不仅有失公平,也会有损领导威信,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以至于离心离德,其危害决不可小觑。所以,重温毛泽东当年买票难的轶事,学习其平等意识、平民意识,对于我们的各级官员拒绝特权思想,坚持公平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猜你喜欢

买票火车票特权
火车票的“家人们”
无聊是一种特权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
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毛泽东给雷经天的信》
智擒偷儿
瞬间
『人大代表』不该成为特权符号
怎么买票才划算
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