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探索——以《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2013-08-15常书惠
常书惠
(济南职业学院 电子工程系,山东 济南 250103)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以能力为核心”的高技能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现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途径、手段和方法。[1]如何指导和帮助学生构建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共享优质课程资源,精品课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建设有严格的要求和规范,需要从课程设计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内容选取、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建设,才能符合当前社会形势下对高职教育的要求。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改革来探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
1 课程设计理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自动化、通信等电类专业和部分非电类专业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同专业对《模拟电子技术》的设置和要求有所不同,对于电子类专业,该课程是一门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先进理念进行设计:
1.1 课程围绕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的需要
电子类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半导体技术行业。专业涵盖范围宽,行业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技术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频繁。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深入区域典型行业企业调研,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需求能力分析,进行课程建设,制定课程标准。
1.2 围绕“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展开教学
课程教学加强双师型教师教学,与面向的现代电子技术行业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引入企业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中高级工程师进行实践课程教学和指导;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
1.3 围绕“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建设
围绕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在理论内容精简的同时,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根据课程类型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将课程分解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仿真课程和理论与实践综合四项进阶课程,分层次、分任务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1.4 课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课程教学根据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特点不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和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在知识和技能学习过程中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成理论消化理解、学做练相长的学习规律和成才规律。
1.5 课程考核采用全面性和整体性考核原则
课程考核采用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的考核方法,从只注重结果向注重能力培养过程转变,使考核更全面。理论知识考核比重占60%-70%,实践技能占30%-40%,实践技能考核按照每一个实践项目完成质量给出成绩,最后计入课程考核成绩。
2 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取
课程设置围绕“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在理论内容精简的同时,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重。根据课程类型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将课程分解为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仿真课程和理论与实践综合四项进阶课程,分项目、分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实现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2]四项进阶课程形式上互相独立,内容上紧密联系。从理论课程到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能力培养逐步提升,最终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养目标。理论课程以“理论够用”为度,删减理论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对后续课程影响不大的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对基本电路,功能电路进行理论分析的能力。实践课程包含六个项目,对理论课程中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电路、功能电路进行实体验证,主要培养学生对常用仪器仪表和动手实操的能力。仿真课程结合课程内容引入了先进的仿真技术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重要内容进行仿真教学,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理论与综合实践课程是建立在前几项课程基础之上,通过电路识图、原理分析、组装元器件、功能调试、设计方案、论证方案、实现方案的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能力。
3 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教学实施环节不但要有先进的课程设计理念、精良实用的课程内容,还要有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课程特点,对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理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理论课程将八个模块分解为32个任务实施教学,穿插使用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在任务驱动下完成,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主动思考,探究式学习,遇到问题由教师提供相应的知识链接点启发、引导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和任务完成目标结合。培养学生用自主、探索的态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仿真课程相结合。注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科学运用,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规律,和传统教学模式优势互补。[3]由于该课程电路结构复杂,使用多媒体教学非常必要,不仅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同时可以方便的将复杂电路分成单元电路来讲授,电路规范,可重复性强,教学效果更好。仿真课程内容可以穿插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结合所讲内容适当引入仿真测试基本放大电路和功能电路,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到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功能电路的理解和掌握。
3.2 实践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和动手实操结合。讨论互动式教学方法贯穿于实验全过程。实践指导教师讲解有关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小组通过讨论互动方式,确定电路搭建,仪器仪表的连接,信号的测量,最终检验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是否一致,撰写实训报告,完成实训项目。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思考为主动思考,主动动手,协作完成项目,学生学习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2)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和动手实操相结合。理论与综合型实践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给学生制定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的情况下,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检测元件、识图并按照电路图组装,调试到撰写报告,主要由学生自行完成,教师指导,注重学生实验过程的“自主性”。[4]这种面向任务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4 结论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以上所谈,还包含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高职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深化,在合作办学、资源共享、工学结合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革,使该课程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更好地与行业企业需求结合,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
[1]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09(4).
[2]温承志.国内外课件评价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4).
[3]陈卫东,等.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7).
[4]王景中,等.电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体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