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历史内容教学性辩论模式研究
2013-08-15申晓虎
申晓虎 贺 雷
(曲靖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美国辩论研究会创始人弗里莱在 《辩论与论辩》(Argumentation and Debate)一书中将辩论划分为应用性辩论与教学性辩论。后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才与思辨能力,尤其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意义重大。同时,历史内容作为政治思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思想教学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传统课堂教学性辩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缺陷,已难以满足当代合格思政教师培养的要求,需从新的视角对之展开研究并提出改革方法。
1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性辩论的缺陷
1.1 辩论形式的缺陷
传统课堂辩论即辩论式学生,基本程序为:设立辩题——个体思考——分组讨论——课堂辩论——分析评价,其基本原则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过去很长时间内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长期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思辨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即组织上的难题。随着大学扩招,各班人数大大增加,以50人班级为例,划分小组存在一定困难。辩论对立双方或者人数过多,或者分为几个小组,难以兼顾每位参与活动的学生。同时,大课堂对程序组织要求高,容易出现混乱局面。
1.2 内容上的缺陷
现行思政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事实”与“观点”混淆,导致历史书写出现错误。如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称“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1]等句,均存在较大争议,对思政专业学生认识历史,分析问题产生了不利影响。
2 教学性辩论改革路径思考
2.1 辩论模式的改革
针对传统大课堂人数多,分组难的问题,借鉴研究生导师制模式能有效地改善此类问题。即指定导师,将学生交由数名导师,采用读书会的形式组织教学性辩论。实践过程如下:(1)大课堂教学仍维持原状,主要讲授知识与方法;(2)将学生进行分组,每名导师指导10名学生,形成读书小组;(3)预先指定辩论题目,指导正反双方同学阅读相关内容;(4)选定地点进行辩论与讨论,形成书面总结与评价。通过课堂讲授与读书会结合的方式,此种模式较之以往能够更有效地兼顾每位参与成员。
2.2 历史思考新方法的介入
针对教材中历史内容部分存在的问题,将新方法引入大课堂教学和读书会辩论讨论中。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指导学生理解书写内容“事实”与“观点”的区别。如《纲要》中提到巴黎和会时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一语,即以作者的观点替代了历史事实。资料显示,由于北洋政府直接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主张无果,转而开会讨论签约,因信息不畅,才导致国人误认为北洋政府“卖国”,引发学生抗议。第二,对历史内容书写者视角的认识。受革命史观与正统性影响,历史叙事特别是大学本科教材倾向于将历史事件简单化、人物脸谱化。单一话语体系导致学生理解问题出现诸多错误。在大课堂教学与读书会实践中,以非全知的视角,力图释放内容解读的弹性,如通过模拟书写者的视角,认知为何这样书写,从而对历史事实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实现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与研究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发展。
3 结语
从实践结果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性辩论模式经历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变革。形式上因人数增加而由传统大课堂转为课堂与读书会辩论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上由传统的一元化标准内容,转为多元化表述。通过形式与内容的革新,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法与水平的提升,并为思政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1]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