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技术探讨

2013-08-15何志强

绿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荒坡金沙江河谷

何志强

(西南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650224)

1 引言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大多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金沙江干热河谷是位于金沙江金江街段至对坪段之间的海拔1600m以下的河谷地带 ,面积3260km2,占干热河谷总面积的67.4%,为我国横断山区干热河谷集中分布地带[1]。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气候炎热干燥,水热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河谷区大于10℃的有效积温高达7000~8000℃,相当于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热量水平,年降水量仅600~800mm,且降雨主要集中于6~10月,年蒸发量高达2500~3800mm,年蒸发量为年降水量的3~6倍,旱季长达7个月。这种气候条件导致了当地的植被非常稀少,且大多数以稀疏的灌木林及荒草地为主要的植被类型。

2 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

2.1 干旱问题突出,水热严重失衡

干热河谷本身的形成是由一种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局部小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当这些地区的水汽凝结时,引起热量释放和水汽湿度降低,并使空气温度增加。伴随着干热河谷气候,还有另一种现象——焚风。焚风使气候变得更加火热和干燥,这就使得干热河谷区干旱进一步的加剧。同时由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以燥红土为主,抗蒸发能力最弱,这导致了土壤相对含水量极低,植物体内水分严重失调,多数的林木在此期间枯死。

2.2 水土流失严重

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植被旱生性种类和旱生群落也随之增加,这样就导致了植被凋落物的减少,土壤腐质层发育较差,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的抗冲性和抗蚀性能力较差,同时由于干热河谷区本身的植被覆盖度很低,这样就使得河谷区的土壤大部分都裸露,水土流失严重,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河谷区土壤贫瘠。大多数土壤是在紫色沙岩和页岩上发育成的紫色土。其成土过程始终保持在幼年阶段,土层薄,沙石含量高,土壤状况很差,生态容量很低[3]。

2.3 乱砍滥伐、开荒、过度放牧

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当地对于山林高度依赖。传统的取暖方式及燃料使得河谷区大量的植被减少,群落破坏,过度放牧和过度垦殖导致本来就很脆弱的生态环境过载,最终使得植被退化。

2.4 植被类型不符

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气候特点与历史变迁,决定了其顶级群落是稀树灌草丛植被,而不是森林[4]。因此,片面追求还林面积,不符合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生态条件,不仅不能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反而导致环境的恶化。相反,在维持一定造林面积的同时,退耕还草更加符合自然规律[5]。除此之外,树种的选择还应满足既抗旱又耐高温,既耐高温又耐低温,还要耐贫瘠,这样的树种不多。

3 造林措施

3.1 移植造林

采用容器苗抗旱造林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许多树木在出苗后的缓慢生长阶段,缩短育林周期,定植后能充分利用降水生长,安全度过来年的干旱季节,从而最终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移植造林的最佳时间可选择在7月上旬~8月下旬。这时正逢雨季,雨热同步,造林成活率高而稳定,缓苗期短,长势良好。同时,在移植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保持土体完整、不散不裂,保证容器苗须根完整,在土体内的有效根系不断裂、不撸根。

3.2 水平带状整地

水平带状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其主要运用于坡度较缓、坡面较完整的荒坡地上。水平沟的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m,沟底宽0.3m,沟深0.4~0.6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m,沟间距2.0~3.0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为了增强保持水土效果,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要求在同一水平沟内达到基本水平。水平沟整地由于沟深,容积大,能够拦蓄较多的地表径流,沟壁有一定的遮荫作用,改变了沟内土壤的光照条件,可以降低沟内的土壤水分蒸发,从而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

3.3 穴状整地

穴状整地适用于造林立地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石砾含量高的荒坡地上。与水平带状整地相比,穴状整地对于拦蓄天然降水效果较差,但其好处在于成本较水平带状整地少且在破碎的荒坡地上作业较方便。同时由于穴状整地上的荒坡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贫瘠,在利用穴状整地时可以结合客土造林法,在穴内填充外运来的肥沃土壤以保证造林质量,提高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

3.4 持续灌溉措施

持续灌溉措施采用可降解塑料袋装水对新造苗木进行旱季持续给水。由于河谷区石砾含量高,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差,常规灌溉时其灌溉的水一部分很快就下渗,另一部分多被蒸发掉,树木难以利用。而持续给水灌溉时,水缓慢地进入土层根系分布层,水分只能依靠土壤水势差流动,与重力作用相抵,不易上升至土壤表层,减少水分蒸发,可以有效地保存土壤水分。同时该措施成本低,易操作,成效显著。持续给水灌溉为造林后树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小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干旱区造林成活率。

3.5 选择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的乔灌木和草本植物

由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顶级群落是稀树灌草丛植被,对于干热河谷区造林树种的选择应主要以灌木和草本为主,这是由于金沙江干热河谷降水少,往往只能湿润浅层土壤,在地下水不能对表层土壤进行补给的情况下,生长的植物只能靠蓄积在较浅土层的大气降水,旱生禾草之类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依靠其丛生的须根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水分,维持其生长发育。乔木则因树冠蒸腾耗水量大,在旱季或旱年,因土壤水分严重缺乏,根部供水赶不上耗水需要而枯死。同时由于蒸发强烈,在干热河谷造林不但不能涵养水源,由于根系的下伸,还会增加深层土壤的干旱。当然对于补充水源较方便的荒坡地区可以栽植具有经济价值的乔灌木,只有考虑经济效益才能调动人们对于造林的积极性。在树种的选择上还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根据具体的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树种,使造林树种与造林立地条件相适应。这样能充分发挥立地生产潜力,保证防护效益最大,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6 多种空间配置模式

在多树种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水分条件,构建多种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常用的配置模式有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混交、针叶树种和阔叶树种混交等模式,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多样性的生态防护景观林带。混交类型以灌草和行间混交为主,在砾石层坡地及其他水份条件较好的地段,可建立乔灌草人工混交植被,但必须控制乔木的比例,进行多种林草的搭配,建立稳定的多样性人工植被。

3.7 加强幼林抚育及封禁治理

对于造林的荒山地应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严禁放牧和樵采,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同时加强幼林的抚育以保证造林的质量。

[1] 张荣祖.横断山区干旱河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 杜天理.西南地区干热河谷开发利用方向仁[J].自然资源,1994(1):41~45.

[3] 牛焕琼.干热河谷造林技术及措施探讨[J].林业建设,2004(4):10~13.

[4] 柴宗新,范建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J].山地学报,2001,19(4):381~384.

[5] 徐建辉.北方干旱化:问题与思考[N].科学时报,2000-07-25.

猜你喜欢

荒坡金沙江河谷
恐龙河谷:鸭嘴龙迁徙记(下)
金沙江大酒店装修项目机电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探讨
恐龙河谷:早安,打工王
恐龙河谷:奇妙狂欢城
恐龙河谷:拯救蛋宝宝
养牛伯脱贫纪事
外长徒步中缅边界勘查界碑
如何提高荒坡造林成活率的探讨
大地之灯
金沙江上游首座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