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遂昌县“十一五”期间竹林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成效探讨

2013-08-15金建华严新庭赖富松

绿色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竹炭遂昌县遂昌

金建华,严新庭,周 宇,赖富松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浙江 遂昌323300)

1 引言

“十一五”期间,遂昌县竹产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资源和后发优势,着力转变增长方式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通过政府的产业导向、政策扶持、协调服务,遂昌竹产业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可喜局面。2010年底基本完成了遂昌县竹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资源培育业、笋竹加工业、服务业等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遂昌经济发展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竹产业“十二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实现的主要目标

2010年遂昌县竹产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比2004年的4.03亿元翻了一番。其中竹林资源培育业实现产值2.0亿元;竹笋、材加工业实现产值5.4亿元(其中竹炭3亿元),竹业旅游服务业0.6亿元,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技术推广方式上,建立了以首席林技推广专家为龙头、林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林技员为基础的三级联动的新型林技推广体系和示范基地、示范片、示范点三级示范体系在技术服务方面,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94次,参加人数达4386人次。在全县范围建立竹林生态高效经营示范基地10个,科技示范户153户,为林农增收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 完成的主要工作

3.1 通过产业化政策推动竹林面积和效益的增长

通过产业化扶持政策的推动,竹林面积从“十五”期末的30万亩增长到35万亩,增长了16.7%。竹林资源培育总产值达到2.0亿元,比“十五”期末的1.23亿元增长了62.6%。

3.2 开展以竹山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兴林富民示范工程、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等项目,广辟资金投入渠道,加大竹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县新建竹区道路380.8km,发放扶持款项965万元实际受益面积达到12万亩。有效地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

3.3 全面实施分类经营定向培育管理

实施毛竹分类经营和定向培育,建成绿色鲜笋基地和功能型竹材培育基地25万亩。其中绿色商品鲜笋基地10万亩,平均亩度产值达到2000元。大径材、竹炭用材等为主的功能型竹材培育基地15万亩,平均亩度产值达到1200元。

3.4 以示范园区为载体开展项目建设与新技术的推广

以省级竹子现代科技园区为载体,开展了“竹笋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低产低效竹林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遂昌县竹产业生产发展建设”、“遂昌县竹林灾后重建技术示范与推广”、“遂昌县竹木产业综合提升工程”、“浙江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食用笋高效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遂昌县现代竹子主导产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的建设,开展竹林测土推荐施肥技术、水分定量管理、竹林结构动态调整、竹林生态经营等为主要内容的竹林生态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以及竹笋无公害标准化推广实施示范等工作。

4 存在的问题

4.1 林区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现代生产发展的需要

表现在竹林内机耕路密度低,全县30万亩毛竹林,已建竹林机耕路480km,按照每公里300亩的密度,全县仅占48%左右,还有52%的竹林面积生产条件落后。致使交通不便地区竹林经营成本过高,制约了先进实用新技术的辐射和推广,影响了林农低产竹林改造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2 笋竹等农产品规模化商品化程度不高

目前,农业产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农产品与大市场关连度低。特别是笋竹产品,资源虽多,没有形成规模性笋竹产业基地。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规模小,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组织程度底,农产品的质量意识、商品意识等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化生产经营体系的现代农业观念还未形成。竹林培育的集约化、规模化和商品化生产水平不高,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5 取得的成效

5.1 竹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十一五”期间,通过产业化扶持政策的推动,竹林面积从“十五”期末的30万亩增长到35万亩,增长了16.7%。遂昌县竹产总产值达到8亿元,比“十五”期末的5.12亿元增长了14%。其中一产达到2.0亿元,比“十五”期末的1.23亿元增长了62.6%;二产达到5.4亿元(其中竹炭3亿元),比“十五”期末的3.79亿增长42.5%。三产达到0.6亿元,比“十五”期末的0.1亿增长500%,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5.2 以竹山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十一五”期间,通过财政支持与农民自筹相结合,加大了竹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县新建(改建)竹区道路380.8km,总投资3200多万元,发放扶持款项965万元,实际受益面积达到12万亩,大大节省了竹农的劳动生产成本,有效地改善了山区基础设施条件,并为低产低效竹林改造提供了可能,这一政策深受广大竹农的欢迎和支持。

5.3 通过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推动了遂昌县竹产业发展进程

“十五”期间,遂昌县组织实施了“遂昌县竹木产业综合提升工程”、“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遂昌县竹产业生产发展建设”等国家、省、市级科研和推广项目10个,争取省以上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有力地推进了该县竹产业建设进程。通过这些项目的研究和推广实施,进一步提升了该县竹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也大大推动了竹林分类经营技术的全面实施和竹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使该县的竹林经营技术和竹炭生产加工水平处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5.4 通过企业集群和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升级

“十五”期间,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遂昌县建立了占地300多亩的竹炭园区,基本完成了产业集聚,为技术合作、设备改造提供基础,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初步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目标。同时,在政府的引导下,遂昌竹炭企业加大了科技投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竹炭研发中,成功开发出竹炭医药、食品、污水治理、新型环保材料、空气净化等多个新型高端领域产品。有效地提高遂昌竹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遂昌竹炭产业的技术水平。遂昌县先后被授予 “遂昌竹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全县现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获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2个。

5.5 通过宣传活动提升遂昌整体形象和品牌建设

通过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先后成功举办了“浙江流动大舞台走进中国竹炭博物馆”、“长三角广播名主持走进遂昌活动”、“2010浙江省毛竹(笋)王吉尼斯擂台赛暨花开山里—科技入户接力工程启动仪式”、“中国竹炭产业科技创新论坛”、“国际竹炭周”等大型宣传活动。同时,先后组织企业参加了历次的“浙江农业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浙江笋竹产品东北行”等活动,获得多项金奖和银奖。2006年“小忠龙藏”牌竹笋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通过宣传和品牌建设,进一步了提升了遂昌竹产业的知名度,提高了该县笋竹产品品牌。

[1]遂昌县林业局.遂昌县竹产业“十一五”工作总结[R].遂昌:遂昌县林业局,2010.

[2]毛达民.遂昌县三仁畲族乡竹产业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2010,(6).

猜你喜欢

竹炭遂昌县遂昌
The Seasons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何鹤
2018中国(杭州)国际少儿漫画大赛遂昌展
新荷初绽
让竹炭帮我们去除甲醛
五行遂昌 一诺千金 绿色崛起新遂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