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环境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2013-08-15张永江李红霞
邵 曾,张永江,韦 炜,李红霞
(1.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重庆 409000;2.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中心站,重庆 409000)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1,2]。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扬弃和充分吸纳现有发展模式不足,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体现[3,4]。《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更是党中央、国务院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一系列环境保护举措的出台,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成果推广,人民群众看到了环境保护的进步和希望。
2 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环境保护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保护的难点热点问题,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参与环境保护,重视环境保护,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十八大报告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更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我国现有特殊基本国情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必须发挥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步伐、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永恒主题。其重点是利用总量减排倒逼机制,处理好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环境保护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作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着力点,更是处处贯穿了环保工作,涵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5]。
3 构建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3.1 突出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赋予环境保护的时代重任,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和更高战略,提前谋划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争做环境保护的引领者、倡导者和践行者。要在环境保护倒逼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加快转变方式调结构步伐,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把环境保护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思路,发挥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坚实根基。
3.2 构建和营造有利于发挥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
要让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给环境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1)从国家层面制定利于环境保护的税收、财政、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环境保护行业准入制度,切实做到经济发展政策和环保政策充分有机融合。
(2)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配套的地方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援助机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基本形成宽领域、多层次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同时,积极推行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大司法机关、人大和行政监督机关对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实施情况检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能动性,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大对案件的督查力度,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法律支撑。
(3)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依法保障公众环境参与权利。制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政策制定和修改,参与环境“电子眼”监管,有效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4)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按照落实科学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强化监督检查,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3.3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按照“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切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1)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把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污染总量减排有机结合起来,优化环境容量配置,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执行污染物达标排放。
(2)提升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环境质量,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抓好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整治,控制扬尘、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加大固体废弃物处置力度,实现固体废物垃圾集中处理,推进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的无害化处置,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制定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同时,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广畜禽养殖零排放技术,提高污水集中处置效率,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3)扎实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一方面,建立健全农村连片整治资金投入机制,落实配套资金,有效整合涉农资金,加强资金日常监管,有效保障专款专用,切实做到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另一方面,成立农村连片整治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农村连片整治工作,探索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推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新突破。
(4)突出抓好环境执法监管,确保区域环境安全。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重大环境案件挂牌督办落实力度,建立严格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更重要是环境执法部门应当定期和不定期地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增加对重点行业、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督查频次,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网和应急监测预警预报系统,为环境应急管理提供保障。
3.4 重视和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1)坚持科技创新支撑环境安全,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科技创新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础,把科技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对荒漠化、重金属、水、土壤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科技投入力度,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深入开展研究综合污染防治核心技术。
(2)统筹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优美宜居家园。全面统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把经济发展规划与生态保护规划统一结合,结合当地实际和原有自然生态环境及特色生态产业,重点保护河流、生态湿地、山体和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3)以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础内容,各级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使人民群众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实践中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
4 结语
环境保护的工作成效最终必须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由广大环保参与者来完成。只有充分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实现绿色生态,为人类生存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环境。
[1]张文斌,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19~220.
[2]周宏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17(3):77~81.
[3]周生贤.充分发挥环保主阵地作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28(2):219~220.
[4]谷树忠,胡咏君,周 洪.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J].资源科学,2013,35(1):1~6.
[5]李干杰.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作用努力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J].环境保护,2013,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