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永州瑶族为例
2013-08-15刘爱菊
刘爱菊
(东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广东 东莞523071)
教育部2002 年8 月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的需求,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努力开发与利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要求[1]。 1991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永州境内的瑶族人口在全国瑶族总人口中约占20%,是湖南省瑶族人口最多的地方[2]。 可见,永州的瑶族文化历史悠久,然而,这些宝贵的文化并没有被世人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失去了实用价值。 永州中小学现有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欠缺,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学生的需求。本文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对永州市区中小学瑶族体育文化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旨在开发该地区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并有效的加以利用,为丰富该地区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献出绵薄之力,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由于长期受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近几年变化不大,一直是老面孔的竞技项目或是自由活动,大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内容上的改动和认识较薄弱,大多数的教师主要关注的是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改变,很少有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挖掘和开发新的适合该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学生需求的体育项目。 目前永州市中小学常用的体育课程项目,项目内容最多的是新兴体育项目,其次是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最少的是改造后的运动项目。说明永州市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来自外国的体育项目,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很大。新兴体育项目中,最受欢迎的是篮球、乒乓球和健美操,篮球、乒乓球主要是男生比较偏爱,而健美操主要是女生比较偏爱。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中拔河、丢沙包、跳绳是学生们普遍喜欢的。 改造后的运动项目也非常受小学生们喜爱。 但由于受到其他主项科目的影响,体育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占用了,特别是在偏僻的小学和高考班中,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就几节课的时间用来上体育课, 而且个别学校甚至未配备专门的体育教师,而是由其他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兼任体育教师一职,这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挫伤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永州市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2.1 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永州的瑶族文化历史悠久, 在中国瑶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同样,他的传统体育项目也颇具特色,值得我们开发与利用。 通过调查,我们也了解到,民族民间体育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很受学生的欢迎。 因此,永州市瑶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要开发与利用的关键与重点。 它比较有特色并且易于在中小学开展的项目主要有:人龙、长鼓舞、木棒球(瑶语称“毛莱球”)、瑶拳、瑶舞、舞龙灯、抢花炮。 其中长鼓舞于2008 年3 月被国家文化部正式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拳、瑶舞、舞龙灯广泛流行于瑶族民间。
以上几种运动目前只是偶尔在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的中小学中有过开展,但持续时间并不长,也没有被广泛的利用与推广。在永州其他地方,特别是市区几乎看不到这些项目的影子,而这三个项目在开展过的地方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玩,娱乐性和健身性强。
2.2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由于受到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大多数的学校大量引进了西方的体育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健美操等等,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的将这些项目于本地区、 本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条件和需求相结合,进行相应的改造,以至于开展效果不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很高,再加上体育教师的不专业性和教学方法的枯燥和不灵活性导致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因此,各所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现有十分丰富的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低年级与高年级应区别对待,可激发大量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可操作性原则。 就是我们对体育项目的改造工作应是在本校和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否则改造不成功或不完全,改造后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2)大众性原则。是指我们改后的与体育项目去掉学生不感兴趣的重复、竞技性强的成分,使其适合该地区大部分学生学习。 (3)健康性原则。 是指改造后的项目应去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力的成分,包留能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成分。(4)区别对待原则。 是指改造后的器材,场地设施适合考虑中小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身高等特点。
2.3 新兴体育运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每个人都喜欢新鲜的东西,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亦是如此。 由于新兴运动项目的随意性、易学性、休闲娱乐性等特点而受到大量人群的追从,己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内容。
永州地区的中小学对体育课程的投入力度不是很大,体育场地设施不是很完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田径场,只有几个简单的乒乓球台,场地器材简单、陈旧而且数量有限。对于这种情况,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如街舞、瑜伽、有氧舞蹈、踏板操等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 只要有一块干净的空场地基本就能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们遇到自己没有接触过的项目,兴趣也会极高,自然会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学校条件允许的话,添置一些器材,如:瑜伽球、哑铃等,让孩子们手中拿着一些小器材,一方面,他们的积极性会加倍提升;另一方面,这些器械操的练习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永州市中小学目前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状况并不理想,该地区有很多可开发与利用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包括具有该地区特色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对现代体育的改造以及新兴体育项目的的开发利用。其中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长鼓舞、人龙民族特色极为浓厚,值得我们开发与利用。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工作需要体育教师及学校领导花费较大的精力、 智慧和勇气,使其更加适合我们的学生学习。 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魅力,很适合于在一些体育场地设施有限的学校进行开展,但是对体育教师的水平要求较高,需要他们不断努力的学习。但不管开发哪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都或多或少需要政府和学校领导的大力积极,如果连基本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和体育教师的配置都不能满足的话,所有工作都将无法展开。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2]陈永祥,叶国香.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永州瑶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调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28(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