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时代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及对策

2013-08-15

科技传播 2013年9期
关键词:网络化科技期刊期刊

龙 玲

广西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22

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也给传统的纸质期刊出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编辑人员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学习和利用好网络工具,提高期刊品牌影响力。

1 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科技期刊的出版现状

近年来,我国期刊的编辑出版基本上已经告别了“剪刀加浆糊”和“铅与火”的模式,逐渐迈向全新的网络数字出版模式[1]。自1994 年第一种中文网络期刊《华夏文摘》 诞生,1995 年《神州学人》期刊创刊,通过网络在全球发行[2]。截止2010 年10 月,我国期刊总数达到9907 种,有7686 种期刊利用CNKI 平台进行数字化出版。2010 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的1868 种核心期刊中有59.2%(1105/1868)的期刊自建网站[3],读者可在线浏览期刊内容。一些期刊已开通开放存取、手机动态下载,全文阅读传播等功能。电子期刊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我国期刊出版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数字化的程度仍远远落后于国际科技出版的主流发展趋势[4]。

1.2 期刊出版网络化的程度参差不齐

期刊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但真正能实现出版内容的网络化和出版过程网络化的国内期刊并不多,各期刊数字化的程度不尽相同。1)多数期刊仅通过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信息服务商合作,将纸质期刊内容数字化后,二次出版发行;2)部分期刊自己建立了期刊网站,采用开放存取的方式将纸质内容网络化,让读者自取所需,进入网站浏览;3)还有少数期刊自创了网络杂志进行经营运作,借助手机等移动出版的形式运营。

1.2.1 编辑的数字化意识不强

目前大部分期刊已开始尝试进行无纸化办公,但部分编辑认为出版数字化仅仅是技术部门的问题,并未充分调动编辑自身的积极性,数字出版的意识及知识不足,使得多数的编辑部未能完全在收稿、审稿、编辑、出版的环节中均实现数字化操作,仅在局部应用了网络技术,并没能真正实现无纸化编辑出版,有些期刊在纸质期刊出版后,才将期刊的文献内容照搬到网上,使得出版周期变长,传播率低下,削弱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就内容而言,多数期刊网站仅仅是将过刊的文字内容放入网页供公众阅读,还远远没达到“文字-影像-声音”融为一体的个性化服务的数字化出版程度。

1.2.2 缺乏统一的数字化出版标准,财力物力不足

目前,不同的数字营运商研发了不同的文献浏览器,在中国知网阅读全文,需要采用其自行开发的CAJ 浏览器,万方数据库采用国际通用的浏览器等等,用户在浏览不同数据库文献的同时需要下载安装不同的浏览器,导致阅读成本增加,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期刊数字化资金的来源较为单一,通过数字化获取的收入渠道偏少,营运的项目收入较低,部分期刊仍未能真正通过数字化出版盈利。

1.2.3 缺乏主动权和技术设备人才

多数期刊对信息的内容加工不足,信息的挖掘不足,缺少与作者的网络互动,不能主动发展衍生服务。传统期刊的出版人员在出版专业有优势,但其对网络工具的了解、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等方面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数字出版要求。如何适应网络发展,灵活地加强数字化期刊的宣传,推动广告业务,是有待传统期刊编辑出版人员解决地问题。而专门数据库营运人员多是具有IT 专业背景的人士,对具体的编辑规范或专业性问题无法准确把握。出版类技术研发型人才的急需培养补充。

1.2.4 存在知识产权问题

期刊的网络知识版权纠纷日益增多,引起公众普遍关注。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作者、期刊的利益无法充分保障。越来越多的期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开始采取措施防范。作者、期刊与数字营运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分配问题也需尊重各方权益,慎重解决。

2 对策

2.1 提高编辑的数字化意识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办好期刊,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编辑应当尽力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提高自身的数字化意识,学会利用好各种信息,甄别信息价值,处理分析相关的数据,在编辑过程中力争实现无纸化办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借助一些相关的数据库和软件处理好稿件[5],同时利用网络的便利,大力宣传期刊,扩大期刊影响,树立期刊品牌。

2.2 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式

当前大部分期刊内容都能在网上检索查询到,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浏览和获取方式,给读者阅读和存储相关信息照成很大的不便。已如果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出版标准,使用统一的信息语音和技术保持和读取文献,则更有利于文献信息交流合作,期刊内容的广泛传播,可以更及时地吸引读者的关注度, 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建立一定的出版联盟或期刊集团化,引导同类期刊进行组合,最大限度地分享与传播相似的信息资源,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2.3 利用网络组织优秀稿源

数字时代网络平台不仅可以使得期刊的内容得以在网络上呈现给读者,更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将作者、编辑、读者联系起来,编辑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论坛加强和读者的互动,充分了解读者的需求,组织优秀的稿源,提供相关主题的网络服务, 使用E-mail、QQ、论坛、微博等灵活多样的网络方式实现送审、修稿、组稿、校对的程序,提供交流与分享信息[6],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期刊的策划中来。

2.4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的版权保护无法适应网络新环境中期刊的发展要求,数字出版的版权纠纷时有出现。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期刊编辑部要加强版权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版权保护方面知识的学习[7],运用法律武器保护期刊和作者的利益和权利,如与投稿者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版权转让授权书,请投稿者签字同意并加盖单位证明,以便统一管理。

2.5 人才的培养

形势的发展对编辑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编辑选题策划及后期的读者调查、市场开发的能力,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学习,提高网络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培养编辑的策划和公关能力。

3 结论

数字化的出版已成为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期刊的编辑流程和出版形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数字技术的应用也给期刊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期刊编辑人员应正视数字化出版的现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借助网络技术发展,探索期刊网络传播的运作模式[8],充分利用数字传播的优势,扩大期刊影响力,树立期刊品牌。

[1]吴根范,王青.网络环境下科技期刊出版的特点、问题及发展建议[J].编辑学报. 2009,21(3):252-253.

[2]杜玲,刘岩.科技期刊网络化优势及我国期刊网络化发展现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6):116-118.

[3]黄翠芳.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与存在问题探讨[J].出版广角,2012,192(12):72-73.

[4]沈爱民.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思路[J].中国出版,2012,10(下):23-24.

[5]任志霞,何巍,王佳凤,等.加强科技期刊编辑部建设的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1,12(8):封3-封4.

[6]钟丽君.科技期刊数字化发展探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5):689-692.

[7]霍勇刚.广东省科技期刊网络化现状及相关法律问题[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28(12):148-152.

[8]柳斌杰.加快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3):36-39.

猜你喜欢

网络化科技期刊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
期刊问答
科技期刊的分类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