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2013-08-15王淑云

科技视界 2013年19期
关键词:彩石科学素养教育资源

王淑云

(威海市科技馆,山东 威海 264200)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主题,而通过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践行这一主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科技教育实践经验,探索出如何挖掘乡土教育资源,从指导学生催生鲜明主题、激活学生参与度、挖掘探究点、捕获创新点等方面推进校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从乡土资源中催生主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实践活动开展的成功与否,选题最为关键,主题选取的科学而有实际意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实践活动便成功了一半,如果选题毫无价值,学生不感兴趣,活动不论怎样推进,最终都是徒劳的。对此我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与科技教教育研究中心的领导和老师们在制定的《科技实践活动选题原则》中明确指出实践活动选题必须来源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本土化活动资源,符合学生的发展兴趣和需求,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且要求选题必须在教师指导下来源于学生自主提出,经过逐级提炼最终确定,自主参与探究。

自2007年山东省第22 届科技创新大赛起,我校连续四年共计五项科技实践活动获省级奖励,其中两项获一等奖,两项获贰等奖,还有一项获全国一等奖。成绩的取得,主要归结为,一是学校实施全校范围内的民主化实践活动主题征集与招标活动。每学期初学校都要面向全体师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乡土教育资源活动主题”征集活动,对于大家自主上报的主题实行集中评价鉴定,择选优秀主题,对优秀主题推荐者实施奖励,并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乐于参与的学生及教师可以踊跃报名参与优秀主题的实践活动,自主参与,自主选定小组长等,并根据研究专长确定最适合的指导教师等等。在这种民主化的氛围中,学校先后催生出很多有价值,师生都特别感兴趣的鲜明主题,如“海带文化探秘”、“走近花斑彩石”、“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謎”、“探寻美丽的生态家园——对荣成烟墩角大天鹅生活栖息地环境的调查研究活动”、“探泉哪得清如许——对荣成凉水泉山泉水水质情况的调查研究”、“探秘神奇的纹石滩”等等,这些主题都是学生们从乡土教育资源中发现问题,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催生主题,这些主题让人一看便会产生参与的欲望,尤其是在经历了对优秀主题的提炼之后,召开的开题会对于主动参与的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更是有了极大的激发和促进。

2 从乡土资源中激活参与度,丰富学生科学体验

事实证明每所学校所面临的乡土教育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关键是如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乡土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

我校注重指导实践活动小组针对活动主题,步入社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与了解,并对掌握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达成预期的目标。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学生的体验是深刻的,自身获得的提高也是多元化的。我校学生从身边乡土教育资源中开发出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主题,展开广泛调查。如在“中学生上网调查研究”活动中,小组成员利用自己的放学和休假日时间,采用随机抽查法,对200名中学生、100名学生家长、40名中小学教师、10 位网吧老板,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到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问题。同时,还通过社区明访、暗访等方式对网吧进行实地考察,对网吧的营业时间、收费以及上网的人员组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网络对青少年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和建议。在“中学生营养早餐问题”的调查活动中,小组成员利用早到校时间,对在校学生及家长进行早餐情况的问卷和访问调查;利用课余时间请教和访问相关教师、营养专家和医生等;并通过查阅书籍与网络的形式将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化,最终全面了解到中学生的营养早餐状况,发现了学生在日常的早晨进餐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也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学校实践小组在“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谜”活动中,同学们来到昔日的荣成八大景之一——“峨石瀛波”进行实地考查,对瀛波内部生态环境、外部居民及工厂环境、大海潮汐及码头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持久性的实地考查,基于此,学生还发出“拯救峨石瀛波美景”的感慨倡议。

以乡土教育资源为内容载体,开展校外科技实践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了参与程度。学生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也培养了社会实践能力与交际能力等,这些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在乡土资源中挖掘探究点,提升学生探究品质

乡土教育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学生在一些问题的探究中需要与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合作完成,这要求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合作意识和品质,在活动中精于挖掘探究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研究品质。指导教师要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搭建起广阔平台,提高研究技巧,实现了个体和同伴间的共同目标,促进了人格的健全发展。

我校学生在“探寻峨石瀛波消失之谜”的活动中,同学们合作起来默契而又愉快,“采访组”兵分两路,一路采访瀛波河两岸上了年纪的居民,请他们口头描述对“峨石瀛波”的记忆与感受;另一路到图书馆查阅《荣成县志》等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兵合一处,汇集整理出文字资料——记忆中的“峨石瀛波”;最后,美术与计算机小组的同学,分别用纸质和电子的方式努力再现“峨石瀛波”曾经之美景。“环评组”分三步开展工作:首先,沿瀛波河域实地考查环境状况,并调查沿河居民;其次,采集水样和水生动植物样品进行化验分析,掌握水体情况;最后,综合分析总结出“峨石瀛波”消失的原因。“宣传组”组织了环保小分队,定期到瀛波河边捡拾垃圾,到两岸居民区及集市上进行宣传;同时呼吁校内同学向家长们讲述“峨石瀛波”消失之谜,唤起所有人的保护环境。在“中学生营养早餐调查”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更需要分组合作: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一组同学采访校医和分牛奶的老师;活动能力强的一组同学抽样调查在校生的体重身高比例:一组电脑高手上网搜索资料做出营养搭配表:交际力强的一组同学分头对家长、学生、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等等,分工合作明晰而高效率,使学习任务完成的又好又快。

实际证明,实践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点就是指导教师要事先从乡土教育资源中预设性挖掘内容探究点,活动前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让学生在活动中碰到困难能够自觉与伙伴开展合作,实现学习目标。

4 从乡土资源中捕获创新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处的社区中搜集有价值的研究线索,通过观察、分析,捕获创新点,去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海带文化探秘”活动中,有许多同学在观察海带的营养价值宣传片之后,产生许多奇妙的想法,如,进行海带淡水养殖或无土栽培,让更多内陆的孩子吃上新鲜有营养的海带,减少大脖子病的发生。有的学生想出把海带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面食、零食、饮料、耐放的干品甚至保健品等,让更多的人能更方便的吃上含碘高的食物。再如“走近花斑彩石”实践活动中,有的小组提出,花斑彩石花纹的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形成、颜色的形成等等问题,通过质疑,获得更全面的知识;有的小组在开展“花斑彩石的开发利用”这一主题中,提出很多新点子,如将风景区与周边环境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如它东北面的崮山半岛,也可以作为旅游区的一部分,在山与“花斑彩石”景区之间加上一条空中缆车;也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如海边的鹅卵石出售给游客,既扩大旅游区的知名度,又增加经济收入等等。有的同学还将花斑彩石的保护提出来,探究出诸多不利于花斑彩石生存环境的行为和做法,并就此提出倡议等等。

其实创新活动是各种心理活动在最高水平上的综合,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尊重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及创造力。当学生发现和提出含有创新成分的“新奇”问题时,教师应及早抓住这种难得的机会,因势利导,不仅能极大鼓舞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有助于锻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创造能力。

总之,充分地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校门,不再拘泥于书本、迷信于权威,以独立思考或合作的方式进行科学实践和探究,树立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思想观,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1]李大光.科学素养不同的概念和内容[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0(1).

[2]梁军萍.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长治学院学报,2005(6).

[3]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倡议[N].大众科技报,2006-03-12.

[4]赵亚辉.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创新型国家建设之基[N].人民日报,2006-03-21.

猜你喜欢

彩石科学素养教育资源
陆上丝绸之路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美石鉴赏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祈 祷
君临天下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