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思路

2013-08-15包镇红

科技视界 2013年34期
关键词:材料科学无机基础

包镇红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 景德镇 333001)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粉体工程等材料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和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研究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制备、性能、使用效能四者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因而它是具有立体性质的一个科学领域[1-2]。本文首先分析了《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然后针对该现状谈几点教学改革的思路。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难度大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是材料学科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内容广泛,逻辑严谨,科学系统,注重新概念、新理论、新工艺、新材料以及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交叉;大量应用学生先修完的《物理化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众多课程中的内容,而且对先修课的掌握程度要求比较高;加之学生刚刚接触材料类专业基础课,学习效果往往不尽理想,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难学[3]。

1.2 学时数不足

一方面课程理论学时减少,我校由原来的70学时减少至56学时;另一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新型无机材料不断涌现,教材知识量显著增加。《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所面临的学时数不足与课程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更新的矛盾日益加剧[4]。

1.3 90后学生学习不刻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强,兴趣爱好广泛,知识面宽,但自控能力差,学习不刻苦,吃苦精神不强;而且部分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似有屈就普通高校之感,对所学专业不甚热爱,学习目的不明确。

2 教学改革思路

2.1 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整个课程分为三个主要部分[5]。

2.1.1 无机材料的结构、性质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结晶学基础、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熔体与玻璃体、表面与界面等内容。强调晶体结构缺陷、熔体和玻璃体的结构等内容,弱化结晶学基础等部分教学内容。

2.1.2 无机材料的热力学部分:主要内容为热力学应用、相平衡。由于学生之前已修过《物理化学》,所以精简热力学内容,重点讲述相平衡中的二元、三元相图及其应用等内容,强调三元系统相图的判定规则、结晶路程等知识。

2.1.3 无机材料的动力学部分:包括扩散与相变、固相反应、烧结等内容。重点讲述材料在高温下的动力学过程,材料的烧成工艺对性能的影响,为后续课程陶瓷工艺学提供理论基础。

2.2 加强前沿成果介绍,培养学生兴趣

在兼顾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重点的同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引入课堂,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和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在讲授粉体表面与界面时,引入纳米材料内容。

2.3 制作优秀课件,采取多媒体教学方式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的好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多媒体课件不同于教科书和备课笔记,无需大段的解释,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最优化设计。制作优秀课件,关键在于全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应主要围绕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的表现上[6]。《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有大量的图形、公式、化学反应式等用黑板难以解决的信息。用多媒体教学极大的丰富了课程教学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需要详细透彻讲解或学生难以接受的内容,用黑板板书讲授,实现多媒体与传统两者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2.4 教学形式灵活,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授课过程尽量多举实例,结合工艺进行讲解,尽量扩充理论应用方面的实际例子,突出实用性。使学生从枯燥的理论中解脱出来,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其次,让学生为主体参与教学。预先告知某一教学内容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下准备,推举代表上台讲授,通过换位方式,学生既掌握了教学内容,体会到了备课的辛苦,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融入情感教育

3.1 既热爱学生又对学生要求严格

情感教育在大学的教育中也常常被忽略,尤其是没有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似乎学生的思想教育都是辅导员的事情,与我们专业教师很遥远。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弟学妹,从人生的理想,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多关心多帮助,课间多注意与学生沟通,掌握学生的动态,使学生真正体验教师关心关怀他们的良苦用心[7]。同时对学生要求严格,比如上课考勤,课堂提问记录,批改作业评分登记等等,通过得力的措施促使学生重视该课及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保证教学质量。

3.2 挖掘专业课程的情感性因素

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出情感性因素,让学生发现课程学习所蕴含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习兴趣[8]。比如讲鲍林规则时,展开讲讲关于鲍林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家庭背景、科研工作经历及他对于结晶学的贡献。花些时间讲伟大科学家的奇闻秩事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于课程的兴趣。

4 结束语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改革,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素质和外语能力的培养,总之教学改革的成效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

[1]陆佩文.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韩培德,张艳,李玉平,等.“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科教园地,2007(12):85-86.

[3]赵慧君,穆云超,范积伟,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9):218.

[4]宋晓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23(2):109-111.

[5]葛金龙,王传虎.《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1,27(4):259-260.

[6]王湘利.提高多媒体课题教学质量不能忽视的四个问题[J].现代教育研究·普教研究,2010(5):77-79.

[7]杨涵崧,李国晶,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2,15(4):6-8.

[8]李冰水,谭琪.论情感教育在我国高校学风建设中价值的多重思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3):63-65.

猜你喜欢

材料科学无机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整式”基础巩固
无机渗透和促凝剂在石材防水中的应用
我校省级高水平应用特色学科简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加快无机原料药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途径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7年优秀审稿专家
Fe2(SO4)3氧化脱除煤中无机硫的研究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