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思考

2013-08-15扈秀玲

科技视界 2013年34期
关键词:社会化农机作业

扈秀玲

(富锦市兴隆岗镇人民政府,黑龙江 富锦 156100)

0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农机产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机服务体系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社会化服务,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户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这些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我国农民增收和农机化又快又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文就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1 农机服务组织的形式

1.1 农机协会

由各类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农机大户、农机使用者和支持农机化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组织起来的,一种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自我服务性群众组织。

1.2 新型乡镇农机站

现有的乡镇农机站根据市场需求,加强管理,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水平更高、服务功能更强、机制更灵活、发展后劲更足。

1.3 站改农机服务股份公司

指导转为经济实体的乡镇农机站,以原有站办实体固定资产折价入股,整体改制成农机股份作业公司,并吸引其他机械、资金、技术等入股,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完善融资、分配和利益联结等机制,形成产权明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农机作业服务组织。

1.4 农机服务合作社

由多种农机经营体按协议或合同联合起来,通过带机入社、带资入社等,组成机械组合、人员协作的农机服务合作社。

1.5 农机专业大户

农机专业大户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利用农机大户遍及乡村各地、影响力大的优势,发挥其流动宣传站、服务带头人、增收示范点和新技术推广员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增加作业服务收入。

2 制约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因素

2.1 各方扶持力度不够

在财政、信贷、税收、土地征用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没有比较系统、明确的优惠政策。目前,农机服务组织最迫切的要求是解决机械存放场地、库房建设用地和基础建设资金补助。许多机械露天存放既不安全也不利于机械的保养。

2.2 经营管理水平有限

从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成员少,规模小,管理松散,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农机服务组织的农机具结构大同小异,作业项目雷同,难以满足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多种需求。

2.3 社会化程度不够高

目前在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中,个体经营的农机户较多,处于一种松散自发的状态,且多数农机具相对老化,难以按照农机化作业标准完成服务,这就造成了在作业过程中,作业质量参差不齐,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难以实现。同时,作业地点单一,只有联合收割机实现了跨区作业,大部分农业机械仅局限于本村或县内乡镇作业,机械的利用率不高,作业量小,收入较低。作业淡季农机户绝大多数为分散经营,相互间缺乏协作,没有形成有效的联合,难以发挥整体功效。

2.4 农机作农业时间有限

农机作业季节性强,机械利用率低,每年大规模作业只有夏、秋2个季节,农机作业时间相对较短,一般每年的作业时间为12个月,多数经营户处在长期没活干的状态。随着油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农机作业成本逐年增加,效益较低,不利于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

2.5 农机化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原有的机耕道毁损严重,致使机车通行能力差,安全系数低,增加了农机作业的难度和成本,加上田块分散,品种不统一,你种我不种,成熟时间落差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机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和农机效益的充分发挥。

3 加快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思考意见

3.1 确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的战略地位

依托资源优势,搞好统筹规划,确立主导服务项目,使其逐步形成规模,是发展农机服务组织的基础。要把农机服务组织建设纳入各级政府有关农业农村经济决策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要担负支持、扶持、引导、协调、规范和提供减免税等服务工作,努力搞好农机服务体系的培育,并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使其真正成为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成为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坚持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过程中,始终维护“民办、民管、民受益”这一基本原则,坚持自愿、互利、民主管理、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原则。在发展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做到推动而不强迫、扶持而不干预、参与而不包办,使农机服务组织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民主管理要求来规范运作。尽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农机组织的形式加以界定,并将其建立、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利益分配等纳入法规管理。

3.3 加大对农机服务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工作,要把该项工作纳入当前主要工作日程,要加强指导并组织研究扶持措施。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提高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服务组织,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机具、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充分利用各级政府购机补贴政策,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时,重点向农机服务组织倾斜,购置和使用新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争取燃油补贴,税收减免等扶持发展政策。三是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对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更大型、新型农机具给予低息、贴息贷款和保险担保政策;给予农机具库房和场地、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补贴。

3.4 进一步规范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标准

为进一步规范服务组织建设,要指导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管理机制,真正形成一个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保证农机服务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机使用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机化的发展。

3.5 不断加强农机技术指导与服务

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民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引导、组织农机大户联合开展作业服务,整合资源,形成利益共同体,逐步走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同时,加强跟踪指导和服务保障工作。通过开展培训、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定期进行走访、座谈、调研,及时了解发展经营情况,总结推广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推动农机服务组织上规模、上水平。把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农机管理的延伸和补充,指导其有效承载落实技术推广、政策宣传、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生产组织等农机管理工作,为基层农机管理搭建新的平台。

[1]石超.当前我国农机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04.

[2]贺振文,赵汉生.浅谈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12.

猜你喜欢

社会化农机作业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不一样的农机展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