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图书馆借阅的现状及对策

2013-08-15杨秀敏梁其学

科技视界 2013年10期
关键词:馆员读书图书馆

杨秀敏 梁其学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书馆,广西 柳州 545004)

1 高职高专学生走进图书馆借阅的现状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培根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为师生教学科研服务和提高读者素质,纸质文献是其根本保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图书馆越来越像陈列馆,那些曾经应该被屡屡翻阅的书刊报纸现在许多都是在角落里被灰尘覆盖。作为大学图书馆的工作者,我们对于这一点的感触颇深。在早些年,我们的图书馆是人满为患的,常常是这本书借出去,刚还回来又会有人来借,我们都为高校大学生乐于读书的精神所感动。可是近年来,我们发现,进入图书馆的同学越来越少,借阅量下滑的幅度比较大。有数据显示,当代高职高专学生读书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30%左右,常出入图书馆的仅有20%;会经常阅读或阅读过名著、专业著作的不到10%,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有关教育者和图书馆的高度重视。

2 学生到图书馆借阅少的因素

2.1 学生本身,信息意识薄弱,阅读手段变化

由于大学一年比一年扩招,录取分数越来越低,高中生进入大学的机会增加了,但我们发现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是一代不如一代。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很多老师、家长都要求学生以课业为主,不主张看课外书,因此没养成阅读的习惯。到了大学,这些学生仍然不大喜欢看书,不知道看些什么书,有的同学说,自己看书很慢,看了又记不住,觉得看书好累,根本就是不会阅读,有些学生大学三年中,图书馆的书一本都没借过或读过,这是导致到图书馆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少的最根本原因。

大学校园中电脑越来越普及,大学生的阅读手段从纸本阅读转变为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另外,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使得大学生们越来越倾向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玩手机游戏,上网聊天,上网看小说或电视剧,图书馆对他们来说就没有多少的吸引力了。

有些大学生从高中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后,感觉没有的压力,身心都轻松了许多,逛街、购物、玩游戏、娱乐等也就成了他们的习惯,不思进取,谈恋爱,得过且过,这也是学生们少去图书馆的又一原因。

在我们对大学生不去图书馆原因的调查中,大多数学生因为对图书馆的馆藏、借阅流程等不熟悉,所以认为图书馆是繁琐的,选书、借书、在规定时间内抓紧看完、还书,整个过程漫长,不值得浪费精力。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还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①大一新生对图书馆规章制度不熟悉,他们也不适应在忙碌紧张的学习中外去寻找课外知识。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对借阅书籍流程的不了解,他们更多选择不去图书馆内读书,而倾向于自己在寝室自习;②而毕业生大多忙于毕业论文和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实习、找工作,很少有精力去图书馆内看书。

2.2 学校方面,经费紧缺

大学生们远离图书馆,固然有其个人的原因,但是学校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高职高专院校三年的课程压缩到两年半上完,课程安排得比较满,甚至有时晚上都要上课,这使得学生的课余时间减少许多,学生到图书馆借阅的时间相对以前就少了许多。

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高职高专由上级下拨的经费是差之甚远,有天壤之别。就学校本身而言,因为学校要提升,有很多方面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由于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投入图书馆的经费欠缺就比较严重,制约了书刊的购置、更新的设备、数据库的建设等等,更不能进行数据库的自建,图书馆的发展严重滞后,图书内容陈旧,不能吸引读者,入馆人数自然就少,借阅率必然降低。由于馆藏资源不够丰富、图书馆资料更新速度远远赶不上当前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许多新鲜的理论、当代的著作并没有及时吸纳到图书馆中,这样就直接导致了图书馆吸引力的下降。

图书馆目前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新的书籍、学生感兴趣的书籍较少;设备很少更新,各方面都停滞不前;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馆员素质极差,不信任学生,对学生的咨询不耐心,态度不好,学生本来就不够自信,受打击后心里害怕,这也是造成学生不愿去图书馆借书、学习的原因。

2.3 社会方面,学习风气日行渐远

“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人读!”对此我们图书馆人深有同感!在社会因素中,首当其冲的是电脑网络的发展。电脑网络的飞速发展,带来的是崭新的生活方式——快速、便捷、高效。可是这种方式具有一个弊端,它会渐渐地使人们不爱思考,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因为信息太便捷了——随便动动手,百度一下,或者打开谷歌,就什么都知道了,也就不用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去思考了。

还有就是,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美食,购物,影院,游戏比比皆是,将大学生们的生活塞得满满当当。综上所述,这就是一个快速的社会,物质化的、享乐化的生存方式,那又如何能要求大学生日日在清冷的图书馆里安静苦读?

3 解决学生越来越少走进图书馆的对策

3.1 对于学生个人,有意识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学会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当代大学生在未来肩负的责任是非常重的,为了能够将来有所作为,必须拥有深刻的思想,而深刻的思想,来源于不断的思考,而指引思考方向的,就是书籍。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了获得书籍,高校大学生就应该走进图书馆。所以,想要提高大学生走进图书馆的程度,首先需要学生们从思想上就树立重视图书的思想。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图书,才能够真正热爱它。

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贴近文化巨匠、科学巨人的心灵世界,摆脱网络、娱乐等诱惑,静下心来,投入到书籍的世界中去,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博览群书,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提高学生的学识,为将来的人生打好基础。

3.2 对于学校,重视图书馆在学风校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投资力度

学校领导的支持非常关键。图书馆的馆长要和学校领导密切联系,经常汇报国内图书馆的发展动态,汇报资源的使用情况和学生们的到馆和借阅情况,使校领导随时了解图书馆,关心图书馆的发展,加快对图书馆的建设,缩短与其它高校图书馆的差距,使设备、信息资源能得到应有的及时更新。

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经常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做学生的楷模。学校及图书馆可以倡导各大社团不定期举行各种有利于读书风气加强的活动,例如,“好书我推荐”“走入你心灵的大文豪”“书香满园”“有奖征文”“播撒阅读种子,构建校园文化”等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大学生们的生活,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塑造品味高雅的校园文化,提升阅读风气。这样,大学生就会更多地走进图书馆。

图书馆自身的工作必须加强。图书馆应该加强与系、部老师的联系,与教学秘书、辅导员沟通,在系、部开设图书宣传窗,推荐新书、好书,比如学习广西生态职院,制作“读书活动”百部推荐书目一览表;让老师们充分利用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指导,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学习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讨论,学生们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越来越多的课外知识,图书馆对他们就越来越有吸引力。同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为大学生开办“怎样利用图书馆”“图书馆并不遥远”之类的讲座,吸引大学生走进图书馆,使大学生懂得图书馆在他们今后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萌发“利用好图书馆”愿望。比如很多高校的图书馆开设了文献检索课,此举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获取最新知识的方法途径,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并增强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由不愿走进图书馆变成每天都离不开图书馆,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增加图书馆人员培训的机会,不断学习业务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出去,长见识,多交流,找差距;也可以请进来,请专家做讲座,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加强服务能力,以良好的态度和精神面貌迎接读者,让读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图书馆还应该开展学科馆员服务,提升个性化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馆员不只是在图书馆接受读者的咨询,应该成为主动走向系部,了解系部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检索服务和信息素养培训的学科馆员。甚至学科馆员已不满足于在教师的办公室和院系的会议室里活动,而是把服务继续前移,将其延伸、嵌入到了专业课的课堂,由专业课教师分拨课时和环节,请学科馆员来讲授信息检索知识。向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习,北京大学图书馆目前已经有部分学科馆员将服务延伸、嵌入到了专业课堂,今后将进一步争取学校和院系的支持,把学科信息服务嵌入到更多的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并逐步加大学科覆盖面。

3.3 对于社会,积极采取措施,倡导全民读书

存在一些社会风气浮夸、精神文化贫瘠的现象,这些导致了大学生越来越远离图书馆这个精神圣地。在此,我呼吁社会上的大众积极地采用各种方式,倡导全民读书,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大家都乐于走进图书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这是一种熏陶,也是一种享受。关于这一点,很多国家在“世界读书日”当天或者前后一周、一个月的时间内都会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图书馆、媒体、出版商、学校等机构团体都可以做一些赠书、读书、演戏等鼓励人们阅读的事情,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搞成别开生面的欢乐节日。

4 结语

大学生是否进入图书馆,从某些意义上来讲说明的是整个国民的人文素养程度,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分析原因,找出答案,为图书馆重新鲜活起来做出贡献。作为一个图书馆人,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努力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图书馆,利用好图书馆。如何才能做到“每书有其人,每人有其书”,这是我们每个图书馆,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我们图书馆人任重而道远!

[1]刘一宁.论21世纪的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2(01).

[2]于维娟.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现代情报,2006(07).

[3]席惠芬.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刍议[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0(03).

[4]袁宝宇,杨华.浅谈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现代情报,2007(09).

[5]朱强.如何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报,2012-11-30.

猜你喜欢

馆员读书图书馆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图书馆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飞跃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