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恶意软件及防范对策探讨

2013-08-15孟雪梅

科技传播 2013年23期
关键词:程序计算机软件

孟雪梅

吉林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

随着计算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恶意软件也更加泛滥,这给我国的网络市场秩序带来极大的破坏性。无论是多强大的网络系统,一旦被恶意软件侵袭,便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果想要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计算机恶意软件现状

恶意软件就是指通过一种非法手段侵入用户电脑中,从而达到盗取客户信息的目的。这种软件对网络系统的危害非常大,只有具体了解恶意软件的现状,才能够提出相应对策来改变现状。

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经济作为新生的经济力量已经变得逐渐成熟起来,很多人都开始挖掘网络的潜力,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利于不败之地。因此,很多公司开始在网络程序中添加自己产品的广告与推广软件,一旦网络用户点击链接,就会被强制安装他们的软件,最终导致恶意软件累积得越来越多,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减少,程序运行也会受到很多阻碍。

在2008 年,有网络公司曾经做过一个恶意软件的调查,调查结果发现90%以上的网络用户都曾被强制安装过恶意广告软件,只有百分之一的网友表示从来没有受到过恶意软件的侵害,从这个比例可以看出我国的恶意软件过于泛滥,并且亟需采取应对措施。

据专业资料表明,世界互联网的恶意软件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国内目前对于恶意软件的破坏行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标准来约束,导致有些公司钻法律空子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发布各种恶意广告软件,用户是其中最大的受害者。

2 恶意软件特点

恶意软件的肆意发展对整个网络环境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很多计算机用户把恶意软件理解为网络病毒,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恶意软件具有很多特征,对计算机网络都有着极强的危害性。

恶意软件的特点:首先是强制安装,一般未经用户同意,恶意软件就会自动在用户电脑上完成安装;其次,恶意软件卸载困难,即使在用户卸载之后,里面也还留有残余的程序;再者是广告泛滥,未经用户同意便在用户电脑上篡改程序,安装恶意广告软件;再便是恶意捆绑,欺骗用户下载软件之后便连带一系列恶意软件自动安装。这些恶意软件都属于侵权软件,严重损害了用户利益。

3 恶意软件危害

我国的恶意软件已经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它严重损害了用户的根本利益,给网络程序带来很大伤害。

3.1 计算机运行效率变低

恶意软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行为记录软件、恶作剧程序、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等等,这些软件都对网络环境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它们具有卸载困难、强制安装等特征,当用户的计算机被安装上这些恶意软件之后,一旦用户开启计算机,恶意软件便开始自动运行,占用用户计算机的大量内存,并且影响用户对计算机的正常操作,很多恶意软件都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运行,引发计算机程序瘫痪。另外,恶意软件的清除过于困难,如果清除不彻底,仍然会影响计算机运行效率。

3.2 网络信息受到严重危害

很多恶意软件都会以木马形式来进行安装,例如间谍软件就是如此。在以木马程序安装之后,它便能够窃取用户计算机的具体信息以及用户详细资料,还有可能利用远程控制技术直接对用户计算机进行操控,并且利用用户信息来展开一系列非法活动,侵害用户声誉。虽然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趋势,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恶意软件程序盗取网络信息提供了机会。例如有很多人都在使用同款软件,这些软件中也存在恶意软件程序,一旦用户在这些软件上进行注册,恶意软件就会趁机获取用户信息,导致用户信息泄露。

3.3 网络活动无法正常运转

有些恶意软件表面看起来正常,其实里面存在很多陷阱,虽然它们无法获取用户信息,但是这些软件中连带的一系列软件能够侵犯用户权利,获取用户信息。很多强制性安装软件会在用户计算机中自动安装插件,并且经常有广告信息自动弹出,系统资源便会大量占用,用户计算机的运行速度会因此变慢,操作会受到很大影响。

4 计算机恶意软件的防范对策

4.1 用户加强安全设置

为了避免恶意软件的骚扰,用户必须定期清理自己的计算机,对系统补丁及时进行更新,减少系统漏洞,设置计算机密码,做好计算机的安全登录工作。对于不需要的服务端口要及时关闭,尽量避免安全隐患,例如远程协助、远程注册表等功能要减少使用率,恶意软件最容易通过这些功能来侵害用户计算机。

4.2 增强预防意识

增强预防意识能够有效规避恶意软件篡改计算机程序的风险。用户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中,不要随意打开陌生网站,软件下载必须要在正规网站进行操作,否则,连带的恶意软件便能够进入用户计算机。用户在下载软件时要看清楚是否需要安装不正规插件,同时对java 程序也要减少使用,它经常会携带很多恶意代码,影响用户计算机操作。

4.3 做好软件修复工作

由于计算机被侵害的几率比较大,因此,用户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要及时做好软件修复工作,利用杀毒软件监测计算机的状态,如果发现有恶意软件篡改计算机程序,用户便要立即对其进行修复,确保计算机在健康安全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5 结论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恶意软件危害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网络环境的影响因素也逐渐变多,在应对计算机恶意软件的侵害时,一定要把影响计算机运行的综合因素考虑全面,找出出合理的应对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恶意程序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存在形式,针对它给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合理建议。

[1]张春华.面向恶意软件的分类与特征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D].山东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0.

[2]柴秋军.计算机恶意软件及防范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1).

[3]王志,贾春福,鲁凯.基于环境敏感分析的恶意代码脱壳方法[J].计算机学报,2012(4).

[4]吴逸伦.基于隔离环境的恶意软件网络行为监测与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

猜你喜欢

程序计算机软件
禅宗软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软件对对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