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下的精确新闻报道发展路径探析

2013-08-15王英钰

科技传播 2013年23期
关键词:采访报道新闻报道调研

王英钰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 100048

2012 年,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以“你幸福吗?”为主题的精确调查采访,众多记者奔往全国各地,在街头采访了教授、游客、医生、民工等社会各阶层人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新闻频道各档整点新闻节目中的播出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之后,央视陆续推出关注孩子性教育问题的街访调查《你从哪里来》、十八大后续街访调查《我的小康》和在交通安全日的街访调查等,这些采访中用到的精确新闻采访方法正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央视及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并在2013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1 精确新闻报道——社会学抽样调查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

在日常新闻报道中,记者想要对诸如“你幸福吗?”、“你认为小康社会应该是什么样的?”等类社会问题进行报道,如果对涉及这个话题所有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是根本无法做到的。这时最佳的方案就是选取采访对象的一部分进行抽样采访,通过有代表性的群体抽样来还原出总体的情况。而且随着如今各种社会问题的突现和日益复杂的媒体采访生态,单凭个别个案的采访和传统的经验性观察,是很难满足日益复杂的新闻采访报道需求的。

精确新闻报道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新闻采访报道的缺憾,它在方法论上巧妙的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新闻采访报道融合在一起,它强调新闻素材搜集整理手段的科学化,以数字精确分析来体现新闻采访报道的客观性。抽样调查是精确新闻采访报道的唯一手段,因此完全客观的精确新闻报道实际上就等于抽样调查报道。

2 大数据时代下精确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媒体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数据在全球快速传播,大数据时代对新闻采访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机遇,新闻采访要在大数据时代提高报道的专业性。“你幸福吗”式精确新闻调查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了一个新方向,但在实践中却存在如下问题:

2.1 精确新闻信息加工程度低

由于目前中国新闻记者队伍中大多是新闻传播等人文社科类专业背景,因此这些从业人员明显在社会调查方法方面存在较大的理论空白,这表现在实际从事精确新闻采访报道时往往直接引用第三方调查机构的调研成果,简单的刊播消息,而未能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甚至目前新闻界仍有部分记者对精确新闻采访报道持怀疑和观望态度,这导致精确新闻信息加工程度过低。

2.2 精确新闻的现实针对性差

正如前文所述,由于新闻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调查方法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也很难独立对前期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挖掘,即使精确报道数据中有大量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记者也很难将其提取发现,这导致精确新闻报道中只是表层的就数据谈数据、就结果谈结果,很难将精确新闻报道的题材扩大化,导致其现实针对性较差。

2.3 精确新闻的真实可靠性差

虽然目前很多记者都认识到精确新闻采访报道的重要性和先进意义,但由于不能科学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方法,导致在抽样过程中存在误差如从样本采集不具有代表性、无效的因果推论、用自愿的样本推论等等,因而导致有些新闻报道相互矛盾,严重影响了精确新闻采访报道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4 精确新闻的新闻时效性差

虽然诸如“你幸福吗?”、“小康社会你怎么看?”这类精确新闻采访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但仔细推敲其新闻时效性并不是很强。在实际新闻采访报道中时往往见到一些新闻报道所引的精确调查结果往往是一年前甚至多年前的调查数据,虽然从选题设计到搜集数据再到整理得出结论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但这种引用过时数据的报道可能更多地是与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精确新闻专业素养不够,同时又缺乏积极地跟踪精确新闻数据的热情有关。

3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精确新闻报道发展路径探析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除了去一线做大量的精确新闻采访报道外,互联网上也有大量的精确新闻数据可以为新闻记者所用,但针对当前精确新闻报道信息加工程度低、现实性、真实可靠性及新闻时效性较差的不足,我们需要在如下方面做些改进。

3.1 加强精确新闻采访技能的培训

这一方面要加快对在职新闻从业人员中对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教育培训,强化他们的调查、统计、分析数据的技能,摆脱他们对精确新闻采访的认知盲区,能够将所学的社会调查方法灵活应用于精确新闻采访报道中。同时也要倡导和呼吁各新闻院系进行课程结构调整,加大社会调查方法、精确新闻采访报道等方面的相关课程,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下对新闻专业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3.2 加强与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新闻从业人员在增强自身精确新闻采访调查能力的基础上,应该更多的利用好大量第三方专门调研机构的资源,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协作。除了保留目前的作为第三方调研机构调研结论的新闻发布平台功能之外,还应建立一种新型的沟通协作关系:第三方调研机构是新闻媒体的代理者,新闻媒介需要通过第三方调研机构定期提供的调研数据充分了解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客观事实并从中提取有新闻价值的选题来。

3.3 确定科学的选题,制定有效精确采访计划

首先需要确立科学的选题,更有效地进行调研,一般精确新闻调查报道面都很宽,且时效性要求不是很高,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时,应把握民生民意,尽量选用非商业性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报道题材。其次要制定完善的报道计划,包括抽样方法、问卷设计等,并分配合理的人力和物力实施计划。

3.4 确定精确新闻采访对象开展调查

调查者要加强前期的采访,最大限度地获得样本资源。在能力范围内,媒体要建立权威的调查机构,打造一支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记者队伍,由他们独立调查,并对调查过程进行把关;或者委托社会上的相关机构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机构的实力、信誉进行把关。此外,也可以进行跨媒体合作,这不仅能减少调查成本,做到人员、技术共享,还能充分利用其它媒体的影响力,提高调查的知名度和报道深度。

3.5 整理数据有效分析精确新闻采访结果

记者既采用线上鲜活的采访方式、质朴的纪实性文字图片等形成注意力,又要在线下进行专业化调查和数据分析,这样才会在结论公布时形成报道影响力。媒体主动介入的报道方式,可实现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报道,在大数据时代下建立起自身的品牌形象和公信力。在客观分析梳理采访数据的基础上,新闻从业人员要跳脱出单纯的数据调查报告的局限,有效的将数据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广开思路,综合运用各种报道方式进行有点有面的新闻报道,将各种新闻信息资源整合利用。

3.6 展示精确新闻报道结果,升华报道立场

媒体不仅要客观展示专业化数据,还要选择具备新闻价值的数据,要运用更灵活的手段传播数据,使数据的表达更生动形象,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第一,数据表达要简单,尽量使用简洁的数据形式;第二,数据表达要形象,通过配上图表、运用透明背景等方式,生动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第三,展现数据背后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反映典型事件和人物,展现富有感染力的细节。

4 结论

21 世纪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在大数据的时代浪潮下,经过以上的改进和努力,精确新闻采访报道必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以其客观、全面、真实、科学性成为最具生命力的新闻报道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采访报道新闻报道调研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论突发性事件中记者的采访报道技巧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信息意识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运用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保障新闻工作者依法采访报道——设立中国新闻工作者援助项目的背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