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电视台对农电视节目的探索

2013-08-15

科技传播 2013年23期
关键词:三农电视节目栏目

吕 哲

四平电视台,吉林四平 13600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国家高度关注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农业发展,我们的对农节目也要跟上农业发展的脚步。经过20 多年的努力,我们的电视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上星频道不断增加,电视荧屏空前繁荣,但真正属于农民观众的电视节目却寥寥无几,显然目前的农业节目无法满足农民观众的需要。

省以上电视台节目往往有明显的都市色彩,商业化气息也较浓,市、县级电视台节目由于切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特点、方言特点等,农村观众更喜欢收看。当地电视节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方电视台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多创作一些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使我们的电视节目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1 充分认识地方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的重要意义

从目前电视观众的结构来看,农民是电视的重要收视群体,对农节目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居住环境、生活习惯、接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影响,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网络,电视因其视听结合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农民观众朋友的青睐,农民观众成为电视最大的收视群体。在现在各种媒体竞争激烈、各电视频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争夺更多的受众群体是我们发展要面临的重要大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三农”问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省是农业大省,我们市是粮食大市,我们台两个电视频道的大部分观众是农民朋友,电视做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联系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更应该围绕地方中心工作大局,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因此,无论是从争取农村受众,还是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看,我们的电视节目都应该积极努力地开拓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做为地方电视台,如何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是我们电视从业者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2 认真了解广大农民观众朋友的收视需求,找准栏目服务对象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一部分电视观众已经流失,但据调查,农民观众数量和农民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都在增加,农民获取信息以及休闲娱乐的主要途径仍然依靠传统的电视媒体。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对信息的需求非常强烈,农民最急于了解的是那些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方针、政策。一是政策信息,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以及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文件和法律法规。二是行情信息,了解市场供求变化趋势,指导群众避免出现增产减收现象。三是科技信息,发挥种植养殖、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作用,使农民依靠科技增产增效。四是农资信息,包括化肥、农药、农机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供求信息价格、供求数量,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农民自身权益,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投入中预防上当受骗。五是天气信息,在春播秋收的农忙季节,及时了解天气情况,提醒农民朋友采取适当措施抵御天气变化,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程度。我们地方电视台服务“三农”,就要立足本地,设置的栏目必须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迅速准确地把党的“三农”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让农民朋友们及时了解和把握。

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样,农村和农民的面貌才能真正改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休闲娱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农民看电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项关于农民休闲娱乐形式方面的调查问卷中,“ 你平时主要的业余活动”的一项,包括“ 看电视”、“打牌”、“ 读书看报”、“运动”“上网”、“闲聊”“看戏曲”等若干选项,结果农民选择“看电视”的达到80% 。相对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居住环境相对封闭,文化生活比较少。那些具备和农民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审美观、相同的生活理念的文化娱乐节目就受到农民的喜爱。我们地方电视台作为基层电视台,更要了解农民这方面的需求,利用当地优势,挖掘本土民间文化,采编制作农民观众喜观的文化娱乐节目,使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使我们的电视频道成为一块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文化品们的沃土,更好地服务于“三农”。

3 打造精品对农电视栏目

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档节目是不是受到观众的肯定,决定着栏目的存在价值。节目要想被农民观众接受,就得深入到农民中去,让农民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农民想了解的相关政策,想掌握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信息,我们应该在节目中为他们提供引导和指导。那些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事,更使他们倍感亲切。只有节目内容贴近农民生活,才能被农民所喜爱,才能使农民更加关注农业节目。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栏目质量上狠下功夫,打造一个良好的对农宣传平台。

我们在开办《聚焦新农村》《科技视博园》等自办栏目之前,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向广大农民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来指导我们进行栏目设置,做好栏目定位,围绕“做农民的知心朋友,办农民喜爱的栏目”的宗旨,采编制作节目。《科技视博园》播出了大量实用科普知识,介绍农业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播报农业政策法规,讲述最新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成了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节目播出后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聚焦新农村》节目展现了那些农村建设中改革者和开拓者的创业历程,在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人新事新风尚。相继播出的梨树县霍家店经济园区和孟家岭文化大院等相关报道,反映了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成果,展现了当代农村广大农民朋友们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

4 提高采编人员素质,切实办好对农节目

很多编辑记者来自城市,在情感上难以接近农民,做出的节目不可能受农民欢迎。这就要求我们地方台记者深入基层,接触群众,掌握农民朋友的意愿和建议,找到和农民的共鸣。农村观众由于年龄层次和受教育程等诸多因素影响,收视特点和城市观众有很大不同。在创作对农电视节目中,我们的编辑记者要多深入农村,多熟悉农民,悉心观察,认真学习,才能创作出适合农民观众朋友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好节目。

关注“三农”,服务“三农”,既是电视人坚持党性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的根本任务,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我们地方电视台应以“三农”为本,立足本地实际,采编更多的优秀节目,让农民观众看上自己的节目,让我们的对农节目成为宣传党和政府政策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三农电视节目栏目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关于栏目的要求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