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十八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导进一步丰富完善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思路和举措

2013-08-15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基地生态

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 王 君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次全国两会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两会期间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在全面落实自治区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工作部署、工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路径,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把内蒙古建设得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

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召开的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等会议上,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会议精神,就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重点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做好“三农三牧”工作、推进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和自治区的区情实际,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壮大县域经济,着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这些部署和要求,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推进。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按照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一贯要求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我区发展的意见,根据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对内蒙古的发展定位、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大家的意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

(一)把内蒙古建成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这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区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重大任务。

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一是要围绕“清洁”搞好资源转化。既要大力发展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做足“追风逐日”文章;也要大力推进煤的清洁生产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高水平火电,抓好重点煤电基地建设,着力提高煤炭向清洁能源的转化比例,提高煤炭的就地转化率。二是要围绕“输出”加强通道建设。积极争取国家优先安排我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东北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搞好“风电打捆外送”,逐步变“北煤南运”为“北电南送”,解决好“窝电弃风”现象,提高能源输出效率。三是要围绕“基地”做大产业规模。切实用好差别化产业政策,争取国家优先在我区布局煤炭资源开发、电源点建设、能源外送通道项目,加强同有关省区市的能源供应合作,提高我区能源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

(二)把内蒙古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现代煤化工示范基地,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试验示范。在继续完善现有示范技术装备的同时,争取国家优先在我区试验示范煤气化、净化、合成等技术及国产化、大型化装备,提高煤炭深加工技术装备水平,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的试验示范技术在内蒙古“生根发芽”。一手抓产业化发展。试验示范项目成功后,后续项目必须紧紧跟上,需要扩大试验示范规模的要继续往下做,抓紧启动建设新的生产线;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和装备要争取国家优先在我区布局建设,防止“只开花不结果”。

(三)把内蒙古建成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和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基地,关键要选准方向、突出重点。有色金属加工业要着力在产业延伸升级上下功夫。要大力发展铝电联营,加快推进高铝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高精铝、铝型材、铝箔、合金、轮毂、化成箔、铸件等后续加工产品;大力推进铜、铅、锌等有色金属采、选、冶、加一体化建设,加快生产高精铜板、带、箔、管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发展。装备制造业要主攻特色领域。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很宽泛,一定要在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领域寻求突破。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煤机、矿机、风机、化机、重型机械和特种运载车辆等,加快发展模具、关键零部件生产等配套产业,积极支持汽车制造业发展,尽快把装备制造业培育成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要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云计算、稀土材料、电子制造、生物制药和林沙草等产业,形成多元发展的新型产业集群。

(四)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重点,一是抓龙头企业带动。制定完善扶持农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牧区建设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大力推进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和标准生产,推动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断向餐桌延伸。二是抓知名品牌创建。依托绿色无污染这一最大优势,深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原产地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努力培育更多享誉国内外的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三是抓产品质量监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法规制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认证,坚决防止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五)把内蒙古建成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建设特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是对我区旅游业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要着力推出一批精品旅游项目。突出草原文化和原生态特色,规划建设一批国内外驰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大产品策划营销力度,培育打造一批体现草原文化、彰显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品牌。要着力培育一批大型旅游集团。我区散、小、弱旅游企业居多,大型旅游企业集团较少,尚无一家旅游上市公司。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依法投资旅游产业,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支持各类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努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旅游企业集团。要着力培养一批优秀旅游人才。旅游人才不足,特别是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严重制约了我区旅游业发展。要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草原英才”工程,突出抓好策划、营销、管理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努力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带动旅游业水平整体提升。

(六)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价值取向上,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工作实践中,要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在制度保障上,要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体制机制,加强生态文明立法,完善生态文明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环境补偿制度,建立林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制度,建立评价监测体系和考核奖惩制度,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七)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首要的是维护民族团结。要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全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我区的和谐稳定就有了保证。基础在于化解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发多发的社会矛盾,是影响我区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要常态化地做好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畅通群众信访渠道,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根本要靠创新社会管理。重视加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建设,注重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毫不松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创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八)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建设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是中央赋予内蒙古的重大责任,也是我区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我们要紧紧抓住中俄蒙三国政治互信增强、经贸合作深化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作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既要扩大能源原材料特别是国内短缺原材料进口,也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兴业。要引导企业强化互利共赢理念,解决好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领域单一的问题,建设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以良好的形象赢得认同和支持。要坚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与深化国内区域合作相结合,把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为建设沿边开发开放经济带的重要举措,积极吸引沿海地区的产业向我区转移,加快发展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产业,大幅提高资源过埠转化率,着力打造一批利用俄蒙能源资源、承接国内资金技术、实现深度合作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通过以点带面、以点连线,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要解决好口岸基础设施落后、要素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承接产业转移、开拓俄蒙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要坚持加强经济合作和开展各方面交流相结合,积极同俄蒙毗邻地区开展政府间互访、商贸往来、人文交流等活动,加强在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生态等领域的交往和联系,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机制。

猜你喜欢

内蒙古基地生态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我的基地我的连
闫锡聪
荷花情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