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83378337”发展思路的七个特点
2013-08-15张太平
文|张太平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包括发展定位、战略重点、目标任务有机统一的“8337”发展思路,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具有鲜明的特点。
一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内蒙古的基本区情、发展条件、发展基础、发展要求出发,既尊重了过去内蒙古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群众已经形成的发展共识,贯彻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精神,很好地体现了内蒙古发展思路和政策措施的延续性,又结合了内蒙古新阶段和新任务的新特点,赋予了发展思路以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是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提出的“五个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和经济带”的八个定位,“三个着力”和“三个更加注重”的战略重点,七项目标任务,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各个方面,既包含了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整体战略布局以及各项重点工作内容,又反映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内涵丰富,重点突出,在抓重点、带全局上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三是全局性与地区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充分考虑了内蒙古的特色和优势。如在建设清洁能源输出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等方面,都是既立足于内蒙古的优势和发展需要,又通过清洁生产、现代工艺、精深转化等措施,契合了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低碳、推动产业升级、建设美丽中国等全局性发展要求。在建设文化旅游基地、生态安全屏障、安全稳定屏障和向北开放桥头堡等方面,既充分考虑了内蒙古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的区域性特点,也体现了内蒙古对国家重要产业、生态安全和安全稳定的重要意义。
四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的发展定位是立足内蒙古现实发展基础和未来发展可能的正确选择。一方面,考虑了目前我区多元能源产业、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地位,它们已成为内蒙古的支柱产业,调整、转换、提升后有着巨大发展空间,在国内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现代装备制造等新型产业的确立,也考虑了其较好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成长性,这些新的主导产业能够成为内蒙古未来的支柱产业。这种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将有利于带动内蒙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是导向性与目的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的发展定位,既突出了我区积极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新型产业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也充分反映了我区对国家支持政策的诉求。如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中强调“输出”,目的就是能够得到国家对我区运输通道、电力外送通道等方面的支持。建设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目的是争取国家在我区现代煤化工项目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重点支持,使我区尽快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为自治区和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六是扬长性与补短性相统一。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扬长补短。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的发展定位,都是立足于内蒙古的资源、区位、生态及民族特点的现实选择。同时,又注重劣势的克服与弥补。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中的战略重点,即“三个着力”与“三个更加注重”,紧紧抓住内蒙古产业结构单一、县域经济薄弱、非公有制经济发育不充分三大经济发展的短板和软肋,直接针对内蒙古民生改善及社会管理难度大、生态建设及环境保护任务重、发展动力不足三大弱项和不足,找准了我区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使我区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措施更为得力。
七是战略性与战术性相统一。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明确了内蒙古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定位、战略重点、目标任务,涵盖自治区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关键性、综合性重大问题,提出了长期坚持的战略方向,是一个大战略。但发展定位、战略重点和目标任务又同时明确了当前的具体工作,是当前的行动纲领,从而使我们既有长期发展的明确战略导向,又有现实工作的务实有效举措,是我区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要遵循和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