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境外建筑工程中劳务分包队伍稳定性管理的研究
2013-08-15杨铁健付爱华
杨铁健 付爱华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 武汉430070;2.唐山中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河北 唐山064000)
10 年来, 我国每年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营业额从2002 年的111.9 亿美元上升到2012 年的1166 亿美元, 同时在境外的各类劳务人员总数从2002 年的7.8 万人上升到2012 年的85 万人, 境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量使用劳务分包队伍参与建设已经成为境外工程建设中一种常见的组织方式。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涛在首届(2012)全国优秀建筑劳务企业专家评审会中指出, 建筑劳务已经成为制约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劳务分包队伍与当地社会的融合成为境外管理项目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因此跨国公司要重视并加强内部管理,维护与当地和谐的公共关系,减少或者避免境外冲突事件的发生,维护国人权益和国家形象,这也是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的需要。
1 概念介绍
劳务就是以活劳动的形式为他人提供使用价值的劳动,又称劳动服务或服务。 这种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劳动提供某种服务的。工程劳务分包亦称包清工,是指设备、材料及施工机械均由总包商或业主负责提供,劳务输出方就其劳务分包部分向总包商或业主负责的劳务承包形式。
2 境外工程劳务分包人员现状
我国从事境外工程的劳务分包人员以农民工为主,主要来源地以江苏、河南、福建、四川、广东等五省份居首。出境后的去向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其中在亚洲以日本、新加坡、韩国、沙特阿拉伯和越南人员数量最多,在非洲的安哥拉和阿尔及利亚、欧洲的俄罗斯从事劳务合作的我国劳务人员数量也都位于各洲的前列。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鼓励国内公司去非洲进行投资,使得我国对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大规模增长,非洲市场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中国建筑业劳务人员走向非洲。 依照2012 年中国商务部对在外劳务人员行业分布情况统计得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农林牧渔业的外派劳务人员占劳工大军的79.3%,其中又以建造业劳务人员数量最多,占外派劳务总数的36.3%。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 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可知外出农民工的文化结构以初中文化程度者占主体,其比例为62.9%,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8.4%,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呈现增高的趋势。 农民工知识文化的提升,使他们更关注自身权益的实现,不再像前辈那样忍受吞声地接受各种不公平待遇, 不过在实现利益时选取的方式方面,因为缺少经验借鉴,在摸索中前进,可能会面临一些诸如求助方式不正确、求助过程简单粗暴、求助结果不理想的现象,需要国家或者相关部门给予关注指点。
3 境外工程劳务分包队伍发生纠纷的原因分析
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 有些属于境外原因,与境外环境和就业法律政策与服务体系不完善有关, 有些是自身原因,与企业自身管理存在疏漏和劳务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有关。主要分析如下∶
3.1 跨文化因素
文化包括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社会文化习俗、思维习惯等方面,能否遵循与融合当地文化,关系企业在当地的工程能否顺利施工。 文化冲突主要体现为文化与宗教信仰的冲突、法律冲突和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的根源在于境外企业对国外的文化、 社会、法律、制度、经济、政治等环境的不了解、不认同或者不能适应。不同的文化涉及到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社会结构、道德观、价值观等诸多方面。
3.2 政府与社会服务不完善
政府对企业境外项目的业务指导和信息咨询等服务还不完善,对境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监管和跟踪服务以及投资后的评价等功能比较薄弱。 在解决方式方面,中国解决境外事件纠纷主要还是依靠国内劳动力派出机构,或者找寻当地律师给予协助,境外雇主和境外就业者之间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3.3 跨国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隐患
企业内部管理(包含组织、制度、内部运营机制等),是多重环境影响下企业风险生成的最后一道“防护罩”;内部管理问题,也是风险生成的内外环境作用下,企业风险生成的重要触发因素和体现环节。 企业对投资建厂的国家的环境信息获取的渠道有限。总承包商没有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和预警机制,项目管理方式落后,与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还有差距。 工程施工问题导致矛盾升级。 这些都是导致境外群体性事件的刺激性因素。
3.4 劳务分包队伍自身方面存在若干问题
劳务基地在招聘劳务人员时只顾收取一定的费用,没有进行必要的安全服务与业务技能的培训。有时为了凑齐出境人数而不对招聘人员进行严格把关。 利润分配存在矛盾。
劳务分包人员在到达国外项目以后,由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差异不能很好的适应,心理肯定会受到影响,一旦遇到一点外界因素,这些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法律观念差,认为到了国外,没有法律能约束自己。 一些劳务人员彼此之间沾亲带故,对于小事不论处理的对错,只要他们的利益受损害,则会集体抗拒,动辄集体罢工,或是集体要求回家。个别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采取威胁、殴打等方式阻挠其他人进行正常工作使事态变大。
4 解决措施
4.1 健全应急预案
要形成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应急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制定项目部《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领导小组,时刻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
要重视处理好企业与当地政府、部落、地方势力、当地居民的关系,关心当地发展与民众生计,树立在当地的慈善形象,履行社会责任,注重当地环保。在一些处于无政府状态地区建设,企业应积极寻求部落或地方势力保护、聘请安保机构、建立严密设防的营地,初次做好公关工作。 加强与业主高层的沟通和交往。 与国外当地警察机关及移民局保持畅通的联系渠道,寻求当地的执法机关对工程的支持,使其协助及时处置现场的治安事件,以便保持一个相对祥和、稳定和安定的生活生产大环境。
落实责任追究制度,责权利明确。
4.2 加强资格准入和合同的审查
对劳务人员的选择要慎重,可以临时成立一个专门的审查考核小组,专门从事对于出国劳务人员的审核和培训。 争取为境外工程建设输送的都是合格的施工人员。
在选择成建制的队伍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查, 选择有一定实力、管理制度建全、有自己长期稳定的施工队伍的大企业,最好是在国外施工过,有一定管理经验。要注意考核其项目的主要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执行能力,管理人员配置要合理,出国劳务人员进行技能考试。
加大《劳务合同》的审查力度,对在国内分包商不与劳务人员签订合同,或者合同条款不完善的,要予以制止和修订。 《劳务合同》要细化, 应对劳务人员在国外工作期间的分配方式、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工伤待遇、医疗费用、往返机票及签证费等主要问题以条款形式明确。由于境外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会与想象中的不同,《劳务合同》文本可能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双方在现场协商解决,完善合同。
4.3 加强沟通培训
加强劳务分包人员出国前的学习,要对其进行充分的教育,强化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合同的认识,提前灌输境外施工易产生的矛盾及困难。 要加强对其爱国教育、安全文明、企业文化、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方面的培训,增强法律意识,避免以暴力手段解决面临的问题, 总承包商要保证按时结算工程款, 保证员工可以按合同获得其相应收入。 项目部要加大临建设施的投入,为劳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生活环境,杜绝不文明情况的发生,防止因不文明习惯导致的各类骚动。
总承包商对于员工因工伤、因病回国方面,要有统一的管理规定。由于国外的医疗费用一般比较昂贵, 总承包商应建立住院医疗准备金, 或者可以通过业主在当地社保局给员工上一份工伤意外伤害险,解决在当地进行工伤治疗的巨额费用。
4.4 建立履约信誉档案
建立劳务人员出国信誉档案。要对在其他国家务工时参加过不良事件的情况记录到该人员的档案上,以备筛选出国人员时备查。同时,建立优秀劳务员工记录卡,对在国外工程中的担任班组长以上人员登记备案,重点跟踪,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在以后项目中优先招取录用,并逐步将其培养成劳务队伍的骨干力量。
建立劳务分包队伍信息库。跨国公司对劳务分包单位的评价应记录到劳务分包队伍信息库中, 作为以后选择劳务分包队伍的重要依据。信息库的建设有利于快速筛选合作单位,节省选择成本。评价结果作为劳务分包队伍评级的依据,作为跨国公司选择其是否继续成为下一个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的重要参考。
4.5 加强政府与社会服务
政府与社会要提高劳务人员得到信息的便利渠道, 要让员工树立安保意识,提高主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妥善处理隐患的方式。外交部、驻外使领馆积极发挥作用,设立专门机构,配备相应人员,建立境外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机制,主动向企业介绍当地安全情势、提供安全信息、协助制定安保方案,商会、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及智库,要积极参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要主动参考吸收一些外国政府、咨询机构、智库(如国际危机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与风险提示,做到防患于未然。
[1]余瑞晗.新时期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0.
[2]付年春.建设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机制及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1.
[3]吴奕卯.工程项目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和履约情况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
[4]钱晓燕.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劳动力跨境就业研究∶理论、政策及管理服务模式[D].天津∶南开大学,2009.
[5]梁媛,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0.
[6]章琳.境外项目劳务管理工作几个重要环节浅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