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西柏坡初步形成

2013-08-15张军国刘利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国统区民主人士解放区

张军国 刘利平

(西柏坡纪念馆 河北石家庄 050411)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在西柏坡领导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粉碎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并解救了大批民主人士;纠正了解放区土改工作中“左”的偏差,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组建了中央统战部,精心安排和接待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共商建国大计;确立了一系列与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合作的政策。开创性地形成了万水朝东、众星拱北之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此全面形成。在新时期,我们共同回顾党在西柏坡时期创建新型政党关系、做好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对于推进和做好当前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国统区领导和组织反饥饿、反迫害爱国民主运动,解救大批民主人士。

在西柏坡时期,党中央为了加强和统一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在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和有关区党委都设立了城市工作部。有关国统区的重大工作和重大决策,党中央直接向各中央局发电指示,具体工作则有中央城工部与国统区党的中央局和各地城工部负责。中央城工部在党中央领导下,开展了多种形式且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

由于国民党坚持内战且连吃败仗,军费急剧猛增,国统区经济严重混乱、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我党乘势组织各阶层人民开展要饭吃、要自由、要和平运动,利用多种形式争取中间力量,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有时直进,有时迂回,有时集中,有时分散,公开与秘密,既区别又结合。从学生的要饭吃、反饥饿运动开始,发展到全国主要工业城市的工人举行罢工、示威游行,城市居民掀起大规模的抢米风潮,广大农民纷纷反抗抓丁和征粮。各阶级、各阶层人民以不同方式的斗争,汇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形成了强大的反蒋统一战线。

1948年7月后,国民党在战场上节节败退,经济上面临总崩溃,蒋介石彻底撕下假和平、假民主的伪装,大举向解放区进攻,疯狂镇压各地爱国民主运动,残杀革命民主人士。我党在国民党的疯狂镇压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实行灵活的策略,组织有秩序的疏散和隐蔽,保护各方面的人才。从1947年10月起,上海中央局和香港分局遵照党中央指示,联合起来先后护送了一大批民主人士由内地赴香港。1948年8月23日,周恩来、李维汉向香港分局致电,说明大量的文艺人才留在外面已无必要,而解放区已有必要和可能发展各种形式的文艺,积极为全国胜利准备人才。

二、团结和组织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粉碎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

1948年7月,在人民解放战争日益胜利的形势下,国民党营垒中不少派别及个人在美国当权派策动下,又开始假和平运动,图谋发动政变取代蒋介石,表面上是牺牲蒋介石而由其他实力派掌权,实际上是为国民党统治争取卷土重来。一部分中间派的右翼分子,则企图利用倒蒋的方法来限制中国革命的发展。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天真的认为,倒蒋后就会迎来和平。周恩来亲自起草了《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的阴谋》的党内指示。党组织及时地、不断地揭露美帝和中国反动分子的阴谋,努力去打破幻想倒蒋而实现和平的冥想。同时,严格区别反动统治内部的倒蒋阴谋与民主分子中的天真和平要求,尽力联合中间派右翼分子,大力推动将敌人的假和平运动向为着人民的真和平运动发展。

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时局的声明》,无情的揭露了蒋介石的假和平阴谋,声明中国人民有能力早日结束战争,声明愿意同任何国民党军队与政府进行和平谈判,实现真正的和平。民主党派领袖和著名民主人士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马叙伦等55人代表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联合发表了《我们对时局的意见》,说明了民主党派不会再受美蒋的欺骗,证明了美蒋假和平运动的彻底破产和反蒋统一战线空前巩固和壮大,从而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

三、在解放区,结合纠正土地改革中“左”的偏差,巩固统一战线阶级基础。

中共中央到西柏坡后,首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西柏坡组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随后,各解放区陆续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使1亿6千多万人口分得了土地,取得了伟大的成绩。但党内也出现了“左”的倾向,土改运动出现了“左”的偏差。一些中农被错划成富农、地主受到清算斗争,有些地方严重破坏了民族工商业,有些地方将非党人士一脚踢开,对历史上与我们一道工作、给予我们帮助的开明绅士也搞了斗争,还发生了对地主、富农分子的乱打、乱杀行为。为此,党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纠正错误倾向,从而巩固、壮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在全国土地会议开幕后,毛泽东曾强调“土地改革要与统一战线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土地改革“平分是原则,但按情况可以有某些伸缩,如对一些爱国民主人士;但对共产党员不应例外。中农土地应该不动;在群众大潮流中,如果中农同意,富裕中农拿出少许土地是许可的,但不能正式写在文件上”。可是土改普遍侵犯了中农利益,影响了统战政策的贯彻。党中央发现后,坚定的指示全党给予纠正。各解放区从四个方面落实了统战政策。一是彻底纠正了土改中侵犯中农利益的行为,错划了成分的,立即给予纠正,错误没收土地和财物的,一并归还。二是老解放区的乡村政权及农会组成成员,中农占到了多数,半老解放区则占了三分之一。三是在土地改革中注意听取中农的意见和要求,平分土地时,征求他们的意见,如不同意,则向中农让步。四是纠正了土地税、战争勤务和军粮、军需等中农负担过重的问题。

解放区的统战工作,巩固了统一战线的阶级基础,团结了各阶层人士,为解放战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四、精心安排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区,筹备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

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法律地位,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初步形成可以说是在西柏坡。

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解放区不断扩大和巩固,增强了民主党派和民主爱国人士跟定共产党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决心,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局面日趋成熟。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明确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族统一战线,打到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1948年4月30日,《晋察冀日报》上登载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旗帜鲜明地提出:“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为着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而奋斗”,号召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个口号表达了各阶层人民的要求,反映了各民主党派的意愿,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响应。中共中央发表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后,各民主党派及爱国民主人士纷纷通电,响应“五一”口号号召,在中央领导下,民主人士纷纷北上,积极参与筹备新政协,奏响了创建新中国的晨曲。

猜你喜欢

国统区民主人士解放区
解放区的天
“爱国民主人士——新四军之友”征文启事
抗战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危机及其连锁反应*——基于国民党高层个人记述的观察
民国后期国统区选举诉讼程序研究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民主人士翟宗文在芜湖革命活动述略
抗战时期中共国统区组织发展研究
《民主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