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对待奥巴马身后的美国社会心态
2013-08-15社评
□社评
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但已经没有了4年前的意气风发。他获胜的掌声里隐藏了美国人对国家现状的叹息,以及不得不降低期待的无奈。奥巴马重振美国经济的细小成绩也受到了珍视,美国人在听了罗姆尼包括“上任第一天就惩罚中国”的大量许诺之后,似乎守住了理性的底线。
世界要再同奥巴马领导的政府打4年交道,而最有分量的考验无疑又落到中国头上。已是第二任期了,奥巴马无论“反华”还是“亲华”似乎都可能更露骨些,也更坚决,中国将面对“更真实”的奥巴马。
但中美关系业已形成的巨大质量一定会牵制奥巴马第二任期的个性发挥,美国社会对中国崛起的总体感受也是他的“紧箍咒”。未来4年美国同中国之间的地缘关系,仍将是奥巴马对华态度的最大规定因素。
中国GDP总量将在未来4年里超过美国GDP的60%,这被认为是美国人的心理安全线。美国社会能否平静接受中国追上来的现实,这有很大不确定性。有人坚决地认为,美国不可能心甘情愿地面对将会失去世界老大的可能性。
尽管奥巴马的身上有着历届美国总统中最多的多元化元素,保守主义思想极强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又将离任,奥有可能在新任期中不主动采取那么咄咄逼人的对华态度,但中美的现实摩擦点只会增多,它们会如何牵动中美关系的大局呢?台湾问题、达赖问题等都不会消失,此外还会冒出新问题。比如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对美国第一岛链逐渐形成压力,中国的产业升级会挤压美国贸易空间,中国的科技进步也会在太空、网络、电子等无形空间增加竞争。
中国社会的多元化会使国内对美国的态度出现更多分歧,国内政治影响中美关系会更加突出。中国已经习惯了美国国内政治干扰中美关系,但美国对中国舆论干扰中美关系还没做好心理准备。
美国现在有了“更年期心态”,不那么自信了,变得多疑。比如今天中国人强调走向海洋,高呼创新,都会让美国有些紧张。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在上升,除了个别的,多数周边国家的第一贸易伙伴都是中国。我们没想把美国挤走,但美国的担心却挥之不去。
美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主动性在快速流失,对付中国的手段已经不再可以顺手拈来。比如希拉里国务卿搞重返亚洲的“巧实力”外交,虽然给中国制造了一些麻烦,但带给美国的收获很小,甚至有不少美国精英认为它是失败的。
与第二任期的奥巴马打交道,就要同这个时期的美国社会心态打交道。中国还没有从对美的弱势心态中走出来,但或许我们要强逼自己在心理上拔拔高,建立对美国疑华防华的一定大度。
中国的确还比美国弱很多,但中国上升趋势的冲击会比实力差距更惹眼,更能塑造中美关系的气氛。对这点中国社会一定要有越来越充足的领悟,并围绕它调整我们的策略。
现在亚洲经济秩序以中国为中心,安全秩序仍以美国为中心,这种格局难免出现碰撞,似要相互吞噬对方。但经济的影响更基础,制造后续变化的能力更强。如果说现在中美在亚洲感受到的是同样温度,那么中国更像是上午的温度,美国是下午的。
走到今天,中国下一步的成功很可能更多取决于我们的心胸。在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的时刻我们提醒自己对美国的包容,这是否本身就构成了“傲慢”?
我们自己也说不清楚。但不要加剧美国的敏感,这只会在未来4年给中国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