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我国古代官吏的几种制度

2013-08-15赵春满

黑龙江史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官职官吏朝廷

赵春满

(哈尔滨市人大办公厅志办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8)

一、我国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

我国古代把官吏年老退休称之为“致仕”,即“还禄位于君”,意为交还官职。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度,代之以新的流官致仕制度。到了汉朝,逐渐形成一套人事制度,明确规定了条件和待遇。

周朝规定:“大夫七十而致仕”。据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义》记载:官吏七十,耳目不聪,腿脚不便,就得致仕。唐代规定,凡职事官年七十以上均应退休,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宋代官僚机构日益庞大,官员不断增加,致仕虽著为令,但官吏贪利者多,知退者少。为此,朝廷经常让御史亲检或弹劾年过七十并且精力衰退者,由皇帝出面下令休致或派其亲属前去规劝。元代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应致仕。”若身有病,未到退休年龄,亦可退休请俸。到了明清两代,退休年龄由七十提前到六十。明孝宗弘治四年,又规定:“自愿告退者,不分年岁,现令致仕。”

古代官吏退休后,在政治和物质上均给予优待。汉对致仕官吏给原官职俸禄的三分之一,以示尊贤。唐代对致仕官吏加授级、衔,五品以上官吏可得半禄。有功之臣,蒙天子恩典,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官五品以下退休后,各有永业田可以养老。名相房玄龄、宰相宋请致仕,皇上许之,均赐全禄。明初规定:凡内外文武官致仕者,照品给禄,无世职者,年龄六十致仕,仍给半禄;未至六十因病辞仕者,不给。名太祖对致仕官吏还规定:“四品以下者,各升一等,给予诰敕”。

古代的致仕制度规定的虽然十分严格,但朝廷重臣、有功者、特旨选用者不受限制。元规定:“集贤、翰林老臣”不致仕,就是三品以下,也可例外。如元代天文学家、水利学家、数学家郭守敬,年逾七十,申请退休,朝廷不准,八十六卒于太史院事任上。

二、我国古代官吏的假日制度

我国古代的官员也有休息日,叫作“休沐”。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休沐”。因“肤发受之父母”,洗沐肤发,不可等闲视之,自然要有专门的时间来处理。

汉代规定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称为“五休日”。《汉律》曰:“官员每过五日休一沐”。到了唐代改为“旬休”,每十日可休息一天,即每月放三天假,分成为上旬、中旬、下旬,当时叫作上浣、中浣、下浣。“浣”也是洗身洗头的意思。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旬休”下注道:“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下直,就是不上班。休沐,就是在例假里洗头洗澡。

古代除周期性的休假外,还有节假日。唐朝时中秋节给假三天,清明四天。宋朝庞文英《文昌杂录》所载:当时,元旦(即春节)、寒食、冬至各休假七天;天庆节、上元节、同天圣节、夏至、先天节、中元节、下元节、降圣节各休假三天;立春、人日、中秋节、春分节、清明、上巳?、天节、立夏、端午、天贶节、三伏、立秋、七夕、秋分社、授衣、重阳、立冬各休假一日。如此繁多的假日,再加上每月三旬的例假,有时一个月要休息十几天。明代的节假日也不少,王聘三在《古今事务考》中说:“国朝正旦(春节)放假五日,冬至三日,元宵十日”。

为了勉励官员尽职尽忠,晋代还有“急假”,用以官吏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后晋时,家居外地的官吏探亲时,还给路程假。清政府对有功的文武大臣还给“赏假”,林则徐因病奏请开缺,道光皇帝就曾降旨赏假三月。

古代各朝对于官吏的假日均有严格的规定,唐德宗明文规定,三品以上官员假满之日,须到衙门报到,否则扣发俸禄一月。有的还因此被罢免官职。

三、我国古代官吏的选举制度

选举是指用投票或举手等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的活动。它区别于任命和抽签,起源于原始部落社会。我国古代选举,兼指举士举官而言。自隋唐以来,分为二途,举士属礼部,包括考试与学校。举官为吏部,掌管铨举与考绩。历代正史,自新、旧《唐书》以下至《明史》,皆有选举志。

在古代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当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天下为公”。因社会分工的需要,人们便推选富有生产经验和具有指挥才能的人担当本部落联盟的领导。如果他们的工作不称职,群众可以通过大会罢免。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里就曾记载“帝舜”根据“八元”、“八恺”的实际表现,而选拔重用了他们。这就是原始社会的“选贤授能”的选举制度。

从夏朝进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主贵族通过他们的家属,按其血缘关系分封高下不同的官职。王朝中的执政大臣也都相应地分封土地、臣民,作为食邑,世代相传,叫作“世卿世禄”制度。《三礼》中有所谓“乡举里选”的说法,就是指这些受封食禄的公、卿、大夫等统治者,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向政府机构输送统治人才的荐举制度。后来,由于这种选举制度存在“任人唯亲”的弊病,有些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便采取了“举贤才而用之”的办法,从卑贱者选拔人才,让他们补充到政权中来,这就是奴隶社会的“举贤才”的选举制度。史书记载的武丁举傅说、文王举姜尚,已成为历史佳话。

自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后,各国国君为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势力,皆“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一时成为时代风尚。秦孝公为了革新内政,曾下求贤令。商鞅去魏入秦,通过变法而大显身手。燕昭王筑黄金台,礼聘天下贤士,后乐毅受到赏识,当了统帅,率五国联军伐齐,立下汗马功劳。这时期的“招贤养士”确实风靡一时,齐、魏、赵、楚等国君都各有食客几千人。他们从做家臣一类小官,一直到做国家的将相,有较为广阔的政治出路。这个时期的招贤养士虽然很为盛行,但作为一种选举制度来说,还是不完备的。

到了汉朝,封建地主阶级的选举制度才逐步确立起来。汉代的选举制度主要有征辟和察举两种。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置府辟吏”,即中央政府宰相一级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刺史可以征聘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察举亦称荐举,是沿用古代“乡举里选”的办法,由侯国和州、郡地方长官在各自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统治者所需要的人才,推荐给中央政府选用。被推荐的人经过试用考核,便任用官职。朝廷察举人选,主要以“贤良方正”、“能言极谏”、“孝廉知耻”、“茂才异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核。

魏、晋、南北朝时,主要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也叫九品官人法。由郡太守选置中正官,按“身、德、材、行”等几个方面评量人物。晋初,中正官改由中央选派官员主管原籍各类人物的评议。将品评人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即九品,按品级推荐给朝廷。西晋以后,中正官评定人物以门第出身为唯一标准,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种由士族地主垄断选举的局面。

隋朝统一后,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和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开设进士科,叫做“开科取士”,就是由国家设立许多科目,通过定期的统一考试,来选拔人才,分配官职,从而用科举制度代替了九品中正的选举制度,把读书、应考和做官密切地联系为一体。由于科举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所以被以后各朝所沿用,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后才被废除。

猜你喜欢

官职官吏朝廷
宰相这一官职怎么来的?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古代的任免升迁
聪明的官吏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一钱斩吏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从历史文献看唐代官吏管理制度
战马